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大病醫保退稅(個人所得稅退稅大病醫療可以隨便填嗎)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分享個人所得稅大病醫保退稅(個人所得稅退稅大病醫療可以隨便填嗎)的一些知識點,和個人所得稅大病醫保退稅(個人所得稅退稅大病醫療可以隨便填嗎)的問題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話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決您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個稅匯算清繳隱藏退稅事項,大病醫療你填寫了嗎?
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是指《中華****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6項專項附加扣除之一。每年3-6月,都是做前一年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時間。大病醫療當年無法填報,匯算清繳是唯一可以填報的窗口。這個項目比較容易忽略,大家要重視。
符合條件:在符合醫保范圍的基礎上,去年全年個人支付的醫療費用,在1.5萬到8萬之間的費用,可以在匯算清繳時填報,據實在收入里扣除,因此可以退稅。
怎么能知道自己是否符合大病醫療的條件呢?
手機下載國家醫保服務平臺,進行注冊登錄,在首頁點擊“個人所得稅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年度費用匯總查詢”,截圖會直接顯示符合大病醫療個稅抵扣政策的金額,如下圖。
配偶及子女的大病醫療可以由本人進行申報,分別計算扣除額,趕快自查一下吧。
快截止了!所有人注意,這事再不辦理,后果很嚴重
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
你申報了么?
關乎每個人的“錢袋子”的事
只剩最后15天了!
本月底,即6月30日
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將截止
沒錯!
就是有人曾退上萬塊錢的
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
年度匯算簡單來說,就是“合并全年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四項所得的收入,按年計算稅款,多退少補”。
除了有人退稅外
也有不少納稅人發現需要補稅
……
未按時補稅或拒不補稅
后果可能很嚴重!
逾期申報不劃算
如果是需要退稅的人群,卻因為各種原因最終沒有申請,無需承擔任何責任,但很有可能會損失一筆錢。
除了豁免補稅人群(年度匯算需補稅的,但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12萬元,或年度匯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對于應當補稅的,辦理年度匯算補稅是義務。
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并追繳稅款、加征滯納金。滯納金則從超過繳納期限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
換言之,如果需要補稅,6月30日是最后補繳期限。否則,將面臨罰款,還要按日加收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申報指南收好
↓↓
首先從應用市場下載“個人所得稅”App。
一、實名注冊及完善個人信息
(分為大廳注冊碼注冊和人臉識別認證注冊)
二、然后進行匯算準備
① 綁定銀行卡
可通過點擊【個人中心】-【銀行卡】,點擊【添加】功能進行銀行卡的綁定,且必須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開戶的銀行卡;后續可以使用綁定的銀行卡來完成稅款的繳稅與退稅。
② 查詢、完善專項附加扣除
如果你2019年度存在符合條件但未及時填報的專項附加扣除,點擊首頁【專項附加扣除填報】,選擇扣除年度【2019】年。
根據你個人實際情況填寫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
如果你2019年度已填報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有誤,可在首頁【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查詢】界面,選擇扣除年度【2019】年,進行查詢、修改、作廢。
專項扣除中子女教育需滿足3歲以上
③ 查詢收入納稅明細
點擊首頁【收入納稅明細查詢】,選擇納稅記錄年度及所得類型,點擊【查詢】可查看收入及申報稅額。對于收入信息有異議可點擊右上方進行申訴。
簡易的申報流程
點擊“綜合所得年度匯算”,耐心閱讀建議申報須知↓↓
進入簡易申報界面,對界面顯示的個人基礎信息、匯繳地、已繳稅額進行查看、確認。納稅人對相關信息確認無誤后,點擊【提交申報】。
點擊“查看收入納稅數據”后可以看到以下信息↓↓
確認個人基礎信息、已繳納稅額無誤后,點擊“提交申報”↓↓
申報完成后選擇“申請退稅”,選好銀行卡。
確認相關無誤后,點擊【提交申報】,進入申請退稅。
選擇【申請退稅】后,需選擇退稅銀行卡(如已在本系統添加過銀行卡,系統將自動帶出已填銀行卡信息),添加確認銀行卡信息。選定銀行卡后提交退稅申請,可以看到退稅申請進度。
申請補稅步驟類似。
應填盡填享優惠
廣東中山市某企業咨詢有限公司的葉先生2019年只有一處工資薪金所得,每月收入接近12000元,全年已預繳個稅1700余元。
在稅務機關到公司進行點對點輔導的時候,他決定自行在個稅APP上申報。申報過程中,他發現自己去年未填報住房貸款利息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在補填填到“產權證明”這一項時,葉先生覺得有些麻煩了,住房貸款合同不在手邊,填了之后應該也少不了多少稅,“要不別報了吧?”他向稅務人員表達了想要放棄申報的念頭。稅務人員看到葉先生2019年應納稅所得額是43000元,全年適用稅率10%,若將房貸合同信息補填上,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將減少至31000元,全年適用稅率“降檔”到3%,可獲取退稅近900元。
稅務部門建議,納稅人在申報前應仔細核對檢查各項扣除項目。若有符合條件的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項目未填報享受,請依實填寫,應填盡填,以便充分享受稅收紅利;若完成申報后發現未填報或未足額享受,可在個稅APP上更正申報重新填報申請。
稅務部門建議,如果納稅人不能確定自己需要退稅還是補稅,可登錄手機個人所得稅APP或者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站,查看、確認或補充完善本人綜合所得相關收入、扣除等。為了不因漏稅影響個人征信,每個納稅人都應進行年度匯算。
圖片來源:攝圖網
申報失信有代價
除了按時申報,誠信申報也同樣重要。面對網上各式各樣的申報“秘笈”,一定要注意甄別。某公司職員張某輕信網上“退稅攻略”,虛假填報了55000元的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和“其他自然災害受災減免”項目,申請退稅近5000元。主管稅務機關在受理退稅申請后即刻發現異常,經過電話輔導之后,張某承認虛報數據,隨后更正申報。
稅務部門嚴正提醒,誠信辦才能輕松辦,在填報諸如“自然災害減免”等減免事項、“年金”等其他扣除項目、“大病醫療”等專項附加扣除、各項公益捐贈支出等數據時,與實際不符或未真實發生的,不能虛報或胡亂填寫。例如大病醫療應登錄“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查詢,或根據醫藥服務收費及醫保報銷相關票據上的金額判斷是否符合扣除條件,而不是自行編造數據進行填報。
如果納稅人未依法如實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不僅可能面臨稅務行政處罰,還會記入個人信用信息系統,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施聯合懲戒。
根據規定,納稅人采取隱瞞收入、編造虛假扣除等手段逃避繳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除承擔上述不如實填報的法律后果外,還可能對享受專項附加扣除造成一定影響。
編輯|盧祥勇 王嘉琦
本文(id:nddaily)
截至6月16日08:33,全球**肺炎確診8014554例,**亡436306例。關注全球**肺炎**動態,請點擊↓↓↓
每日經濟**
好了,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31008569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