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2021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勞務)
前沿拓展:
2021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
由航位衡比故間線文時一、正面回答
個人所得稅計來自算公式是,應繳個稅金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所以要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稅船育和鹽孩句環民率和速算扣除數這三個數。按照2021的稅法規定,需要扣除的項目有5000元的免征額、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項目、子女教育等附加的專項扣除項目以訴空季還源立律巴驗士及企業年金等其它國家規定可以扣除的項目。
二、分析
目前我國施行的是分級稅幾率,所有人的收入都被分為了七級,每一級的稅率都不一樣,分別是3%、10%、20%、25%、30%、35%、45%,可以說工資越多,需要繳納的稅款也就越多。個人所得預稅的稅率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塊米始傳宣亮測沿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利息、股息、紅利、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方圓待相排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三、2021年個人所得稅怎么申報
申報個稅,首先要慶里通先下載個人所得稅客戶端。打開客戶端后,先進行注冊登錄,進入年度匯算。態沉船都條抓控預首頁常用業務下綜合所得年度匯算選項。推薦大家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選項。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點擊開始申報后,系統提示標準申報須知,點擊我已閱讀并知曉,開始年度匯算申報。
最新最全!2022年版
企業所得稅稅率表
一
25%基本稅率
基本稅率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政策依據
《中華****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
二
適用20%稅率
小型微利企業
三
適用15%稅率
1.高新技術企業
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政策依據
《中華****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
2.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
對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政策依據
《** ** **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將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所得稅政策推廣至全國實施的通知》(財稅〔2017〕79號)第一條
3.平潭綜合實驗區符合條件的企業
自2021年1月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對設在平潭綜合實驗區的符合條件的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政策依據
《** **關于延續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21〕29號)第一條、第五條
4.注冊在海南自由貿易港
并實質性運營的鼓勵類產業企業
自2020年1月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對注冊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并實質性運營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本條所稱鼓勵類產業企業,是指以海南自由貿易港鼓勵類產業目錄中規定的產業項目為主營業務,且其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60%以上的企業。
政策依據
《** **關于海南自由貿易港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20〕31號)第一條、第四條
5.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
對設在西部地區以《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中新增鼓勵類產業項目為主營業務,且其當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70%以上的企業,自2014年10月1日起,可減按15%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對設在西部地區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本條所稱鼓勵類產業企業是指以《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中規定的產業項目為主營業務,且其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60%以上的企業。
政策依據
《國家**關于執行<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有關企業所得稅問題的公告》(國家**公告2015年第14號)第一條
《** **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延續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公告2020年第23號)第一條
6.**(上海)自貿試驗區
臨港新片區重點產業
自2020年1月1起,對新片區內從事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民用航空等關鍵領域核心環節相關產品(技術)業務,并開展實質性生產或研發活動的符合條件的法人企業,自設立之日起5年內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政策依據
《** **關于**(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重點產業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20〕38號)第一條、第四條
四
適用10%稅率
1.國家鼓勵的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軟件企業
自2020年1月1日起,國家鼓勵的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軟件企業,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業所得稅,接續年度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國家鼓勵的重點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企業清單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等相關部門制定。
政策依據
《** ** 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 ** 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20年第45號)第四條、第十條
2.非居民企業
非居民企業取得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第(五)項規定的所得,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政策依據
《中華****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一條
2
2022年最新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標準
哪些費用可以稅前扣除?哪些費用不可以稅前扣除?費用扣除比例、扣除限額又是如何規定的?
常用的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標準(2022年版)
費用
類別
扣除標準、限額比例
說明事項
工資薪金支出
據實扣除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
勞動保護支出
據實扣除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勞動保護支出,準予扣除
職工福利費
14%
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職工工會經費
2%
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準予扣除
職工教育經費
8%
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部分企業職工培訓費用據實扣除
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符合條件軟件企業(動漫企業):單獨核算、據實扣除
航空企業實際發生的飛行員養成費、空中保衛員訓練費、飛行訓練費、乘務訓練費等空勤訓練費用,可作為航空企業運輸成本據實扣除
核力發電企業為培養核電廠**縱員培訓費用,與職工教育經費嚴格區分并單獨核算的,可作為企業的發電成本據實扣除
各類基本社會保障性繳款(五險一金)
據實扣除
按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五險一金”,準予扣除
補充養老保險
5%
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5%的部分,準予扣除
補充醫療保險
5%
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5%的部分,準予扣除
責任保險費
據實扣除
企業參加雇主責任險、公眾責任險等責任保險,按照規定繳納的保險費,準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除企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險費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業保險費外,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商業保險費,不得扣除。
業務招待費
60%,5‰
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
15%
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30%
化妝品制造或銷售、醫藥制造、飲料制造(不含酒類制造)企業: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30%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不得扣除
煙草企業
公益性捐贈支出
12%
全額扣除
對企業、社會組織和團體贊助、捐贈北京2022 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測試賽的物資、資金、服務支出
全額扣除
對企業、社會組織和團體贊助、捐贈杭州亞運會的資金、物資、服務支出
扶貧捐贈支出
據實扣除
自2019 年1 月1 日至2022 年12 月31 日,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含縣級)以上****及其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用于目標脫貧地區的扶貧捐贈支出
防疫捐贈支出
全額扣除
自2020 年1 月1 日至2021 年3 月31 日,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捐贈用于應對新型冠狀**感染的肺炎**的現金和物品
自2020 年1 月1 日至2021 年3 月31 日,企業直接向承擔**防治任務的醫院捐贈用于應對新型冠狀**感染的肺炎**的物品
手續費和傭金支出
5%
其他企業按與具有合法經營資格中介服務機構或個人(不含交易雙方及其雇員、**人和代表人等)所簽訂服務協議或合同確認的收入金額的5%計算限額
除委托個人**外,企業以現金等非轉賬方式支付的手續費及傭金不得在稅前扣除
18%
保險企業發生與其經營活動有關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不超過當年全部保費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額的18%(含本數)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超過部分,允許結轉以后年度扣除
5%
電信企業在發展客戶、拓展業務等過程中(如委托銷售電話入網卡、電話充值卡等),需向經紀人、代辦商支付手續費及傭金的,其實際發生的相關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不超過企業當年收入總額5%的部分,準予在企業所得稅前據實扣除
據實扣除
從事**服務、主營業務收入為手續費、傭金的企業(如證券、期貨、保險**等企業),其為取得該類收入而實際發生的營業成本(包括手續費及傭金支出),準予在企業所得稅前據實扣除
不得扣除
企業為發行權益性證券支付給有關證券承銷機構的手續費及傭金不得在稅前扣除
企業**組織工作經費
1%
納入管理經費的**組織工作經費,實際支出不超過職工年度工資薪金總額1%的部分,可以據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罰款、罰金和被沒收財物損失;稅收滯納金;贊助支出
不得扣除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企業所得稅稅款;稅收滯納金;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規定以外的捐贈支出;贊助支出;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不征稅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費用
不得扣除
企業的不征稅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費用或者財產,不得扣除或者計算對應的折舊、攤銷扣除
3
全了!2022年
企業所得稅最新優惠政策!
今年國家發布的優惠政策很多,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可以享受?
1、小型微利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
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也就是實際稅負從10%將至5%。
政策依據:《** **關于進一步實施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公告》(** **公告2022年第13號)
2、中小微企業設備器具所得稅按一定比例一次性扣除
自2022.1.1-2022.12.31,對中小微企業新購置價值500萬元以上設備器具,折舊為3年的,100%可在當年一次性稅前扣除,折舊為4年、5年、10年的,50%可在當年一次性稅前扣除,其余50%在剩余年度計算折舊進行稅前扣除。
政策依據:《** **關于中小微企業設備器具所得稅稅前扣除有關政策的公告》(** **公告2022年第12號)
3、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所得稅優惠
對符合條件的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延長至2023年12月31日。
政策依據:** **公告2022年第4號
4、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扣除比例提高至100%
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自2022年1月1日起,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100%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自2022年1月1日起,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200%在稅前攤銷。
政策依據:《政部?**?科技部關于進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公告》(** ** 科技部公告2022年第16號)
5、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交企業所得稅
申報
方式
所屬期
原繳款期
現繳款期
按月
申報
2021年10月
2022年2月
2022年8月
2021年11月
2022年3月
2022年9月
2021年12月
2022年4月
2022年10月
2022年1月
2022年2月
2022年8月
2022年2月
2022年3月
2022年9月
2022年3月
2022年4月
2022年10月
2022年4月
2022年5月
2022年11月
2022年5月
2022年6月
2022年12月
2022年6月
2022年7月
2023年1月
按季
申報
2021年10-12月
2022年4月
2022年10月
2022年1-3月
2022年4月
2022年10月
2022年4-6月
2022年7月
2023年1月
政策依據:《** **關于延續實施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部分稅費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公告2022年第2號)、《國家** **關于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稅費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公告2021年第30號)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是一項引導政策,目的是引導企業調整產業結構,走自主創新、持續創新的發展道路,激發企業自主創新的熱情,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可執行15%的優惠稅率,此外并在融資貸款,產業升級、品牌提升等方面有著重大優勢。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申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規避的稅務風險》系統介紹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應防范的“雷區”、條件解析和認定中需要注意的各項風險,提前做好防范預防。
拓展知識:
2021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
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歡迎關注,點贊,下次精彩內容推薦,業務辦理請私信,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您清楚么?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講講吧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扣繳義務人應當在代扣稅款的次月十五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其支付所得的所有個人的有關信息、支付所得數額、扣除事項和數額、扣繳稅款的具體數額和總額以及其他相關涉稅信息資料 2、哪些情況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1、工資、薪金所得 2、勞務報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5、經營所得 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7、財產租賃所得 8、財產轉讓所得 9、偶然所得 3、新個稅法怎么計算工資薪金? 2019年實施的新個人所得稅法,明確了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在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日常采取累計預扣法進行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采取基本平移現行規定的做法預扣預繳 累計預扣法 計算公式為: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個人所得稅的預扣預繳方法,基本平移了現行稅法的扣繳方法,特別是平移了對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費用按800元計算的規定 這種預扣預繳方法對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來講既容易理解,也簡便易行,方便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作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30510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