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是怎么計算的?(個人所得稅是怎樣計算的?)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是怎么計算的?
工資個人所得稅這樣計算:工資個人所得稅等于,需要交稅所得額乘上,適用的稅率。需要納稅所得額等于,月度收入減去,起征點五千元,再減去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個人專項附加扣除包含了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的費用。
法條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哪銀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徑打磁萬四每設不區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看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況兩桿染械聚州。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初紅正根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局八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安樂行之雨形心。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擊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齊務盾眼款演為而歷春孩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拓展知識:
個人所得稅是怎么計算的?
1、繳納社保后,工資、薪金個人所得低于5000元,無需繳納個稅;
2、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0-3000元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0;
3、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3000元-12000元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210;
4、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12000元-25000元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1410;
5、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25000元-35000元稅率為25%,速算扣除數2660;
6、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35000元-55000元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4410;
7、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55000元-80000元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7160;
8、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大于80000元稅率為45%,速算扣除數15160。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202515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