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這個問題,獎金個人所得稅怎么算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計算個人所得稅中的速算扣除數是什么意思
速算扣除數是指為解決超額累進稅率分級計算稅額的復雜技術問題,而預先計算出的一個數據。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稅特點,是把全部應稅金額分成若干等級部分,每個等級部分分別按相應的稅率計征,稅額計算比較復雜。
簡便的計算方法是先將全部應稅金額按其適用的最高稅率計稅,然后再減去速算扣除數,其余額就為按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的稅額。速算扣除數是按全額累進稅率計算的稅額和按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的稅額相減后的一個差數。
速算扣除就是為了快速計算個人所得稅得來的,比如某人2012年1月月薪6000元
1,用速算扣除就是本人當月應納個稅6000-3500=2500
按扣除數算直接2500*10%-105=145元,
2,不按速算扣除數就要一級一級算
1.工資、薪金所得部分的個人所得稅額=應稅所得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個人的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4.勞動報酬所得(4000元以下)的個人所得稅額=(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
勞動報酬所得(4000元以上)的個人所得稅額=[每次所得收入x(1-20%)]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0000元的,稅率20%,速算扣除數為0;
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稅率30%,速算扣除數為2000元;
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0000元的部分,稅率40%,速算扣除數為7000元.
5.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1-30%)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1-20%)]×20%×(1-30%)”
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800)×20%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1-20%)]×20%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個人所得額=每次所得收入×20%
8.2008年10月9日起,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速算扣除數
2021年個人所得稅速算扣除數
2021年個人所得稅速算扣除數為:
1、年度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0;
2、超過36000至44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2520;
3、超過144000至1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16920;
4、超過300000至42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速算扣除數31920;
5、超過420000至6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52920;
6、超過660000至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85920;
7、超過960000元的稅率為45%,速算扣除數181920。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工資條中的速算扣除數是什么意思
1、速算扣除數是個人所得稅中用來修正個稅計算中不同檔次稅率造成的差額的數值。速算扣除數是指為解決超額累進稅率分級計算稅額的復雜技術問題,而預先計算出的一個數據。
2、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稅特點,是把全部應稅金額分成若干等級部分,每個等級部分分別按相應的稅率計征,稅額計算比較復雜。
3、速算扣除數的計算公式是:本級速算扣除額=上一級最高應納稅所得額×(本級稅率-上一級稅率)+上一級速算扣除數
4、年末一次性獎金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如下:應納稅額=(收入總額÷12)×對應稅率-速算扣除數
5、如某人工資扣除5000元后的應納稅所得額是3200元,則稅款計算方法為3000*3%+200*10%=110元。個人所得稅的計算,也可以將應納稅所得額直接按對應的稅率來速算,但要扣除一個速算扣除數,否則會多計算稅款。
6、如某人工資扣除5000元后的應納稅所得額是3200元,3200元對應的稅率是10%,則稅款速算方法為:3200*10%-210=110元。
7、這里的210就是速算扣除數,因為3200元中,有3000元多計算了7%的稅款,需要減去。其他稅率所對應的速算扣除數分別是:20%:1410,25%:2660,30%:4410,35%:7160,45%:15160。
2021年新個稅稅率表及速算扣除數
1、年度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0;
2、超過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2520;
3、超過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16920;
4、超過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速算扣除數:31920;
5、超過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52920;
6、超過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85920;
7、超過960000元的稅率為:45%速算扣除數:181920;
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5000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
1、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2、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3、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速算扣除數是什么意思
個稅速算扣除數是為了方便預扣預繳稅款,根據稅法預先計算出的一個數據。使用個稅速算扣除數可以簡化稅款的計算方法,將全部應稅金額直接按其適用的最高稅率計稅,再減去速算扣除數,其余額即為按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的稅額。
為了實現稅收的社會資源再分配功能,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實行的是超額累進稅率。
超額累進稅率,就是把全部應納稅所得額分成若干等級,每個等級適用不同稅率,稅款計算比較復雜,納稅人計算時容易出錯。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簡便的計算方法是,采用全額累進,先把全部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的最高稅率,再去減去速算扣除數,余額就是按照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的稅額。
所以,速算扣除數是按全額累進稅率計算的稅額和按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的稅額相減后的一個差數。
本級速算扣除額=上一級最高應納稅所得額×(本級稅率-上一級稅率)+上一級速算扣除數。
舉個例子,綜合所得稅率表中,超過36000至144000元的部分,速算扣除數為2520。
其計算過程為:36000*(10%-3%)+0=2520元。
個人所得稅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其中,對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并按應納稅額減征3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稅外,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后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文章分享結束,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和獎金個人所得稅怎么算的**你都知道了嗎?歡迎再次光臨本站哦!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40301587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