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款怎么計算(出口怎么退稅怎么計算)
前沿拓展:
出口退稅款怎么計算
出口退稅涉稅帳務處理
1.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出口銷售額FOB*征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應退稅額:
借:應收補貼款-出口退稅(應退稅額)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應退稅額)
3.免抵稅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免抵額)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免抵額)
4.收到退稅款
借:銀行存款
貨:應收補貼款-出口退稅
生產企業出口退稅典型例題:
例1:某具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對自產貨物經營出口銷售及國內銷售。該企業2005年1月份購進所需原材料等貨物,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85萬元,內銷產品取得銷售額300萬元,出口貨物離岸價折合**幣2400萬元。假設上期留抵稅款5萬元,增值稅稅率17%,退稅率 15%,假設不設計信息問題。則相關賬務處理如下:
?。?)外購原輔材料、備件、能耗等,分錄為:
借:原材料等科目 50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850000
貨:銀行存款 5850000
(2)產品外銷時,分錄為:
借:應收外匯賬款 24000000
貨:主營業務收入 24000000
(3)內銷產品,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3510000
貨:主營業務收入 30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10000
(4)月末,計算當月出口貨物不予抵扣和退稅的稅額
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幣外匯牌價×(征稅率-退稅率)=2400 ×(17%-15%)=48(萬元)
借:產品銷售成本 480000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80000
?。?)計算應納稅額
本月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上期留抵稅款-當期不予抵扣或退稅的金額)=51-(85+5-48)=9(萬元)
結轉后,月末“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賬戶貸方余額為90000元。
?。?)實際繳納時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90000
貨:銀行存款 90000
?。?)計算應免抵稅額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2400×15%=360(萬元)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3600000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3600000
例2:引用例1的資料,如果本期外購貨物的進項稅額為140萬元,其他資料不變,則(1)-(6)分錄同上。其余賬務處理如下:
?。?)計算應納稅額或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本月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上期留抵稅款-當期不予抵扣或退稅的金額)=300×17%-[140+5-2400×(17%-15%)]=51-97=-46(萬元)
由于應納稅額小于零,說明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為46萬元。
?。?)計算應退稅額和應免抵稅額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2400×15%=360(萬元)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46萬元≤當期免抵退稅額360萬元時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46(萬元)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360-46=314(萬元)
借:應收出口退稅 46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3140000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3600000
?。?0)收到退稅款時,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460000
貨:應收出口退稅 460000
生產企業自營出口免抵退稅的計算公式為: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上期期末留抵稅額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
評論“日歷”免費領取21年最新會計臺歷
其中: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幣牌價×(增值稅稅率-出口退稅率)財務工作中,你是否遇到焦頭爛額不知如何解決的問題呢?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客戶端查看)
會計分錄為:企業根據“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稅額”: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企業根據“當期免抵稅額”: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企業根據“當期應退稅額”,在實際收到退稅款時:借: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來源:會計網
在這里相信有許多想要學習會計的同學,大家可以關注小編號,
下方評論區留言:想要學習,并收藏本文;私信小編:學習
即可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資料!還可以免費試學會計課程15天!
因領取人數太多,不能及時回復,請大家耐心等待。。。
拓展知識:
出口退稅款怎么計算
一般來說,企業申請出口退稅,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新的進出口企業。申請出口退稅申報,此類企業必須先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出口退稅登記確認,并開立出口退稅銀行賬戶;其次,貨物出口清關后,企業需要在電子口岸提交單據和數據。
2.外貿企業。外貿企業收回出口原始憑證(出口報關單、核銷單、采購**)后,將出口退稅錄入申報系統進行網上預申報。預審成功后,將正式申報出口退稅。正式申報數據傳輸后,企業將紙質出口憑證(報關單、采購**、出口**)裝訂后提交稅務機關申報,取得退稅部門簽署的受理單正式申報,即完成出口退稅手續。
出口退稅金額怎么算?
關于出口退稅金額的計算,計算方法如下:
1、出口企業將出口貨物單獨設置存貨賬戶和銷售記錄,根據采購增值稅**所列出口貨物的進項稅額和進項稅額計算。
采用加權平均核算存貨和銷售的企業,也可以根據不同稅率的貨物計算退稅金額。公式是:
退稅金額=出口貨物數量×加權平均采購價格×稅率
2.出口企業兼營國內銷售和出口業務,其出口貨物不能單獨核算的,應當先計算國內銷售貨物的銷項稅額,并扣除當期進項稅額
此后,出口貨物的退稅金額按以下公式計算:
(1)銷售額×稅率≥未抵扣進項稅額
退稅金額=尚未扣除的進項稅額
(2)銷售額×稅率
退稅金額=銷售額×稅率
下期抵扣的進項稅額=本期未抵扣的進項稅額-退稅金額
上述公式中的銷售額是指根據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和外匯牌價計算的**幣金額;稅率是指退還貨物的稅率。
申訴已通過。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出口退稅款怎么計算
出口退稅計算有以下兩種:
1、出口貨物的繳稅率與退稅率一致時,應退稅額=購進貨物的進項金額*出口退稅率=出口貨物的進項稅額;2、出口貨物的繳稅率與退稅率不一致時,應退稅額=購進貨物的進項金額*出口退稅率=出口貨物的進項稅額-出口貨物不予退稅的稅額。出口退稅指的就是在國際的往來貿易之間,對本國報關出口的貨物進行已繳納稅金的退還,也就是原本在**各生產制造過程和運轉階段,按照相關稅法要求繳納的消費稅以及增值稅,在將這些商品進行出口的時候會對其免稅并且還會退回原本已經繳納的稅款。出口退稅特點1、收益退付個人行為:稅款是國家為符合社會公共性必需,依照法律法規,參加國民生產總值中剩余產品分派的一種方式;2、調整功能的單一性:**對出口貨物推行退(免)稅,借以使公司的出口貨物以未稅的價格參加國際性市場需求;3、間接稅范圍內的一種慣例:世界上許多國家推行間接稅規章制度,盡管其詳細的間接稅政策不盡相同,但就間接稅規章制度中對出口貨物推行“零稅率”來講,世界各國全是一致的。
出口退稅款怎么計算
出口退稅計算公式:
1、計算當期應納稅額: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2、計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出口貨物征收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3、計算免抵退稅額的計算: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4、確定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應納稅額為零或正數時,即:沒有留抵稅額,當期應退稅額為零;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免抵退稅額全部作為“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資料擴展:
出口退稅是指在國際貿易業務中,對我國報關出口的貨物退還在國內各生產環節和流轉環節按稅法規定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即出口環節免稅且退還以前納稅環節的已納稅款。
出口退稅可分為三種方式:一是“免、退”稅;二是“免”稅;三是“免、抵、退”稅。免稅就是不繳稅,實際**作中不需要計算,需要理解和計算的,只有退稅,這也是我們把出口貨物退(免)稅簡稱為出口退稅的原因。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9497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