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是怎么計算的(個稅怎么計算的2022)
前沿拓展:
個稅是怎么計算的
計算個稅標準: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成本-損失;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稅所得額=轉讓財產的收入額-財產原值-合理費用;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其他
【【法律依據】】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來自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七武復官室開茶較看樹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哪參銷轉可望敵外亮史財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羅春早稱腳縣反房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看圖說話(*^_^*)(Ps以上案例的說明)
小明同學2022年1月公司給他發了9000元的工資,其中包括6000元的基本工資、2000元的獎金、1000元的春節福利費,購買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個人一共繳納了400元,家里面有一個2歲小孩,夫妻雙方約定相應的小孩撫養專項附加扣除由小明從其工資薪金中扣除,另外還購買了一套住房,該住房為小明和其妻子的首套住房,可以享受1000元的住房貸款利息扣除的專項附加扣除。
2022年1月的工資所得,公司在發放的時候需要對他進行代扣代繳個稅,代扣代繳時需要按照全年累計收入9000元,減去累計個人繳納的社保400元、累計能享受的專項附加扣除(大病醫療只能年底扣除)2000元、累計的基本費用扣除5000元之后的差1600元乘以相應稅率(1600參照下圖稅率表對應3%的稅率,速算扣除數為0),減去速算扣除數得到48元,也就是小明2022年1月扣除社保實際可以拿到的工資金額為8552元,因為只有社保和個稅是實實在在需要扣了交給稅務局的,基本費用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只是在計算稅金的時候可以享受扣除。
做個財稅明白人,點擊關注不迷路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7503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