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標準(營業執照納稅標準)
前沿拓展:
納稅標準
法律分析:一、個體工商戶納稅標準:
1、銷售商品的繳納3%增值稅,提供服務的繳納5%營業稅。
2、同時按繳納的增值稅和營業稅之和繳納城建稅、教育費附加。
3、還有就是繳納2%左右的個人所得稅了。
4、如果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是免征增值稅或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也免征。
二 、核定征收的稅務部門對個體工商戶一般都實行定期定額辦法執行,也就是按區域、地段、面積、設備等核定給一個月應繳納稅款的額度。
開具**金額小于定額的,按定額繳納稅收,開具**超過定額的,超過部分按規定補繳稅款。如果達不到增值稅起征點的(月銷售額5000-20000元,各省有所不同),可以免征增值稅、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法律依據:《中華****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九條 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為3% 。增值稅按不含稅銷售額依3%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征收率)應納增值稅=不含稅銷售額×3%
《中華**共國稅收征管法》
第六十條 納稅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申報辦理稅務登記、變更或者注銷登記的;
(二)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帳簿或者保管記帳憑證和有關資料的;
(三)未按照規定將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件報送稅務機關備查的;
(四)未按照規定將其全部銀行帳號向稅務機關報告的;
(五)未按照規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或者損毀或者擅自改動稅控裝置的。
納稅人不辦理稅務登記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經稅務機關提請,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其營業執照。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使用稅務登記證件,或者轉借、涂改、損毀、買賣、偽造稅務登記證件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小規模納稅人、小微企業、小型微利企業,你是不是有點搞不清啊,是不是一回事?
還真的不是一回事
我們先看看小規模納稅人
所謂小規模納稅人,是和一般納稅人相對的,屬于增值稅領域的概念,因為營改增已經完成,目前所有辦理過稅務登記企業、個體戶都會被稅務局認定增值稅稅種。
按照目前的標準,納稅人連續12個月銷售額沒有超過500萬就不會被稅局認定為一般納稅人。當然,年銷售額沒有超過500萬也可以主動申請認定為一般納稅人,這個目前不受限制。小規模納稅人無需申請,辦理稅務登記后,就是小規模納稅人,當然了,特殊行業,比如加油站必須申請為一般納稅人,這個是稅法強制的。小規模納稅人,有個體戶,也有公司,同樣,一般納稅人,有公司,也有個體戶,這是兩個概念。
小規模納稅人的好處就是賬務處理比較簡單,部分小規模個體戶還可以申請定期定額申報征收(賬務更加簡單),所以目前,年銷售額低于500萬且很難取得進項**的一般會選擇小規模納稅人,缺點就是招投標會受很大限制,因為小規模納稅人只能向稅務局申請代開(部分行業可以申請自開)3%的專用**,所以好多客戶不喜歡和小規模納稅人發生業務,他們會更多的選擇能開具16%(或者10%、6%,按行業區分)專票的一般納稅人。
二、小微企業
小微企業,按照狹義的觀點,僅僅指的是增值稅領域月銷售額不足十萬的小規模納稅人。廣義上就太光了,我就不說了。月銷售額不滿10萬,或者季銷售額不滿30萬的小規模納稅人,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稅的優惠,享受該優惠的小規模納稅人企業就是小微企業,一般納稅人,不管你收入多少,是沒有這個優惠的。而且對小規模納稅人來說,如果客戶需要開具專票,也可以向稅務局申請代開,當然了,代開專票就必須繳納稅款了,這時候就沒有10萬以下免征的優惠了,一般情況下,征收率為3%,即便開具100元專票,也得繳納3元增值稅。
財稅【2019】13號文
小規模納稅人企業如果月銷售額不足10萬,且未開具專票,申報時將銷售額填入小規模納稅人申報表第十欄次“小微企業免稅銷售額”,個體戶填入第11欄次,如下圖所示。
至于小規模納稅人的一些賬務處理問題,詳見本人另一篇文章,這里不再贅述。小規模納稅人注意的問題
最后,再說說小型微利企業
這個概念,指的是企業所得稅方面的說法,必須是企業,而且必須是有限責任公司,至于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是沒這個說法的,因為合伙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不繳納企業所得稅。
國家這兩年,對于企業的所得稅優惠真是力度夠大的,小型微利企業的范圍不斷擴圍,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所得稅的法定稅率為25%,通俗的講,就是公司的利潤要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你賺一百萬(確切的說是應納稅所得額),要給國家繳納25萬,但現在由于小型微利企業的不斷擴圍,2019年起,你們企業如果賺了一百萬,不需要繳納25萬所得稅了,只需要繳納5萬就行了,是不是優惠力度很大啊,看近兩年小型微利企業不斷擴圍的政策,以后是不是還要擴大啊,畢竟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的納稅人從年利潤3萬到年利潤300萬僅僅用了七八年時間。
“小小微”進化史
對符合下列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 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 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2010 年~2011 年【年應納稅所得額≤3 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依據:財稅〔2009〕133 號、財稅〔2011〕4 號。
2012 年~2013 年【年應納稅所得額≤6 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依據:財稅〔2011〕117號
2014 年~2015 年【年應納稅所得額≤10 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依據:財稅〔2014〕34號
2015 年~2017 年【年應納稅所得額≤20 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依據:財稅〔2015〕34號
2015 年 10 月~2017 年【20 萬元<年應納稅所得額≤30 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依據:財稅〔2015〕99 號
2017 年【年應納稅所得額≤50 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依據:財稅〔2017〕34號
2018年【年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依據:財稅〔2018〕77號
2019年—2021年,小型微利企業進一步擴圍,年應納稅所得額為300萬以下,分兩檔征收,100萬以內的部分,稅率5%,100萬至300萬的部分,10%征收,實際上就是超額累進。(依據國家**公告2019年第2號)
按照上圖的標準,舉個例子,甲企業2019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為240萬元,那么甲企業應納企業所得稅為100*0.05+140*0.1=19萬元,而不是240*0.1=24萬元。
好了,就說這么多,小規模納稅人、小微企業、小型微利企業這三者概念不同,但是也有很大的聯系。
拓展知識:
納稅標準
【法律分析】
1、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500元,不超過1455元的稅率為3%。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過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稅率為10%。
2、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過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稅率20%。
【法律依據】
《中華****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五條 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稅收征收管理工作。各地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的稅收征收管理范圍分別進行征收管理。地方各級****應當依法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稅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領導或者協調,支持稅務機關依法執行職務,依照法定稅率計算稅額,依法征收稅款。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支持、協助稅務機關依法執行職務。稅務機關依法執行職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
納稅標準
中-國納-稅標-準是-稅法。所有的稅-收都要依-法征-收,稅-務局依-法征-管,納稅人依-法納稅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16464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