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可貸貸款計算器(公積金可以貸款多少計算器)
前沿拓展:
公積金可貸貸款計算器
公積金貸款計算,要根據還貸能力、房價成數、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和貸款最高限額四個條件來確定,其中四個條件計算出的最小值就是貸款人最高可貸金額。
1.以還貸能力為依據的公積金貸款計算公式為:貸款額度=[(借款人或夫妻雙方月工資總額+借款人或夫妻雙方所在單位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還貸能力系數40%-借款人或夫妻雙方現有貸款月應還貸額]×12(月)×貸款年限。其中月工資總額=公積金月繳額/(單位繳存比例+個人繳存比例);
2.以房屋價格為依據的公積金貸款計算公式為:貸款額度=房屋價格×貸款比例。其中貸款比例根據不同類型來確定,一般來說,購買房屋的建筑面積超過90平方米的,貸款額度不得超過所購房款的70%;建筑面積在90平米以下的,貸款額度不得超過所購放款的80%.
3.按照貸款最高額度計算,使用本人住房公積金申請貸款公積金貸款的,且符合其申請條件的,最高限額為50萬元;同時使用配偶住房公積金申請貸款的,且符合貸款申請條件的,貸款最高限額為70萬元。
4.以公積金賬戶余額為依據的公積金貸款計算公式為:公積金貸款額度=借款人及參貸人公積金賬戶余額×20
通過以上的介紹不難發現,公積金貸款計算公式是相當繁瑣的,如果僅僅想知道大概的貸款額度,不妨使用第四種計算方式。比如說,某市民繳存公積金已經1年多了,目前公積金賬戶余額為10000元,那么如果他想申請一筆還款年限為30年的貸款,那么他能貸的最高額度為多少呢?利用第四種方式不難計算出,最高額度大概為10000×20=200000元。
如果您清楚個人及配偶月繳存公積金的數額、計劃申請貸款年限和實際購房款等情況,不妨在網上采用公積金計算器來計算貸款額度,真正的方便、省時省力。
來源:****網
中新財經5月31日電 溫州市****辦公室官方微信公眾號“溫州發布”30日消息,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兼顧保障住房需求和“房住不炒”政策,溫州市近日出臺實施支持群眾剛性住房需求的一攬子政策。
在公積金貸款買房方面,新政加大了對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支持力度。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在政策執行期購買家庭首套住房,單人繳存的最高貸款額度提高15萬元,夫妻雙人繳存的最高貸款額度提高30萬元。以市區為例,調整后,單人繳存的最高貸款額度可達65萬元,夫妻雙人繳存的最高貸款額度可達100萬元。
同時,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計算辦法中的繳存時限倍數,亦有相應變化。其中,基數由原來的4倍提升至5倍,最高倍數則由10倍增至11倍。繳存職工家庭購買、建造、翻建、大修首套自住住房,申請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調降至20%;二套房申請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50%降至40%。
另外,繳存職工申請無房租賃提取住房公積金的,每月提取額度由此前的最高1200元提高至1400元。
在商業貸款買房方面,根據新政,溫州市對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申請商業貸款的,執行最低首付比例20%的規定。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為30%。
同時,溫州市將鼓勵銀行進一步降低居民家庭首套剛需住房貸款利率,以更優惠的利率和更快的速度加強商品房抵押貸發放,保持住房貸款利率在全省乃至長三角地區處于較低水平。
此外,為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目前對居民家庭名下在溫州市無住房但有已結清住房貸款記錄的,或名下在溫州市擁有1套住房但無住房貸款記錄的,或名下在溫州市擁有1套住房但住房貸款已結清的,購買普通住房執行首套首貸優惠政策。(完)
拓展知識:
公積金可貸貸款計算器
公積金貸款計算器是使用公積金貸款后計算每月需還金額的工具。一次還本付息利隨本清,等額本息還款需要每月固定金額還款,等額遞增或等額遞減還款方式等同于等額本息,等額本金還款是將本金分攤到每月同時付清上一交易日至本次還款日之間的利息。
五年以上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4.50%,月利率為4.50%/12,五年及以下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為年利率4.0%,
公積金可貸貸款計算器
公積金貸款有幾種常見計算方式:
本金還款
等額本金是指一種貸款的還款方式,是在還款期內把貸款數總額等分,每月償還同等數額的本金和剩余貸款在該月所產生的利息,這樣由于每月的還款本金額固定,而利息越來越少,貸款人起初還款壓力較大,但是隨時間的推移每月還款數也越來越少。
等額本金貸款計算公式:
每月還款金額 = (貸款本金 / 還款月數)+(本金 — 已歸還本金累計額)×每月利率
本息還款
等額本息是指一種購房貸款的還款方式,是在還款期內,每月償還同等數額的貸款(包括本金和利息)。
每月還款額計算公式如下:
[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還款月數]÷[(1+月利率)^還款月數-1]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72645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