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是怎么計算的?(個人所得稅是怎么計算的呢)
前沿拓展:
2021年的一個新政策,你的收入不超過6萬是不需要扣稅的,讓我們看一下計算方法: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相應的稅率
什么是全月應納稅所得額:這里不是指我們的工資,是由我們的工資減去起征點減去社保減去專項附加扣除所得出來的金額,進行計算的。
共有7級:
1、不超過3000元的稅率 3% 速算扣除數為0
2、超過3000-12000 稅率10% 速算扣除數210
3、超過12000—25000稅率 20% 速算扣除數1410
4、超過25000—35000稅率25% 速算扣除數 2660
5 超過35000—55000稅率 30% 速算扣除數44I0
6、超過55000—80000 稅率35% 速算扣除數7160
7、超過80000稅率45% 速算扣除數15160
舉例:
工資9000起征點5000撫養子女1000贍養老人2000
9000-5000-1000-2000=1000
交稅就是1000*3%=30
工資 9000起征點5000無專項附加 扣除
則:9000-5000=4000
4000超過3000分為兩擋說率3%和10%
交稅就是3000*3%+1000%*10%=190
如果用速算扣除數法就是:4000*10-210=190
用那個方法看自己喜好。
拓展知識:
個人所得稅是怎么計算的?
個人所得稅的計稅公式是:應納稅額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目前,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為5000元。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五險一金)-5000。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9498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