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納稅基數怎么算(個人所得稅繳費基數怎么算)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納稅基數怎么算
工資超過2000的部分作為納稅基數
說到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無論是對于企業、個體戶還是個人而言,納稅都是義務,只要達到納稅的標準就要納稅。合理納稅不等同于偷稅漏稅,合理納稅是合法的行為是法律所允許的。那么個體戶如何合理納稅?
個體戶如何合理納稅?
(1)減少應計稅所得額:
計稅基數的降低必然減少應繳納的稅款,計稅依據的降低,可以使適用的稅率檔次下降,增加相對收益。
(2)費用轉換納稅法
1、用自有住宅和土地經營時,此時,是否向所經營的公司收租,所耗水、電、燃料費如何分攤,家人生活費用及交通費用是否在產品成本中有表現等等,對稅收會產生不同的作用。
2、經營者及家人在企業中工作時.經營者須對其家人在合伙企業的工作支付工資。按稅法規定,企業工作人員的工資及規定的津貼可以計入產品成本。這樣,個人有所得,企業少交稅,皆大歡喜。經營者在自己住宅中工作、休息,自然就可以申請到加班費,只要不超過稅務機關核定的標準就可以。
3、企業員工享受醫療、衛生、保健等,經營者自己投資建廠和雇傭工人勞動,還可以通過成本來減少企業所得稅,進而減少個人所得稅的支出,以達納稅的目的。
個體戶需要交什么稅?
《個體工商戶條例》第2條規定,有經營能力的公民,依照本條例規定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從事工商業經營的,為個體工商戶。個體戶需要交的稅主要有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水利建設基金等。個體戶納稅標準如下:
1、銷售商品的繳納3%增值稅。
2、同時按繳納的增值稅繳納城建稅、教育費附加。
3、還有就是繳納2%左右的個人所得稅了。
4、如果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是免征增值稅或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也免征。
關于個體戶如何合理納稅的相關知識。綜上所述,個體戶想要合理納稅的,可以使適用的稅率檔次下降,減少應計稅所得額,增加相對收益;還可以通過成本來減少企業所得稅,將費用轉換等方式來達到減輕納稅的目的。有任何疑問歡迎私信評論~
拓展知識:
個人所得稅納稅基數怎么算
社保的繳納比例是(養老保險是企業繳納20%,個人繳納8%;醫療保險是企業繳納7.5%,個人繳納2%;失業保險是企業繳納2%,個人繳納1%;工傷保險是企業繳納1%。生育保險是企業繳納0.8%。)
個人所得稅是:590元。計算方法是:
應納稅所得額=(月收入-五險一金-起征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人所得稅納稅基數怎么算
個人所得稅的繳納基數和社保基數沒有必然聯系。一般社保基數高的人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更高。社保基數按照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收入確定;個人所得稅繳費基數按照員工當月應繳納工資(不含社保和公積金)-3500(免稅額)計算。閱讀:【保險】怎么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個人所得稅納稅基數怎么算
比如說一個員工的工資是15,000,他的社保以及個人所得稅應該按照5%計算吧。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個人所得稅納稅基數怎么算
社保每個地方繳費比例都不一樣,可以根據當地繳費比例交費,剩余的就是根據個人稅比例進行扣減就可以了。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7503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