黃汲清(黃汲清與大慶油田)
前沿拓展:
黃汲清
黃汲清于1942年領導了新疆石油地質調查,1943年完成《新疆油田地質調查報告》,1947年出版,提出了陸相生油和多期多層含油的新觀點。1955-1957年,他為我國石油天然氣的普查勘探,制定了相當完整的工作規劃,對以后大慶、勝利、大港、華北、遼河、塔里木等油田的發現,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前言
圖|李四光與周**親切交談
1955年7月30日,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提交的****制定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任務主要有兩點,第一點即是工業方面的建設,第二點則是社會主義改造。
而工業化建設中,石油是離不開的工業原料之一。
**非常關心**的石油工業建設。
有一次,在中南海一間會客室里,**接見了從東歐歸國的國家地質部部長李四光。談話間隙,兩人聊起了**石油工業的遠景。
雖然當時**仍頂著“貧油國”的帽子,但李四光對**天然石油的遠景大有可為。
“在**遼闊的領域內,天然石油資源的蘊藏量應當是豐富的。松遼平原、包括渤海灣在內的華北平原、江漢平原和北部灣,還有黃海、東海和南海,都有有經濟價值的沉積物。這句話,因為過去是用英文寫的,所以故意說得含糊些。”
“我們的地質部長很樂觀嘛?!?/span>
周**也在旁邊打趣地說道。
**聽了李四光的話,心中也更加堅定了發展**石油工業的想法。
光被四表
李四光本名李仲揆,后來之所以改名叫四光,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1889年,李四光出生于湖北黃岡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父親李卓侯是私塾教師,頗有文化,因李四光排名家族第二,所以為兒子取名為“仲揆”。
根據古漢語字典中的記載,“仲”是老二的意思,而“揆”代表宰相、內閣**的職位。
從名字上,也能看出父親對李四光的期許。
值得一提的是,李卓侯還是**的啟蒙老師。
圖|李四光
據考證,李四光的祖上其實是蒙古族,李四光的獨女李林曾這樣介紹:
李四光的家族實際上是“庫”姓蒙古族,由于家境貧寒,從蒙古草原流落遷徙至湖北黃岡地區。李林的曾祖父是地道的蒙古人,家譜上明確記錄著“庫里家族”。
1902年,湖北總督張之洞在湖北當地大量新建新式學堂,不僅教授學生傳統的詩書**,還教導學生科學技術知識,李四光對此非常感興趣,于是年僅14歲的他征得了父親同意前往湖北武昌。
那個年代報名,需要填寫報名表,當然報名表也不是免費的,李四光從湖北省學務處領取報名表,結果填寫時誤把姓名一欄寫成了年齡“十四”。
李四光舍不得再買一張報名表,正在猶豫間,抬頭一看,只見前面大廳正**懸掛著一個牌匾,上面寫著“光被四表”四個大字。
“光被四表”,語出《尚書·堯典》,是形容盛德善行遠播四方。
李四光靈機一動,在“十”字上填了幾筆,寫成“李”,于“四”字后面加上一個光字。
于是李四光順理成章地進入到新式學堂學習。
李四光的科學思想基礎,大抵上也是這個時候奠定的。
不過李四光早年和地質學,還真沒多大關系。
圖|民國時期煤礦業聯合事務所成立紀念照
1904年,李四光考取官費留學資格前往日本,在日本結識了**、宋教仁,雖然日常學業非常繁忙,但時常去留學生會館,聽**演講,深受**先生革命思想鼓舞的他決定加入同盟會。
“聯盟人湖北省黃州府黃岡縣李四光,當天發誓: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眾處罰。天運乙巳年七月三十日**同盟會會員李四光?!?/p>
1911年辛亥革命后,李四光出任湖北軍**實業部部長,因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而去職。
1913年,李四光遠赴歐洲留學,在英國伯明翰大學學習,先學采礦,后學地質學。還獲得了碩士學位,1920年,受北京大學蔡元培的邀請,出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系主任。
隨著深入的研究,李四光在三四十年代,已經成為享譽海內外的地質學家。
1948年2月,李四光攜夫人許淑彬從上海啟程前往英國參加第十八屆國際地質大會。
當時國內解放戰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李四光一行也因此被困在歐洲。
圖|李四光
1949年中,郭沫若率團出席在布拉格召開的世界維護和平大會,臨行前**叮囑,讓他給李四光寫信,希望他能回國。
李四光十分高興,準備訂船票回國,但因二戰影響,從英國到遠東的船票需要提前一年預定,李四光只能推遲歸國日期。
“我相信他一定會回來”
李四光雖然在四十年代就擔任了以**為首國民****研究院院士,但事實上早已看透了他們**的本質。
1945年夏,**赴重慶和談,因緣際會之下與李四光見了一面,兩人彼此聞名,相互傾慕,**告訴李四光:
“**就要被趕出**,我們的勝利也不會很遠了。到那時候,我們就要搞建設了!”
這次交談給李四光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后來對妻子許淑彬說:
“我在同**的相處中有一個最大的感覺:**有了共產**,**就有了希望?!?/p>
第二次見李四光時,**建議李四光,將所有的科學工作者聯合起來,建立一個自己的組織。
在**指導下,1946年7月6日,**科學工作者協會在重慶沙坪壩正式建立。
李四光是很想為祖國出一份力,可惜在戰爭年代下身不由己。
圖|李四光在辦公室工作
1948年,李四光啟程赴英國參加地質大會,國內革命正是風起云涌的時候。
隨著全國解放的推進,到1949年初全國解放的局面已經初步形成,李四光擔心自己所在的**科學院地質部專家被裹挾到**,于是數次寫信給老友許杰,鼓勵他們堅守。
**沒有忘記李四光,1949年9月新政協會議期間,**提名李四光為政協委員。
在海外的李四光聽聞此事十分高興,立即就要歸國。
就在此時,李四光在倫敦的凌叔華、陳源夫婦給他打電話,并告訴他:
“因你被提名為政協委員,國民****駐英國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代其發表公開聲明,拒絕接受這一職務,聲明一旦發表,國民****就可以通過英國當局將他扣留?!?/p>
李四光得知這一消息,連夜乘船前往法國,并給國民****駐法國大使寫了一封信:
“我拒絕發表聲明,要回去建設新**,勸你認清形勢,不要給**賣命?!?/p>
與此同時,**得知李四光將要回國的消息,專門給**駐蘇**使王稼祥打電話,要求其聯系沿途各個國家,給予李四光幫助。
即便如此,李四光歸國之路并不順暢,一度無任何消息傳回,當時已有傳言,說李四光已經到了**,但**堅信李四光一定會回來,為此還推遲了準備召開的全國地質會議。
“我相信他不會去**,現在還沒有回來,一定是給什么困難耽誤了,我們一定等他回來再開會。”
周**的信任沒有被辜負。
圖|1957年李四光在杭州
1950年5月,李四光輾轉之下終于回國,第二天周**就前往看望,時隔多年不見,兩位老友再度重逢。
“你終于回來啦,歡迎你,歡迎你。”
李四光十分感動:“**,你好啊!你精神很好,比在重慶時胖了?!?/span>
兩人寒暄了一陣后,周**主動提出了將要召開的全國地質會議:
“中華****成立后不久,我們就打算召開第一次全國地質工作會議。我想沒有個掛帥的不行,一定要等你回來?!?/p>
在周**提議下,李四光出任了**科學院副院長,1952年,周**提議設立地質部,由李四光出任部長。
“摘掉貧油(**)國的帽子”
新**建立之初,地質學人才匱乏,全國加起來也只有兩百多人。
李四光給每個人都熱情洋溢的寫了封信,并征求他們的意見,在李四光主持下,地質部門的建設逐漸完善起來,并根據李四光的建議,組成探礦小隊,在全國范圍內搜索礦產資源。
根據對前人經驗的探索和現有的研究,李四光認為:
“在**東部展布的巨型的新華夏構造體系中,由一系列盆地組成的三條沉降帶是有利的含油地區?!?/p>
圖|1962年李四光在北京講授地質力學
1954年,新**建立了全國礦產普查委員會,黃汲清和謝家榮當上了技術負責人,統領全國的石油普查工作。根據對全國油氣遠景分部情況,圈定含油面積為125萬平方公里。
松遼平原率先傳來喜訊。
1959年9月26日,松遼平原打下的“松基三井”率先噴射出石油。到1963年,全**原油產量已達到了648萬噸。
1963年12月,周**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宣布:
“我國需要的石油,現在已經可以基本自給了?!?/p>
**順利地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
當然光摘掉貧油國的帽子,還遠遠不夠,我們還要摘掉“貧**國”的帽子。
1945年8月,美國的兩顆**在廣島、長崎炸響,震撼了全世界。
當時的李四光就有預感,未來新**的國防和經濟建設,必然少不了**礦石。
1949年回國時,李四光就專門托人購買了伽馬儀帶回國,為國內勘探**礦石資源奠定了基礎。
有一次,**在全國工作會議上問:“你們找礦,有沒有發現**礦石啊。”
圖|1964年12月全國政協四屆一次會議上**與李四光握手
早在赫魯曉夫訪華前8個月,地質部長李四光、副部長劉杰就成立了全國普查委員會第二辦公室,專門負責**礦地質勘察工作。
當時**礦尋找是高度保密的一項工作,全國也僅有三支**礦勘探隊,深入全國各地尋找。
1954年深秋,地質部副部長劉杰打電話給周**。
“**,我們在廣西發現**礦了!”
1955年1月15日,**、**等****領導人在中南海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接見了錢三強、李四光、劉杰。
他們還帶來了一件禮物——一塊被層層包裹的石頭。
**稱:“這是一次小學生向老師討教的會議?!?/span>
錢三強取出層層包裹的石頭,用儀器靠近,發出了“嘎嘎”的作響聲。會議上錢三強和李四光分別講解了**礦石的知識和**的基本構造。
李四光的女兒回憶起父親給她說過的這段往事還記憶猶新:
“一些**領導同志都拿手去摸,我父親來了說哎呦呦摸不得摸不得,那是有放射性的,趕緊洗手,洗手?!笨粗@塊摸不得的石頭,**主席說,**這件事總是要抓的,現在到時候了,該抓了。我們只要有人,又有資源,什么奇跡都可以創造出來?!?/p>
李四光追悼會上,周**大發雷霆
李四光生于1889年,回國時年已近六旬。
由于長期繁重的工作,李四光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1957年,李四光被診斷出患有腎病。
圖|1956年,**同李四光親切交談
為此**組織強行要求他,必須到杭州休養,周**陪同捷克斯洛伐克**到杭州參觀時,還抽空看了李四光,這讓李四光十分感動:
“**,你這么忙,還來看我啊?!?/p>
周**這次不僅僅是來看望他,還對他說了另外一件事。
“老李啊,你這么多年來沒有提出過入**的請求,不知道你對加入**共產**怎么看?”
李四光一聽便有些激動,他不是不想入**,而是考慮到了自己的年齡,李四光坦陳:
“新**建立以后,我雖然對國家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無論是對自己世界觀的改造,還是對**的貢獻都太少了,現在關鍵是年齡大了,身體又不好,即便是入了**也起不到**帶頭的先鋒模范作用,因此心情矛盾,猶豫不決?!?/p>
“干革命不分先后嘛!”**語重心長的告訴李四光:“如果入了**,可以直接地接受**的教育,更好的為**服務?!?/span>
李四光手術成功后,恭恭敬敬的寫了一份入**申請書,對來看望自己的**說:
“請**考驗我吧!”
圖|**與李四光親切交談(畫作)
1958年12月22日,李四光光榮入**,這一年他已69歲高齡。
身體康復后,李四光又奔波到了一線**勞。
1966年3月8日,邢臺發生6.8級地震,李四光在賑災會議上,用科學的方法解釋了地震,并相信地震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沒想到才過了十幾天,邢臺再度發生余震,李四光不顧年老體衰,親自到一線實地勘察,并提出:“應向灤縣、遷安地區做些觀測,如果這些地區地應力活動加強的話,那就很難排除大地震的發生?!?/strong>
這次建議,預警了十年后的唐山大地震,只可惜當年這些意見并沒引起足夠的重視。
20世紀60年代以后,李四光的身體越來越差,幾乎是處于帶病工作狀態下。
在那個特殊年代,李四光也遭到了沖擊,還好有周**的保護,李四光這才幸免于難,不僅如此周**還多次勸說李四光:“你要多注意休息?!?/strong>
李四光卻表示:
“周**在百忙之中,對我這個病的關懷,實在使我感激流淚。**這樣關心我,只要我還活著,還有一口氣,就要把我的一切獻給**!”
圖|**接見李四光與錢學森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腹痛引起休克,被立即送往醫院治療,遺憾的是兩個小時的搶救,沒能挽救他的生命。
李四光與世長辭,享年82歲。
李四光這樣一位對**、對世界影響巨大的科學家,在他去世后,因某些人為干預,竟不準備為他開追悼會,也沒有準備悼詞。
5月2日,周**前往八寶山革命公墓送別老友,當得知沒有準備悼詞,一向好脾氣的周**大發雷霆:
“**有幾個李四光?世界又有幾個李四光?他名震中外,為地質學作出了重大貢獻,為什么在追悼會上不給他致悼詞?”
為此周**親自向李四光家屬致歉,并臨時拿出李四光女兒李林為父親寫的一封信,以此代致悼詞。
圖|武大校園內“李四光選址”雕像
周**致完悼詞,又對李四光的夫人許淑彬慰問,并鼓勵她:
“要化悲痛為力量,繼承李四光同志的遺志。”
李四光去世以后,他的家人在他的床頭上發現了李四光生前寫的一張字條,上面寫著:
“在我們這樣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里,我們****有志氣、有力量克服一切科學技術上的困難,去打開這個無比龐大的熱庫,讓它為**所利用……”
李四光的去世,是**科學界的巨大損失,許多人深深地為此感到惋惜,對于他老人家所取得的功績,兩彈一星元勛、****之父、**航天之父錢學森曾如此評價:
“李四光在舊社會走過的道路,盡管有些曲折和坎坷,但他畢生努力的方向和最終達到的高度,以及對祖國和**做出的貢獻,在當代**科技界、知識界,的確是一面旗幟,無愧于**和**給予的這個高度評價?!?/p>
李老作為“大地之子”,他所取得的功業,將永遠光耀四方。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0646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