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2021年銷量蘊藏驚喜,比亞迪有望“多點開花”?》來源于:由作者:陳柳宏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新的一年,新能源汽車概念股能夠虎虎生威嗎?比亞迪最先亮劍。
2022年2月7日,虎年的第一個交
新的一年,新能源汽車概念股能夠虎虎生威嗎?比亞迪最先亮劍。
2022年2月7日,虎年的第一個交易日,比亞迪A股與港股雙響炮同迎開門紅,讓資本市場為之振奮,A股比亞迪早盤大漲超9%,一度觸及漲停,收盤價為244.40 元/股,市值 7115億元**幣;港股方面,比亞迪股份表現同樣驚艷,盤中漲超6%,盤尾以241.4港元/股收盤,市值為7028億港元。
對于新能源車概念股來說,資本市場上的股價上揚的最大驅動力莫過于銷量數據,以及銷量同比與環(huán)比數據,以便于動態(tài)性的觀察一家企業(yè)的成長性。此次比亞迪股價上揚的一個很大原因正是近日公布的2022年1月銷量數據迎來開門紅。
先回顧一下過去一年的市場表現,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比亞迪全年全系銷售汽車730093輛,同比暴增75.4%;其中新能源車銷量60.4萬輛,同比暴增218.30%;新能源乘用車全年銷量593745輛,同比暴增231.6%,一舉奪得**新能源汽車廠商2021年銷量第一。
虎年之初,比亞迪的消費市場表現基調上一如既往。
比亞迪2022年2月6日晚間公告,2022年1月新能源車銷量9.32萬輛,同比增長361.73%。無論是體量還是增幅遠超其他品牌。
不妨對比一下造車新勢力的表現,理想汽車2022年1月交付1.23萬輛理想ONE,同比增長128.1%;小鵬汽車2022年1月交付12922輛智能電動車,同比增長115%;蔚來2022年1月交付量為9652輛,同比增長 33.6%。
在這新的一年轉身之際,不僅僅是新能源車銷量表現驚艷,比亞迪的另一大傳統業(yè)務——鋰離子電池方面同樣取得不俗成績。公告顯示,比亞迪2022年1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為4.770GWh。
擁有完備的上下游產業(yè)鏈,這也是比亞迪與其他大部分車企的區(qū)別之處,使其能夠獲得資本市場較高估值的關鍵點。
眾所周知,電動車最為關鍵的技術領域是電池、電機、電控、車載芯片(三電一芯),比亞迪全都選擇了自研,為終端產品汽車的量產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在2021年汽車行業(yè)受到諸多影響,尤其是車載芯片斷供,其它車企陷入“等芯”的被動局面,有的甚至因為芯片供應短缺而影響交付,具備自主設計、制造能力的比亞迪卻穩(wěn)坐泰山,擁有了更多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
在電池方面,比亞迪的自研能力又上升到一個新臺階,刀片電池的橫空出世讓投資者對其刮目相看,既為純電型新能源車的量產與按時交付帶來了穩(wěn)定保證,同時又可外供、成為一筆表現不菲的新增業(yè)務。2021年比亞迪在全球范圍內的動力電池裝車量以及儲能電池裝機量達到了37.921GWh,2022年1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為4.770GWh,比2021年1月的1.754GWh的裝機總量翻了2倍多。
比亞迪新能源版圖背后的一大殺手锏,則當屬“DM-i超級插混”系統。搭載DM-i的幾款車型都在各自的細分市場中獲得了不錯的關注度與銷量,可謂是其銷量密碼。
具體來看,DM-i品牌體系目前包括秦、宋、唐、漢等,2022年1月秦家族銷售26542輛、宋家族銷售22449輛、漢家族銷售12780輛、 唐家族銷售9060輛。
另外,主打BEV的海豚品牌體系雖然是初出茅廬,卻有瓜分天下之勢,海洋系列目前包括海豚、海獅、海豹、海鷗,2022年1月海豚銷售10602輛。
在銷量節(jié)節(jié)利好的背景之下,比亞迪定下一個小目標,2022年總銷量目標為120萬,爭取150萬。
當然,比亞迪的“野心”,并不止于新能源汽車,還在積極的扶持圍繞其相關的零部件產業(yè),在確保自供的前提下,對外銷售,為其業(yè)績添磚加瓦。
在半導體領域,早在2009年比亞迪推出國內首款自主研發(fā)的IGBT芯片,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
如今的比亞迪半導體主要業(yè)務覆蓋功率半導體、智能控制IC、智能傳感器及光電半導體的研發(fā)、生產及銷售,擁有包含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和下游應用在內的一體化經營全產業(yè)鏈。
2021年比亞迪半導體已經踏上了“分拆上市”的征程,雖然遭遇了曲折,但又重新啟動。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福建金石能源有限公司發(fā)生工商變更,股東新增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等;注冊資本增至約2.15億**幣,增幅約12.81%;經營范圍新增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制造、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光伏發(fā)電設備租賃等,為了確保比亞迪半導體第二次上市之旅能夠順順順利利的,比亞迪已經在往里面塞入一些資產。
除了半導體,比亞迪旗下還孵化了弗迪系零部件公司(包括弗迪電池、弗迪視覺、弗迪科技、弗迪動力、弗迪模具),不久的將來這些子公司大概率也是要分拆上市的。如果以上都實現的話,比亞迪旗下的上市公司恐怕要在5家以上了。
多元化的經營思路與格局,在其財報上體現的淋漓盡致,2021年半年報顯示,比亞迪的主營業(yè)務為日用電子器件制造業(yè)、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yè)、電子元器件制造業(yè)、其他,占營收比例分別為:47.46%、43.08%、9.12%、0.34%。日用電子器件制造業(yè)主要指的是給智能手機、智能穿戴、智能家居賦能的電子產品;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yè)就是新能源汽車、燃油汽車、動力電池等;電子元器件制造業(yè)指的是半導體等。
業(yè)績方面,比亞迪2021年度的業(yè)績預告還未出來,但回顧一下2021年前三季度業(yè)績,營收約1451.92億元,同比增長38.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43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85元;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營收約543.07億元,同比增長21.9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2.7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44元。整體來看,業(yè)績也是蒸蒸日上的態(tài)勢。
本文源自財華網
本文原作者為陳柳宏,轉載請注明:出處!如該文有不妥之處,請聯系站長刪除,謝謝合作~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陳柳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519336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