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業(中小型企業劃型標準2022)
前沿拓展:
中小型企業
中小企業應該選擇那種模式來運作呢?仔細分析一下,目前大致有一下幾種情況:
一:自己本身就是傳統零售大亨
傳統的零售商場以其強大的品牌優勢和受眾群體,建立網上零售平臺,實現傳統到電子商務的完美整合,對于中小型企業,這種類型自然是望塵莫及。比如:蘇寧,國美,大中電器。
二:自有品牌產品
已經有自己品牌的產品,搭建網上銷售平臺,自然也是水道渠成,比如:諾基亞,海爾,天福茗茶。這種類型比較適合自己有產品的生產型企業,通過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實現網上網下的營銷互補,也就是自產自銷嘍。
三:**品牌產品
自己本身沒有產品,通過**品牌產品,來進行網上銷售,核心工作內容體現在產品的行業**和平臺的營銷推廣,比如:京東,新蛋,D1優尚,所銷售的都是品牌產品。中小企業可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進行行業選擇,因為品牌產品本身的客戶認知度比較大,所以營銷推廣以及售后等等則成為重中之重。
四:通過平臺品牌帶動其他產品
依托自己平臺的強大品牌,**產品,依托平臺的品牌性進行產品銷售。比如:當當,卓越,早期他們都是以賣書為主,現在也都成為了綜合性的購物平臺,這種類型的網站平臺需要風投的介入,也就是得很有銀子去砸才行,直到把品牌砸的很響。
五:研發產品,建立平臺,打造產品和平臺的品牌性。
通過自身資源和實力研發產品和平臺,打造自身的品牌,需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因為從產品的設計研發,到平臺開發,到市場營銷,整個流程都是自己在創造。這種零售利潤相對比較大,不過投入的精力也最大。比如:凡客,馬薩瑪索,justyle。
六:利基產品
雖無產品品牌和平臺優勢,但是產品具有稀缺性,用戶群體有超強的針對性。做這種產品,需要很好的市場眼光和進貨渠道,比如一些保健品或者特殊藥品,諸如什么治療脫發了,豐胸類的產品。
七:低價產品
沒有平臺和產品影響力,卻有超低的價格誘惑,價格低到讓人可以去嘗試。比如淘寶網上上店鋪,大部分都是以低價贏得客戶,不過這種類型利潤也相對比較少,比較適合個人去做,不太適合中小企業。
8月18日,國務院****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上,**強調,養老托育服務業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是解決“一老一小”問題的重要力量。這兩個行業受**影響大、普遍經營困難,要確定支持養老托育服務業紓困的措施,幫扶渡過難關、恢復發展。
南都注意到,此次國常會首次提出“對養老托育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承租國有房屋的,一律免除租金至今年底”的表述,意味著紓困力度再加大。
8月17日,國家衛健委召開**發布會,會上要求各地出臺支持托育機構發展的一攬子政策,同時在一些特殊時期,建立托育機構關停特殊情況應急處理機制,落實**防控期間的紓困政策。
為養老托育行業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免租金
****暴發以來,由于**防控形勢復雜嚴峻,全國各地的養老服務機構均采取了封閉管理措施,對于養老行業特別是民營養老機構沖擊較大。
2020年4月,**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在第二季度**發布會上介紹,據**抽樣調查,與同期相比,民辦養老機構收入減少20%左右,平均支出增加20%―30%。此外,根據**2020年底公布的數據,我國已建養老服務機構床位429.1萬張,床位空置率高達50%。一邊是收入的減少,一邊是支出的增加,“一減一增,對民辦養老服務機構來講,壓力是非常大的?!崩畎钊A在前述發布會上表示,為了支持養老服務機構渡過難關,**推動相關部門,將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納入出臺的支持企業稅收、融資、就業等政策措施中,主要集中在提高運營補貼標準方面,比如提前發放半年的運營補貼資金、降低房租成本、優化授信條件、開展費用減免、提供物資保障等,幫助養老機構渡過**難關。
托育行業也不容樂觀,**更加放大了該行業的脆弱性。全國政協在2022年初調研發現,目前全國有九成以上托育機構是營利型企業,2021年,超七成已備案托育機構虧損運營,“普遍面臨前期投入多、運營成本高、投資回收周期長、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
此次召開的國常會再次部署針對養老托育服務業的紓困措施。主要包括:對養老托育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承租國有房屋的,一律免除租金至今年底;有條件的地方要采取管用舉措,支持非國有房屋出租人減免租金;對養老托育服務業增值稅留抵稅額一次性退存量、按月退增量;各地今年內頂格減免地方“六稅兩費”。
其中,什么是“六稅兩費”,又如何減免?據了解,該政策指的是從2022年1月至2024年底,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可以在50%的稅額幅度內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增加補貼、減租降費,多地出臺紓困舉措
南都梳理發現,為切實緩解養老機構封閉運行成本增加的壓力,今年已有多地**出臺紓困措施。比如,在增加補貼方面,今年4月,江蘇省出臺養老機構紓困政策,對全省1500余家民營和公建民營養老機構,兼顧機構床位規模和入住率因素,按照每張床位一次性補貼1000元的標準,給予1.46億元一次性紓困補貼;湖北省武漢市建立了**防控補貼長效機制,養老機構在封閉管理期間,根據在院服務對象人數,按照每人每月500元標準發放運營補貼,市、區兩級財政共安排資金1000萬元,為轄區內養老機構增發一個月的運營補貼。
除了增加補貼,在減租降費方面,浙江省明確對需要交納房租的公建民營養老機構,按合同約定金額,減免2022年1月至6 月份的房租;安徽省則明確,對全省范圍內承租國有企業經營性用房或行政事業單位產權房產、規范運營的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免收3個月的房租;已收房租的,通過退、延等方式減免。在此基礎上,對2022年被列為**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級行政區域內的,再免收3個月房租;江蘇省蘇州市鼓勵面向全市各類養老服務機構減免養老服務機構房租、適當增加養老機構運營補貼、提前預撥**購買服務經費等,對受**影響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比照正常運營標準進行適當補助。
提高養老托育有效供給是今年一項重點工作
此次國常會將“一老一小”問題作為重點紓困對象。**在會上強調,養老托育服務業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是解決“一老一小”問題的重要力量。
南都注意到,在托育方面,在8月17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郝福慶稱,國內調查顯示,嬰幼兒無人照料是阻礙生育的首要因素,城市中大概有1/3的家庭有托育需求,但現實中供給還是不足。在養老方面,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萬人,占總人口的18.7%;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9064萬人,占總人口的13.5%。預計“十四五”時期,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占總人口比例將超過20%,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養老服務業將迎來更多機遇與挑戰。
南都記者注意到,今年**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對“養育孩子壓力大成本高”這一社會熱點問題回應稱,“提高養老托育的有效供給是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點任務。我們將重點做好三件事,就是增量提質、普惠就近、從嚴監管?!边B維良還在會上表示,**過后,我國將迎來養老托育的恢復性快速增長,對此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能力準備,努力增加養老托育的有效供給。
釆寫:南都記者 王凡 發自北京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29467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