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123_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_日韩美女免费线视频_成人av三级

個人所得稅如何計提(個人所得稅怎樣計提)

前沿拓展:


近日,又在網上看到一個網友咨詢補發上年度工資的問題。

到今天,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已經2年多,我們到底如何來理解和**作補發工資的個人所得稅的問題呢?

今天老表哥再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

其實呢,補發工資也分情況,有年度內補發,也有跨年補發。

我們先看看年度內補發工資的情況。

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后,年內補發當年的工資,這塊對個人所得稅來說基本是沒有啥影響了,不會因為補發當期的累加申報而增加納稅人的個人所得稅負擔。

這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2019年開始我們個人所得稅的算法發生了改變。

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之前,我們算工資薪金的個稅是按月計算的,2019年1月1日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之后,工資薪金屬于綜合所得的一部分,我們改為按年計算,按月預扣預繳了。

個人所得稅如何計提(個人所得稅怎樣計提)

剛開始實施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習慣,以前按月算多方便啊,現在按年累計預扣法算感覺復雜得多,其實也就是一個適應問題,我們企業所得稅不也是按年計算征收,按月或者按季預繳嘛,其實本質是一樣的。

拋開計算方不方便的問題,其實按年計算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對我們納稅人來說是一個大利好,特別是工資發放不均衡的,比如涉及補發工資的人,是非常好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

比如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就是典型的年度稅,按年計算意味著年度內各月份、各季度之間的盈虧可以相互抵消,別小看這個抵消,能節約不少稅金。

比如老表哥財稅咨詢有限公司適用所得稅稅率25%,2020年1季度公司虧損10萬,2020年2季度盈利10萬,2020年3季度盈利5萬,2020年4季度虧損10萬,全年累計虧損5萬,不考慮納稅調整,年應納稅所得額就是-5萬。

個人所得稅如何計提(個人所得稅怎樣計提)

如果企業所得稅不是按年計算,是按季度單算,那么實際上盈利的季度交稅,虧損的季度不交稅,季度之間的盈虧不能互抵,老表哥財稅公司全年累計是虧損,實際還是要交3.75的稅,這顯然是不合理的,而按年計算,公司去年虧損5萬,就沒有企業所得稅繳納,而且按照現在企業所得稅的政策,全年虧損的還可以在以后年度彌補,相當于國家還給了一個年度之間盈虧互抵后算稅的優惠政策。

很多朋友可能就會納悶,再說個人所得稅按年計算對納稅人的利好,你扯企業所得稅干嘛?

其實道理是一樣的。企業所得稅是以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綜合所得的個人所得稅是以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你看,實際上,我們在算個人所得稅時候一樣也要用收入減去各項扣除項,也要算一個應納稅所得額,這個應納稅所得額同樣是有正有負,只不過企業所得稅上我們習慣稱為盈利和虧損,在個人所得稅上雖然我們沒有個人盈虧這個說法,但是實質上卻是一個道理。

老表哥在單位拿工資,2020年1月份發放工資5000,2月5000,3月10000(有季度獎金),其他季度和一季度一致,專項附加扣除每個月2000(子女教育和住房貸款),不考慮三險一金扣除。

假如是以前按月算個稅,那么老表哥全年個人所得稅如下:

個人所得稅如何計提(個人所得稅怎樣計提)

你可以看到,如果月度有扣除項多的,這個時候是不能用到其他月份去的,其他月份扣除項不夠該交稅還是要交稅。

如果是按全年計稅,那么老表哥這種情況就是沒有個稅的,而且全年算下來還是有4000的扣除額度沒用夠,當然個人所得稅沒有跨年彌補這個說法,4000沒扣完也就沒有用了。

所以,這就是新個人所得稅法按年計稅的好處,可以用夠用足減除費用和各種扣除項,不至于因為納稅人月度之間收入的不均衡導致多交稅。

所以說,年內補發工資的情況,我們在實際發放當期申報個稅,因為個稅是累算,所以不會因為集中在一起申報而增加個稅負擔。

而這個事情其實在新個稅之前卻是一個**煩。

比如老表哥2018年8月份一次性取得了6月、7月的工資,其中6月份工資金額2800元,7月份為3000元,那么如何計算應納個稅?

應納個稅=(2800+3000-3500)*10%-105=125元「不考慮社保等」

但是如果6月和7月分開來算,老表哥其實每個月工資都沒超過3500,實際是沒有個稅的。

那么職工的利益就受損了,這就是因為舊個稅的算法不是累算,該享受的扣除沒有充分享受導致,如果補發工資會存在多交稅的事。

但是,新個稅實施后,年內補發年內的工資的問題已經不是問題了,也沒必要再考慮分攤到每個月申報。

那么結論來了,補發工資本身是按實際發放期間作為稅款所屬期,那么新個稅實施后,同一年內的補發并不會因為所屬期的變化而影響個稅的負擔,因為我是累計算個稅的。

跨年補發呢?

跨年補發這種情況說實話可能影響個稅負擔,為什么呢?這個道理也很簡單,因為個人所得稅計算的減除費用和其他扣除項目都是不能跨年使用的,而個人所得稅稅款所屬期是以實際發放的時間為準。

如果你把工資全部累計到一年發放,無疑就會造成未發年度的扣除費用使用不充分,同時在實發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基數被抬高,最終導致多交稅。

那這種情況如何處理呢?

老表哥是這樣理解的,首先正常情況下,一個公司出于考核的原因,頭年工資次年發,然后次年工資又下一年發,這種錯位的情況是一種均衡的發展,其實我們就大可不必去糾結個稅的問題,畢竟每年總數算下來還是比較平均的實發數。

我們就直接按現行政策,在實際發放時候計算繳納個稅就行了。

也就是文章開頭稅務局的口徑。

2020年7月補發19年工資,那么可能20年的工資會在21年補發,這種長期看是均衡的,沒必要去糾結太多。

那么如果不是這種情況,我19年、20全年就是沒發工資,老板都給我發在2021年了,這種情況確實可能增加個人所得稅負擔。那這種情況又如何做呢?

其實你發現,這個情況就又回個新個稅實施之前跨月補發工資的問題,現在新個稅下跨月補發不存在問題了,跨年又有類似問題。

這種問題只有一個結論,理論上都是在發放期間申報,如果當地稅務局有政策允許回到所屬期申報,那從其規定。

不過話說回來了,這種情況是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不是個稅問題,而是拖欠工資的問題了。

拓展知識:

個人所得稅如何計提

1、計提時:

借:經營或管理費用 生產成本等相關成本開支科目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2、發工資時:代扣個人應交部分社保(以實際代交額計收)和個稅(以實際發放工資時計稅)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其他應付款–社保

貸:應交個稅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擴展資料:

格式

第一:應是先借后貸,借貸分行,借方在上,貸方在下;

第二:貸方記賬符號、賬戶、金額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貸方在右。

會計分錄的種類包括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其中簡單分錄即一借一貸的分錄;復合分錄則是一借多貸分錄、多借一貸以及多借多貸分錄。

需要指出的是,為了保持賬戶對應關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經濟業務合并在一起,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為了反映經濟業務的全貌,也可以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應收票據

A、收到銀行承兌票據 借:應收票據

貸:應收賬款

B、帶息商業匯票計息 借:應收票據

貸:財務費用(一般在中期末和年末計息)

C、申請貼現 借:銀行存款

財務費用(=貼現息-本期計提票據利息)

貸:應收票據(帳面數)

D、已貼現票據到期承兌人拒付

(1)銀行劃付貼現人銀行賬戶資金 借:應收賬款-X公司

貸:銀行存款

(2)公司銀行賬戶資金不足 借:應收賬款-X公司

貸:銀行存款

短期借款(賬戶資金不足部分)

E、到期托收入賬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票據

F、承兌人到期拒付 借:應收賬款 (可計提壞賬準備)

貸:應收票據

G、轉讓、背書票據(購原料) 借:原材料(在途物資)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收票據

應收賬款

A、發生: 借:應收賬款-X公司(扣除商業折扣額)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B、發生現金折扣: 借:銀行存款(入帳總價-現金折扣)

財務費用

貸:應收賬款-X公司(總價)

C、發生銷售折讓: 借: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貸:應收賬款

D、計提壞賬準備 (備抵法) 借:管理費用-壞帳損失

貸:壞賬準備

注:如計提前有借方余額,應提數=借方余額+本期應提數;

如計提前有貸方余額,應提數=本期應提數-貸方余額(負數為帳面多沖減管理費用)。

E、發生并核銷壞賬: 借:壞賬準備

貸:應收賬款

F、確認的壞賬又收回 : 借:應收賬款 同時:借:銀行存款

貸:壞賬準備 貸:應收賬款

《會計》與《稅法》壞賬準備計提基數的區別:

A、會計:“應收賬款”+“其它應收款”科目余額,不論是否購銷活動形成

B、稅法:“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科目余額,僅限于購銷活動形成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會計分錄

個人所得稅如何計提

  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多計提的個人所得稅處理方法如下:
  1、紅數沖回多計提的個人所得稅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紅數或負數)
  貸: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紅數或負數)
  2、在下月少計提個人所得稅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按扣減上月多繳個稅后聽余額計提)
  貸: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按扣減上月多繳個稅后聽余額計提)

官方電話

在線客服

官方服務

官方網站ACCACPA
初級職稱
考研
公務員

個人所得稅如何計提

計提個稅是計提工資的時候發生的?,F在時9.14日了 所以計提個稅的時候要按照新個稅法計提,不能按照過去的2000扣除標準了 員工會鬧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2011年6月30日決議,將個稅起征點提高到3500元,將超額累進稅率中第1級由5%降低到3%。修改后的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1年9月1日起施行,下面是修改后的最新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1500元的 3 0
   2 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過80000元的部分 45 13505
例如:月收入為A,代扣住房公積金為B、社保為C,
當月個稅=(A-B-C-3500)*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

  級數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15000元的 5
  2 超過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10
  3 超過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20
  4 超過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30
  5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35
注: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

個人所得稅如何計提

個稅不用計提,具體分錄如下
計提工資時:
借: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制造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
發工資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應交稅金-個人所得稅
交稅金時:
借:應交稅金-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回答者: yueyeke | 二級 | 2011-9-14 17:03

這個回答是正確的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9498242.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勒泰市| 嵩明县| 昭苏县| 商洛市| 苗栗市| 抚顺县| 肥乡县| 宜黄县| 广昌县| 阳春市| 团风县| 鹤峰县| 安福县| 吴堡县| 古丈县| 太白县| 临颍县| 禄劝| 杨浦区| 东乌珠穆沁旗| 禄丰县| 临沭县| 仲巴县| 巴马| 平阴县| 荣成市| 靖江市| 洞口县| 织金县| 彝良县| 项城市| 沧州市| 衡阳县| 罗山县| 璧山县| 垣曲县| 怀化市| 武功县| 晋城| 永修县| 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