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蘋果手機確實有自己的特色,實際他每年的銷量就能說明一切,雖然我們知道他確實有缺點,比如充電速度相對比較慢,或者是信號不穩定,續航一般,但是喜歡的人,我相信也是在權衡利弊之下才做決定的,說直白一點就是接受了他的缺點。我個人使用iPhone也有幾年的時間了,蘋果的ios系統流暢度,穩定性,以及A系列處理器的強勢,確實讓我們在使用他的時候可以獲得更好的體驗的。不過我認為在選擇手機,并不一定要去選擇iPhone,因為每個人的使用習慣確實是不同的,就像你喜歡續航能力強,快充速度足夠強悍,或者是拍照方面要求很高的情況下,選擇iPhone之后,你確實不會很滿意。蘋果確實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但是我覺得他并不完美。
iphone蘋果手機如何,你們覺得蘋果手機好嗎?
感謝邀請
你們覺得蘋果手機好嗎?
我覺得蘋果手機確實有自己的特色,實際他每年的銷量就能說明一切,雖然我們知道他確實有缺點,比如充電速度相對比較慢,或者是信號不穩定,續航一般,但是喜歡的人,我相信也是在權衡利弊之下才做決定的,說直白一點就是接受了他的缺點。我個人使用iPhone也有幾年的時間了,蘋果的ios系統流暢度,穩定性,以及A系列處理器的強勢,確實讓我們在使用他的時候可以獲得更好的體驗的。不過我認為在選擇手機,并不一定要去選擇iPhone,因為每個人的使用習慣確實是不同的,就像你喜歡續航能力強,快充速度足夠強悍,或者是拍照方面要求很高的情況下,選擇iPhone之后,你確實不會很滿意。
蘋果確實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但是我覺得他并不完美。
我就拿最近發布的兩款手機來對比一下,比如iPhone13和我手中所使用的vivoX70pro+為例來說一下。實際他們的價格確實相差不算是很大,但是配置方面卻大相徑庭,這對于我們來說看法就會產生差異化。
1.比如從外觀設計來說。iPhone13這次的屏幕分辨率和整體的設計和去年的12沒有太大的差距,屏幕的分辨率,直角邊框的設計方案,雖然說是劉海變小了,但是我覺得實際的觀感確實也沒有提升很多。
而相反我們來看看安卓手機。他的設計每年都在變化,至少證明他更加用心,想給我們帶來更好的產品,就像X70系列,機身的工藝方面再次提升,在AG磨砂玻璃的基礎上加入了類似星鉆的工藝,就像我手中的至黑配色版本,實際從他的背部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像是閃光顆粒狀的材質,對于我們實際的手感提升還是比較大的,因為他相比單純的磨砂玻璃材質來說,更加細膩,柔和,觸感非常的舒服。
同時他曲面的屏幕,也給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邊框方面的設計也不會像蘋果的直角邊框一樣有割手的感覺。而且在屏幕素質方面,我們會發現這次vivoX70系列采用的E5高亮度材質,以及2K分辨率,最高亮度來到了1500nit,同時對比度是800萬:1,這些實際都是同價位的蘋果手機無法媲美的,10.7億的色深顯示,顏色還原更加準確,高分辨率同樣也可以帶來更好的細節,雖然說蘋果系統優化不錯,但是實際硬件帶來的差距確實是彌補不了的。
2.拍照方面。我們知道國產手機最近兩年對于拍照方面確實極為重視,各個廠商也都在提升。但是相反蘋果手機雖然每年都會算法精進一些,但是也基本上集中在pro以及pro MAX版本。他和國產高端同價位的機型,依然是不能相比。最新發布的iPhone13,我們確實可以看到在拍照方面,單個像素的尺寸和感光度以及算法有提升,但是雙攝1200萬像素的鏡頭,確實能力有限。
而相反這個價位的手機vivoX70pro+已經來到了手機拍照的天花板存在。他的硬件方面四顆鏡頭都是支持光學防抖的,也就是說你不管在什么場景下使用,他都會保證拍照的清晰度和細節。
同時在硬件方面,他的主鏡頭有著F1.6的大光圈方案設計,同時還有5000萬像素的鏡頭素質,1/1.3英寸的傳感器面積,也證明著他感光能力很強。另外vivo今年在主鏡頭的鏡片還有采用了單反級別才有用到的,超低色散高透玻璃鏡片,他的阿貝數達到了81.6,帶來了超低色散、高透光、更強熱穩定性的影像表現,同時拍照的清晰度也有增強。另外他還有在手機鏡片中采用了升級版本的T鍍膜工藝,在亮度過高,或者是拍攝光源,廣告牌等一類的場景時,確實不存在鬼影,眩光等之類的問題,相比普通手機來說整體的曝光可以確實可以控制的很好。
而他自己研發的ISP芯片V1系列,更是像處理器一樣,直接提升了我們在拍照時候的體驗,因為他配合手機處理器集成的ISP功能,可以帶來更快的運算效果,讓拍照成像的速度更快。另外在極限的場景下,V1芯片可以帶來更低的功耗和發熱。所以也可以讓vivoX70系列的拍照實力發揮到極致,比如就像下面的場景,純黑的情況下,即便是我們肉眼也看不到,但是我們可以看到vivoX70依然是可以拍攝出來清晰的照片,因為這樣的場景下,對于手機的硬件和運算能力確實是一個極大的考驗,而vivo確實可以在V1的協助下運行MEMC去噪和插幀,配合主芯片ISP原有的降噪功能實現二次提亮二次降噪。進一步提升手機夜景視頻效果的同時,功耗和發熱也控制的很好,相比單純的軟件算法來說,成像效果更佳。
當然為了滿足專業攝影師的需求,vivo還有聯合蔡司共同研發了蔡司自然色彩。也就是說你如果感覺拍攝的樣張,看起來很漂亮,但是和實際場景有差距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直接開啟自然色彩這個功能,這個時候拍照出來的照片是和我們肉眼看到的幾乎一樣,適合專業攝影師在后期制作。
在人像模式中,vivo和蔡司的合作,更是可以讓手機也能夠模擬還原出經典蔡司鏡頭景深感,同時配合vivo自身鏡頭方面,定制的IMX633鏡頭以及50mm焦距,確實拍照的實力很強,即便是在暗光夜景條件下也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3.綜合素質的能力,安卓手機同樣變化很大。
比如系統方面,我們知道ios很強。但是自從vivo升級了Origin OS之后,我發現他的過渡動畫和實際的流暢度確實提升了很多,相比其他的安卓廠商來說,他的過渡動畫更加自然,同時在我們點擊APP之后打開的速度也更快了,而沒有等待的過程,這是因為vivo確實提升調整了過渡動畫,以及提升了觸控率帶來的效果。
性能方面。我們知道蘋果很強,這次還有帶來了A15處理器,不過目前高通的888plus同樣不弱,目前的主流游戲都可以很好的運行,同時發熱和功耗以及散熱方面,確實安卓做的一直都相比蘋果更好,因為蘋果機身的設計為了保證美觀,所以內部空間確實相對來說更加擁擠。
而在配置方面。之前蘋果三星高端手機擁有的防水防塵的功能,這次vivo也有加入了,支持IP68等級防水防塵。另外還有線性馬達,只有蘋果在用,現在國產也有用上了,而且這次vivo采用的還是一顆超大尺寸的X軸馬達。包括雙揚聲器的組合和HIFI的算法加持。**充電的功能,現在國產手機也有用上了,而且vivoX70pro+這款手機是支持50W的功率,這相比蘋果的線充速度都要更快。
小結:實際我們知道蘋果雖然不錯,有自己的系統和自研發的處理器,同時系統效率更高,生態做的更好。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蘋果的缺點,之前各個廠商都是跟隨著蘋果的腳步,以蘋果為準。不過現在,像國產的手機廠商確實很少有去模仿蘋果的,而他們也有自己的特色,同時蘋果憑借自己的系統和處理器優勢,每年的提升都很小,來達到更高的利潤。但是反觀國產廠商確實每年都在創新,全面屏的設計方案,快充,拍照,硬件方面的實力,機身的材質這些等等,我覺得確實我們需要看在眼里。
寫在最后。
我們知道每個人的使用習慣不同,所以在選擇手機的時候,不能說按照別人的方式。就像我一眼,我確實喜歡蘋果手機,使用蘋果手機也不短的時間了。但是他的一些槽點一直是沒有去改變的,索性之下我就直接更換到了安卓旗艦,在更換了之后,我確實發現現在的變化真的很好,流暢度,硬件配置的體驗,續航快充等等各個方面都能給我帶來一些新的體驗,所以我覺得你有什么樣的習慣,就去買什么樣的手機是最好的,蘋果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全能。
回答完畢
歡迎留言發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蘋果手機電池續航能力并不好?
1蘋果手機品牌附加值高,最新款iPhone手機價格6k到10k,對于工薪階層,一定程度反應使用者的身價,品味等。
2**作系統iOS,ios在手機**作系統中屬于頂級平臺,平臺安全性高于安卓平臺,平臺軟件豐富,各大廠商在蘋果平臺都有游戲應用,大的程序商也入住平臺,比如Adobe等。平臺加上這些大廠商的支持,讓蘋果手機功能豐富,可用性可玩性增加。
3拍照錄像功能是手機的一項重要指標,蘋果手機對于相機的優化非常好,發揮硬件功能到極致,每款最新蘋果手機,相機功能與同類品相比都是最好的。
4雖然電池表現方面差一些,近幾年蘋果手機電池性能提升很多,plus或max版本都是大號電池,不輸球任何手機。
5電子產品玩家都熱衷于蘋果產品,蘋果周邊產品豐富,二手手機市場表現好。
6一款好手機是平臺加硬件加廠商幾方支撐起來的,如果只圖電池容量大,來個山寨機,什么功能都有,電池容量也大。
現在人們更多關注的是生活品質。
綜合幾個方面蘋果手機在手機市場銷售表現更好。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我是峰哥。
年輕的一代仍舊熱衷于蘋果手機?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蘋果手機是智能手機的啟蒙者,它終結了功能機的暴利時代,也讓觸屏手機成為世界主流。蘋果手機自iPhone4發布后,它一直引領智能手機市場的變革,說它是智能手機的引領者也毫不為過。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蘋果在手機市場的引領能力大不如以前,諸如充電技術看OV、全面屏是小米首發,5G技術也是華為一馬當先,再看看蘋果呢?
最近一兩年,華為在國內市場的口碑步步攀升,其拍照技術可謂傲視群雄,拍月亮,拍遠景的體驗受到市場認可,特別是5G技術的運用讓華為成為民族驕傲,其銷量也是遠超小米、OV等手機廠商。讓人意外的是高端旗艦機銷量方面,蘋果還是比華為強不少。即使是蘋果最近發布的iPhoneSE2的銷量還在華為P40之上。這讓很多網友疑惑,難道華為不香嗎?
我們簡單看下iPhoneSE2的配置情況,在處理器方面,iPhoneSE2采用了最新的A13仿生芯片,這款處理器的性能沒得說,是時下最強芯片,只不過這款芯片不支持5G技術,這和現今的國產旗艦對比就顯得很是尷尬,要知道國產旗艦機沒有5G功能,那網友肯定要吐槽的,其銷量肯定差強人意。拍照方面,iPhoneSE2是前置700萬像素,后置1200萬像素,這個參數就不說,國產百元機都比它強。
續航方面,這款手機采用了1810毫安電池,10W快充,這樣的電池容量和充電技術簡直不忍直視,國產百元機也不敢這樣賣。分辨率方面,iPhoneSE2是1334*750,好家伙,國產百元機都是1080P了,蘋果還是750P,這就不得不吐槽了。內存組合是3+64GB,如果是國產機型是這樣的內存組合,估計消費者也不會買單。
不管是5G技術、續航、充電技術、拍照參數、分辨率、內存組合、屏幕尺寸,iPhoneSE2都是百元機的水平。當然了,這是以安卓手機的標準為參考。那么iPhoneSE真的不值得購買嗎?其實不然,在各大電商平臺中,iPhoneSE2的銷量已經說明了一切。
iPhoneSE2系統是IOS,在A13的加持下,其體驗超過所有的安卓旗艦,這點應該沒有懷疑。iPhoneSE2雖然iPhoneSE2拍照參數一般,但蘋果的優化是公認的出色,日常拍照不輸兩三千元機型,更何況這款手機還支持光學防抖,這也是頂級旗艦的配置。雖然電池容量低,但IOS系統卻讓iPhoneSE2的續航媲美3000多毫安的安卓機型,更何況iPhoneSE2還支持**充電、IP67防水防塵。
總的來講,iPhoneSE2的亮點不少,而這些亮點卻是安卓機難以趕上的。雖然缺陷更多,但在日常使用中還是可以接受的,這也是蘋果手機銷量高居不小的原因。只能說華為真香,蘋果更香吧。
你用的蘋果手機有啥缺點和優點?
客觀的評價一個iPhone X……
這部iPhoneX是小編去年入手的一部美版機型,為什么買美版呢,因為小編窮,買不起國行的……當時iPhoneXs和xr已經發布了,小編捂著4000塊錢不知道是買X還是Xr,后來抉擇之下買了X,這篇文章,咱只談缺點,不談優點,因為優點已經嚼爛了…
散熱差,特別差!
由于這是蘋果的第一部全面屏機型,設計難免會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說他的雙層主板,雖然集成的更小了,給其他元器件,例如電池,震動馬達提供了空間,可是確實是散熱很差,雙層主板加玻璃后殼的設計確實阻礙了X的散熱。
但這種情況只在小編玩大型游戲(和平精英)才會出現,且一般打到第三局的時候,才會發熱,導致屏幕變暗和降頻卡幀,這時候小編會把手機殼拆下來,后面加個小風扇輔助散熱,后來小編為了學習(被虐到自閉,有大神可以帶帶小編)就不玩吃雞了,那么他又成了一塊完美的手機。
信號差,但是分地方。
信號差,一直是iPhone(換用英特爾基帶之后機型)的通病,X也是如此,不過X是高通和英特爾混用的,小編很倒霉,是英特爾的,小編在青島上大學,在大都市里信號一直非常好,在同一個地方和小編舍友的(華為p20pro,華為p10,華為榮耀play,小米8,oppoR15)差不多,但是,我一放假,我的天啊,差的一匹,必須用我的魅族備用機給他開熱點,要不然一會就到2G。
別的,小編確實感覺沒有什么缺點了,精致的外觀,適中的手感,絢麗的屏幕,出色的性能,都是小編選他的理由(理由只有一個,“窮”)。
現在蘋果手機還是最好用的手機嗎?
感謝您的閱讀!
我拿三部iphone做比較。第一部2011年購買的iPhone 4s,第二部2014年購買的iPhone 6,第三部2017年購買的iPhone X。三者的比較說說,iPhone現在是不是最好用的手機。
2011年購買的iPhone4s,到目前為止依然可以使用,雖然說它的系統在ios7,但手機3.5英寸,后殼玻璃,而且整體握感非常的出色。這才是喬布斯時代的經典之作,巔峰之作。
現在打開手機,不管微信QQ秒開,一些游戲也照樣流暢使用。雖然已經7年多,它仍然是神機。
第二款手機iphone6,4.7英寸的手機,第一次從3.5英寸轉到4.7英寸,手感也非常出色,A8處理器讓這款手機即使升級到ios12,也并沒有出現卡頓。
而且王者榮耀等游戲依然不屬于現在的主流安卓手機。雖然說和現在的一些旗艦手機,它缺乏一些必要的硬件水平,比如說照相水平。但是,用了將近四年,幾乎沒有出現任何的不適,除了電池。
最后,2017年底購買的iPhone X。使用12個月的時間,這款手機在目前來說,仍然是iPhone手機中的佼佼者。
不僅僅是因為它開創了劉海屏,而且它的face ID開啟不一樣的體驗。雖然說它可能會存在劉海屏過大,影響我們視頻觀感,但是它的游戲性能,它的應用打開速度等等各個方面在目前看來還是非常好用的機器。
與安卓手機相比,它的系統優化性,它的處理器性能,在目前來說仍然是最好的。硬件水平在現在來說和安卓旗艦機型有一定的差別,但它在系統優化上面彌補這項缺陷。
原創文章,作者:小編,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201514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