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道了歉又好像沒道歉,保時捷“減配”還要玩“雙標”?》來源于:由作者:陳學良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保時捷“攤上事了”。近日,有關保時捷“減配門”一事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事件的持續發酵更是引發
保時捷“攤上事了”。
近日,有關保時捷“減配門”一事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事件的持續發酵更是引發了行業以及社會的強烈關注。
事情的起因在于保時捷“減配不減價”。
不久前,保時捷因減配電動轉向柱遭車主集體**及投訴。原本車輛該有的“電動轉向柱”減配成了“手動轉向柱”,而且之前保時捷答應的“免費升級”也改為僅提供價值2300元的代金券作為補償,但如果在4S店自行加裝電動轉向柱的費用高達3萬元,保時捷這波**作引起了廣大車主的不滿。
而這件事發生后也影響到4月27日保時捷Taycan Cross Turi**o車型在國內上市的直播,新車上市直播活動變成了大型“翻車”現場,當晚大批保時捷車主通過刷禮物的方式進行在線控訴、**,要求保時捷官方給個說法,最后這場直播活動僅僅進行了半個小時就草草結束。
隨著事件的不斷發酵,保時捷終于正面給出回應。
有關“減配”保時捷給出的解釋是因為全球“缺芯”,所以將部分車輛的電動調節功能的轉向柱更換為手動調節轉向柱,并表示所售車輛目前還無法在后期進行補救性升級更換。
然而,對此回應車主們似乎并不買賬。正片回應一是沒有明確的解決方案,二是保時捷一直在“甩鍋”,絲毫沒有表露出負責的態度和決心。
不僅如此,更讓車主感到心里不平衡的是,在國內外市場的電動轉向柱配置問題,保時捷還存在“雙標”解決方案。
根據保時捷官網最新顯示,目前,除911 Turbo S車型系列、Cayenne Turbo車型系列、Taycan車型全系及Panamera車型全系外,轉向柱電動調節及轉向柱位置記憶功能已不包含在14/18 向電動座椅中,但保時捷作為一個超豪華汽車品牌,電動轉向柱本應該其車輛上搭載的最基礎配置,如今卻正大光明的“減配”。
而在保時捷國外官網的車輛介紹中卻有明確標注:“因缺少芯片暫時提供手動轉向柱”,但在**官網上對此只字未提。此外有關‘取消補裝電子轉向柱“的賠償國內也給存在很大的差異。據了解,在國外這種情況官方將賠償500美元,還會發送郵件通知車主;不僅有補償,而且后續還將繼續搭載電動轉向柱。
反觀保時捷對國內車主的態度卻截然相反,補償的不僅是需要在店內消費的2300元代金券,且后續也沒有任何通知說明,更別提取消帶電動調節功能轉向柱的恢復事宜。沒有做到一視同仁,對于國內的保時捷車主來說,心理無疑產生巨大的落差。
**作為保時捷連續七年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參考保時捷去年發布的財報,在2021年保時捷全年的利潤達到了約372億元**幣,同比增長了27%,全球累計交付30.19萬輛,其中在華累計交付9.57萬輛,同比增長8%,占比超30%;言外之意,保時捷能實現如此高的營利和銷量,**市場做出的貢獻尤為突出。可此次“減配”風波保時捷卻表現出對**市場以及消費者的不重視,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為了平息此事件,5月12日保時捷官方再次對“減配”事件進行最新回應:目前,由保時捷總部和保時捷**組成的特別工作組,與相關供應商也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對未來的配件供應和生產進行了重新梳理和分析。經過努力,我們在此功能的恢復可能性上取得了一定進展。
新的聲明無疑同樣是“廢話文學”,說到了還是在糊弄大眾,對于該事件后續對車主的補償、升級更換等問題都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
從客觀的角度來說,保時捷“減配”一事確實是受全球芯片短缺的影響,但在主觀上,保時捷的“雙標”態度、將國內消費者與海外消費者區別對待,以及此次事件損害了消費者利益的同時也沒有采取積極負責的態度,實在令人大失所望。若保時捷再繼續“傲慢”下去,恐怕在國內消費者心中的形象及市場口碑都會大打折扣,最終得不償失。
本文原作者為陳學良,轉載請注明:出處!如該文有不妥之處,請聯系站長刪除,謝謝合作~
原創文章,作者:陳學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519335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