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城門票多少錢一張(淹城門票怎么預約)
前沿拓展:
自從三月份以來,全國各地因為戴口罩的原因,旅行視乎已經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不過低風險地區,在遵守防疫規定的前提下,還是可以在自己的城市展開一些關于休閑、親子類的本地游。這不,常州剛剛摘星沒多久,我也就把目光投向了常州本地游。
如果只談本地游的話,作為一個江蘇人,還是會有一些幸福感的。因為江蘇是國內5A級景區最多的省份,其實靜下來看一看自己的城市,還是會有很多值得出行打卡的地方。我這次和朋友一起來到的是位于常州武進區的春秋淹城旅游區,它就是其中一家5A級景區。
我愿稱淹城為江蘇5A級景區中的“實力派”。為什么這么說?就像藝人一樣,實力派沒有偶像派那樣的流量,也就是知名度。但是在業務能力上,實力派完全可以“吊打”偶像派。春秋淹城旅游區有歷史文化底蘊,也有豐富的游玩體驗,還有合適的場地可以拍照、露營等等,實力真的毋庸置疑。不信你就來看看我這兩天的出游體驗吧!
淹城春秋樂園
我和朋友第一天首先來到的是淹城春秋樂園,這里也是整個度假區的王牌景區。春秋樂園是國內首家春秋文化主題公園。取材春秋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以情景體驗的形式,將春秋文化意境下的靜態觀賞型項目、互動演藝型項目和體驗式游樂項目相結合。豐富的游玩項目我可以和朋友在里面玩上一整天,推薦情侶以及親子游客來玩。
我們是上午剛開園就來了,進門后先別急。先看景區公告, 幾點在哪里會有什么演出,建議連同景區地圖一起拍照保存在手機里,隨時可以查閱,不用繞路。我們依次在不同的地方看了《春典》、《春獅送福》、《禮拜大儒》以及《花神賦》等多個室外實景演出。
除了演出,樂園里還有很多有趣的游樂設施,**的和不**的都有。**的推薦:九龍問鼎、春秋五霸山(激流勇進)等,不**的也有孫武點將臺、旋轉木馬以及兒童天地里的十余種游樂設施等。
這里強烈推薦一下孫武點將臺,它可能是國內游樂場那種“網紅飛天”的鼻祖,通過升降機把游客送至55米的高空,然后全攬整個淹城遺址以及常州市景,樂園內的春秋王宮也就在點將臺腳下,絕對不容錯過。
既然說到了春秋王宮,這里也不得不提一下,這里是真的適合拍照。它是我國早期宮殿的縮影,在這樣的仿古建筑下面拍漢服是真的好看,所以我們就有帶了一套漢服。除了王宮,市井商街也是拍照的好地方。整個樂園很大,感興趣的也不妨自己多發掘一些小景,拍出屬于自己的好看照片。
淹城遺址公園
介紹完了淹城的玩樂,再來說說淹城的歷史。春秋淹城遺址,考古證實距今已有2700余年歷史,是國內保存較完整、形制獨特的春秋地面城池遺址。遺址東西長850米,南北寬750米,總面積約65萬平方米,其體量適與《孟子》“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記載吻合。因此淹城遺址有著極高的考古價值,也有了“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之說。
關于遺址的榮譽也有很多,早在1988年,淹城遺址就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榮獲**環境可持續發展項目金獎。遺址內出土珍貴文物千余件,包括4條獨木舟、20余件青銅器和大量原始青瓷器、陶器。所以這里非常適合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游客以及帶孩子研學的游客來玩。
不僅如此,淹城遺址公園內的綠地十分適合時下最流行的露營。其實常州的城市公園有很多,但像這樣有里外三道河流圍環的綠地公園,淹城遺址公園還是獨一家。公園綠地載客量大,且小朋友在大草地上撒歡,即便摔倒也不用擔心,所以我第二天也就和朋友一起帶著家人來了。
這里分享下我在淹城遺址公園內露營的心得吧!我們帶的這款帳篷很大(如上圖),不太適合公園露營,但拍照好看。如果只是本地帶孩子來露營,建議買那種快開型的帳篷,省時又省力。有時間的話建議非周末節假日來,幾乎獨享大草坪是真的香。周末陰涼處會排得相對密集。
餐食上我們帶了自熱米飯、面包水果等簡餐。因為淹城的地理位置不偏,你甚至還可以點外賣送到公園門口,然后自己去拿一下就好。如果帶孩子,記得多帶兩套衣服,孩子吃東西容易弄臟衣服,玩起來還容易出汗。多帶兩套及時更換,還可以拍出更豐富的照片。
“你一句春不晚,我便到了真江南”,在淹城遺址公園內還可以乘坐搖櫓船,穿梭在河道上,從不同的視角感受淹城的魅力,極具江南特色。
淹城遺址公園內也有很多適合拍攝漢服的地方,首推就是淹城書院,據說《孫子兵法》就是在此處完成,如今還可以在沿河的小店泡茶觀景。
實用攻略
春秋淹城度假區很大,千萬別走錯路。去淹城春秋樂園可以直接導航樂園售票處,去淹城遺址公園建議導航遺址公園西門。兩邊均有大型停車場,方便停車。
淹城春秋樂園和淹城遺址公園的營業時間均是:09:00-17:00。
淹城遺址公園門票:20元/人(未成年人免票);春秋淹城樂園門票:190元/人,雙人票330元/兩人,兒童/老人票100元/人。不過常州市民更有福利政策:220元就能辦一張半年卡,有效期內無限次入園;2022年4月12起至5月4日,常州市兒童更有免票(現場核驗身份證或戶口本或居住證)政策,符合條件的家長記得給小朋友攜帶相關證件。
拓展知識:
淹城門票多少錢一張
1. 關于淹城春秋樂園的詩句
關于淹城春秋樂園的詩句 1.關于春秋淹城的古詩怎么寫
淹城位于常州市南面,距市區約七公里是我國目前西周到春秋時期保存下來的最古老,據說,這也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面積約0.6平方公里,迄今已有將近3000年的歷史.現為全國重要文物保護單位。
3000年的風風雨雨,留下來的都是造化的杰作??陀^存在有的是江南水鄉充盈清澈的碧水,有的是沃野上千年遺留下來的幾何圖形般的豐碑,以及許多蘊藏在地下的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
涉足其間,猶如進入世外桃源,給人古老、幽靜、深厚的感受。**和省市有關部門決定,要加緊開發淹城,使之成為太湖風景區的著名旅游點之一。
【淹城的介紹】關于淹城的來歷和淹城的主人究竟是誰,史學界和考古界眾說紛紜,至今仍無定論。一說淹城曾是商末周初奄國的國都 ,奄君就是當時在山東曲阜之東的奄國君主.相傳奄君就是周成王時與商代后人武庚勾結發動叛亂的奄國君王,被周成王所滅后,帶領殘部從山東輾轉逃到江南,在這里鑿河為塹,堆土為城,仍稱"奄"。
因為古代三點水的"淹"字與沒有三點水的"奄"字通用,一直流傳至今,遂有"淹城"之名。另一說是春秋晚期吳國公子季札不滿闔閭刺殺王僚奪取王位,決心與闔閭的**政治決裂,"終身不入吳國",便在封地延陵筑城挖河,以示淹留之決心,邦名"淹城"。
自然,淹城的主人是季札了。淹城,這座歷史古城,沿有許多不解之謎,有待考古工作者、歷史學家去揭開謎底。
據史**載,淹城古城墻最高達20米,墻基寬25-30米,全部由泥土夯筑而成。 1958年以來,淹城出土了大量幾何印紋陶罐、缸、甕、缽和青銅器(如銅編鐘、銅鼎),在內城發掘出的獨木船,轟動了**考古學界,最大的一只為整段楠木火烤斧鑿而成,長11米、寬0.9米、深0.45米,被譽為“天下第一舟”,現珍藏在北京博物院。
【淹城的歷史】淹城被里外三道河流圍環。從里向外,子城、子城河、內城、內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
這種建筑形制,在我國的古城遺址中是絕無僅有的,大部分古城池都一城一河,少數是兩城一河或兩城兩河。淹城遺址東西長850米,南北寬750米,正好和《孟子》中“三里之城,七里之廓”的記載相吻。
這一點,又印證了淹城是座建于2500多年前的古城。淹城建于春秋晚期,距今有2500余年歷史。
1935年,我國考古學者首次對淹城進行了實地調查,確認淹城為一處古代居民活動遺存,引起學術界的關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在淹城內河出土了3條獨木舟和一批青銅器、陶器,這批成組文物的出土,首次展示了淹城遺址獨特的文化面貌和內涵,引起社會和學術界的轟動。
這之后,對淹城的研究一直不斷。1986年,江蘇省淹城遺址考古發掘隊首次對淹城遺址進行了為期6年的考古發掘,解決了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
作為當年考古發掘隊隊員之一,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員陸建芳經過多年研究后認為:“淹城是吳國的一個軍事城堡,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春秋時期唯一保存完好,三道城河、三道城墻形制的軍事設施?!?淹城為何方人士所居?這個問題目前考古界尚無定論。
查閱東漢《越絕書·吳地傳》、北宋《太平寰宇記》的記載得知,常武地區在春秋吳國時稱延陵,春秋晚期為吳王夢壽四子季札的食邑。季札因不滿闔閭刺殺王僚篡位,立誓“終身不入吳”,遂在自己的封地延陵掘河筑城,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建起了一個“**王國”,名之“淹城”,以示淹留至**之意。
也有人推測,這里曾經有一個淹國,淹城為都城,但此說缺乏足夠根據。 淹城的最早歷史文字記載是東漢袁康《越絕書—吳地傳》:“毗陵縣南城,故古淹君地也。
東南大冢,淹君子女冢也,去縣十八里,吳所葬?!背N涞貐^,在春秋時稱延陵,至漢改曰毗陵,春秋時期為吳王壽夢四子季扎的封邑。
北宋《太平寰宇記》云:“常州府春秋時為吳國內地。”《史記》云:“吳公子季扎所據,是為延陵之邑?!?/p>
吳為越所滅復屬越,到戰國時越為楚所滅復屬楚,故《越絕書》謂之“淹君城”。清代《讀史方輿紀要》云:“淹城,在(常州)府東南二十里,其城三重,壕墊深寬,周廣十五 里?!?/p>
除此之外,常武地區的一些地方志亦有零星的記載,如宋《咸淳毗陵志》云:“淹城在陽湖延政鄉”等?!鞠嚓P景點介紹】淹城被里外三道河流圍環。
從里向外,子城、子城河、內城、內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這種建筑形制,在我國的古城遺址中是絕無僅有的,大部分古城池都一城一河,少數是兩城一河或兩城兩河。
淹城遺址東西長850米,南北寬750米,正好和《孟子》中“三里之城,七里之廓”的記載相吻。這一點,又印證了淹城是座建于2500多年前的古城。
淹城建于春秋晚期,距今有2500余年歷史。1935年,我國考古學者首次對淹城進行了實地調查,確認淹城為一處古代居民活動遺存,引起學術界的關注。
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在淹城內河出土了3條獨木舟和一批青銅器、陶器,這批成組文物的出土,首次展示了淹城遺址獨特的文化面貌和內涵,引起社會和學術界的轟動。這之后,對淹城的研究一直不斷。
1986年,江蘇省淹城遺址考古發掘隊首次對淹城遺址進行了為期6年的考古發掘,解決。
2.春游作文關于淹城的好句好段
今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們全校師生都迎來了一年一度春游。去的路上,我們就像一群嘰嘰喳喳的小鳥,說著話、唱著歌,歡天喜地地穿過了大街小巷。
不知過了多久,我們在歡聲笑語中就來到了目的地北緯30度公園。一束束絢爛的陽光,照耀著我們,照耀著大地,仿佛給美麗的大地媽媽穿上了一件金光閃閃的外衣。河邊,柳樹姑娘正在用春風這把神奇的梳子梳著它那又細又長的綠辮子,那綠辮子就像一個舞者,在空中翩翩起舞。一棵棵潔凈高雅的白玉蘭樹進入了我們的眼簾,一陣微風吹過,那一片片冰清玉潔的花瓣隨著風落在了大地上,真是雅態妍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呀!
咦?是從哪兒傳來了一陣陣悅耳動聽的叫聲呢?哦,原來是在這棵高大挺拔的樹上,住著兩只活潑可愛的小鳥,它們在樹枝上歡快地歌唱。
在湛藍深遠的天空里,幾只栩栩如生的風箏在藍天里自由自在玩耍著。有的風箏像一只在高空翱翔的雄鷹,有的風箏像一個在空中漫步的作家,還有的風箏像飛機一樣在這美麗的天空中快速穿梭著,所有的風箏都是那么惟妙惟俏。玩著玩著,我們的肚子都餓得咕咕叫了。于是,我們坐下來吃東西。大家都把零食全部拿出來分享,有土豆片、有餅干、有五顏六色的糖果……讓許許多多的同學直流口水,接著,我們一起痛痛快快地大吃了一頓。后來,我們和老師一起拍了一張照片,紀念這個開心的日子。
?。《嗝纯鞓返囊惶煅剑∥乙欢ㄒ堰@段回憶好好珍藏起來!
3.淹城春秋樂園名字的由來
常州淹城遺址位于常州南郊武進,坐車約15分鐘便可到。淹城被里外三道河流圍環。從里向外,子城、子城
淹城遺址
圖冊 12張
河、內城、內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這種建筑形制,在我國的古城遺址中是絕無僅有的,大部分古城池都一城一河,少數是兩城一河或兩城兩河。淹城遺址東西長850米,南北寬750米,正好和《孟子》中“三里之城,七里之廓”的記載相吻。這一點,又印證了淹城是座建于2500多年前的古城。淹城建于春秋晚期,距今有2500余年歷史。1935年,我國考古學者首次對淹城進行了實地調查,確認淹城為一處古代居民活動遺存,引起學術界的關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在淹城內河出土了3條獨木舟和一批青銅器、陶器,這批成組文物的出土,首次展示了淹城遺址獨特的文化面貌和內涵,引起社會和學術界的轟動。這之后,對淹城的研究一直不斷。1986年,江蘇省淹城遺址考古發掘隊首次對淹城遺址進行了為期6年的考古發掘,解決了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作為當年考古發掘隊隊員之一,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員陸建芳經過多年研究后認為:“淹城是吳國的一個軍事城堡,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春秋時期唯一保存完好,三道城河、三道城墻形制的軍事設施?!?/p>
淹城古跡,三道圍墻逶迤起伏,三道護城河常年清波蕩漾,曲水流暢。水護城,城依水,茂林修竹,蒼松郁秀。草木土石大都不加修飾,寂寂富于野趣。城內和外圍有大小土墩七十余座,大多為春秋時期墓葬。站在子城河的荷花池畔,荷花謝了,枝葉猶在,一陣秋風吹過,荷葉搖曳不定,顯得很落寞,好一派空山無塵絕俗之境,令人發
4.淹城春秋樂園的作文
星期五,天氣晴朗,萬里無云。
8時許,我們登上了開往淹城的大巴。一路上,我們歡歌笑語,共同討論著我們盼望已久的春游。
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目的地——淹城春秋樂園。“哇,這里可真美呀!”只見大門都是用石頭做的,且非常寬、大。
再看頭頂,藍天上有許多只“燕子”正朝我們招手。當我走進一看,我驚呆了。
這哪是現代呀,這分明就是把時光倒入了春秋時期:大大的磨盤,矮小的麥囤,古代用的房子,云梯。當然,還有用古代發生的事件作為名字的游樂項目:孫武點將臺、3D電影夢回春秋等。
令我最難忘的是伍子胥過韶關。它是以春秋時期大將伍子胥過韶關的故事,也是大型水上項目,而且還設有許多水流關口,雖然我的全身都濕了,但還是覺得非常好玩、過癮。
轉眼接到了下午,在老師的再三催促下,我們戀戀不舍得離開了淹城春秋樂園。
5.關于春秋淹城
[編輯本段]春秋古城——淹城 淹城位于常州市南面的武進區,是我國目前西周到春秋時期保存下來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據說,這也是世界上公有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面積約0.6平方公里,迄今已有將近3000年的歷史.現為全國重要文物保護單位。
人有這樣一種說法:"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
關于淹城的來歷和淹城的主人究竟是誰,史學界和考古界眾說紛紜,至今仍無定論.一說淹城曾是商末周初奄國的國都 ,奄君就是當時在山東曲阜之東的奄國君主.相傳奄君就是周成王時與商代后人武庚勾結發動叛亂的奄國君王,被周成王所滅后,帶領殘部從山東輾轉逃到江南,在這里鑿河為塹,堆土為城,仍稱"奄".因為古代三點水的"淹"字與沒有三點水的"奄"字通用,一直流傳至今,遂有"淹城"之名.另一說是春秋晚期吳國公子季扎不滿闔閭刺殺王僚奪取王位,決心與闔閭的**政治決裂,"終身不入吳國",便在封地延陵筑城挖河,以示淹留之決心,幫名"淹城".自然,淹城的主人是季扎了.淹城,這座歷史古城,沿有許多不解之謎,有待考古工作者、歷史學家去揭開謎底。據史**載,淹城古城墻最高達20米,墻基寬25-30米,全部由泥土夯筑而成。
門票:8元/人 春秋淹城 開放時間:7:30-17:30 地址:常州市武進區湖塘鎮 電話:0519-6565439 最佳旅游時間:常州地區的旅游節慶有每年5月15日–6月1日紅梅公園的常州月季花燈會,9月–10月間舉行的常州旅游節,農歷七月廿八、廿九的天寧寺廟會和每年除夕的天寧寺聽鐘聲祝福活動等。此外還有4月的溧陽茶葉節、9月的天目湖啤酒之夏等活動。 在市中心乘14路到終點站,然后轉乘10路車到淹城下
6.春秋淹城的來歷 速度點
關于淹城的來歷和淹城的主人究竟是誰,史學界和考古界眾說紛紜,至今仍無定論。
一說淹城曾是商末周初奄國的國都 ,奄君就是當時在山東曲阜之東的奄國君主.相傳奄君就是周成王時與商代后人武庚勾結發動叛亂的奄國君王,被周成王所滅后,帶領殘部從山東輾轉逃到江南,在這里鑿河為塹,堆土為城,仍稱"奄"。因為古代三點水的"淹"字與沒有三點水的"奄"字通用,一直流傳至今,遂有"淹城"之名。
另一說是春秋晚期吳國公子季札不滿闔閭刺殺王僚奪取王位,決心與闔閭的**政治決裂,"終身不入吳國",便在封地延陵筑城挖河,以示淹留之決心,邦名"淹城"。自然,淹城的主人是季札了。
淹城,這座歷史古城,沿有許多不解之謎,有待考古工作者、歷史學家去揭開謎底。據史**載,淹城古城墻最高達20米,墻基寬25-30米,全部由泥土夯筑而成。
1958年以來,淹城出土了大量幾何印紋陶罐、缸、甕、缽和青銅器(如銅編鐘、銅鼎),在內城發掘出的獨木船,轟動了**考古學界,最大的一只為整段楠木火烤斧鑿而成,長11米、寬0.9米、深0.45米,被譽為“天下第一舟”,現珍藏在北京博物院。
7.我要一篇寫游淹城春秋樂園的作文 快點 急 急 急
有這樣一座城池,看過春秋戰爭的硝煙,看過盛唐的歌舞升平,看過宋元的繁華盛世,也看過歷史的車輪是如何在后來越走越慢,直到某一天忽然間邁入了另一個世界。
有這樣一座城池,穿越數千年歷史的篇章,塵世的喧囂。靜靜地佇立在那兒,像一位睿智的長者,人們對著它微笑或嘆息,它卻沉默不語。
淹城,就是這樣的城池。最初吸引我的是它的名字,一座被歲月淹沒的城,會是怎樣的呢?一個初夏的清晨,我們踏上了去淹城的旅途。
早上的天空異常陰霾,淹城的城門在這樣的背景下顯得更有歷史的厚重感。城門是完全對稱的構造,左右是兩譚深色的水,不時有金魚在游動,中間是通道。
灰色的城墻的正**,用一種漂亮的字體寫著春秋淹城遺址”六個大字。 初進城門,是古代石板的路面,和各種古代的建筑,仿佛時光退回到很久很久以前,那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年代。
路過的地方不時成列著各種出土的文物,從它們已經模糊的輪廓中,能想象出當年的樣子,仿佛能看到那個時代的風貌。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這句話一點不假。
稍向里去便可以看到三塊牌坊,來自不同的年代,有著各自非同尋常的故事。據我們推斷,其中一塊是乾隆皇帝表彰功臣的,還有一塊是貞潔牌坊,至于第三塊的來歷,不得而知。
在那附近是寬闊的河面,上方有一座拱形的橋驕傲地立著,一條完美的弧線劃過天空,略帶些女子般的溫柔與羞澀,瞬時融化了游人的心情。那是鑒橋。
我們久久地坐在湖邊的臺階上,不忍離去。這條流淌了三千多年的河,今天依舊還是這樣靜靜流淌著,沒有聲息,沒有咆哮,沒有激動,甚至沒有訴說,就像什么也沒有經歷一樣。
好像歷史就在不經意之間流走,什么也沒有值得留戀的,什么也不需要記錄。而那沉入河底的泥床,也許更是那樣無聲無息。
歷史的沉淀就是這樣,一層一層覆蓋,一層一層又被河水沖走。只有河水永遠是透徹的,永遠地澄清著。
越往里走,便越能感受到自然的氣息。沒有古式建筑,沒有歷史遺跡,有的是路邊的野草,年復一年地一枯一榮。
田園詩的氛圍,農家樸素的情致,在這時漸漸包圍了我們。路上人跡罕至,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幽靜。
不過有路,有流水,有岸邊的草木,也許就足夠。在這里,曾經有什么人路過,曾經發生過多少事,已經不再重要。
歷史如此澄澈,與我們相對默默無語。 我為淹城的原始和落寞感到慶幸,淹城的廢墟像圓明園的殘垣斷壁和古羅**角斗場一樣,完好地保留著……希望不要有更多的人去打擾那一片天,那一片寧靜與夢幻。
就讓它靜靜地佇立,靜靜地駐守過往的風景。 靜聽淹城,穿越歷史的足跡。
靜聽歷史,穿越天際的回響……。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04487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