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云(騰訊云服務器購買)
前沿拓展:
騰訊云
騰訊云自身肯定沒問題,容易**機一般是客戶配置的問題,建議找專業的服務器運維商(如護衛神)幫你檢查下。
文 / 一燈
出品 / 節點財經
進入炎熱的7月,云計算廠商之間的戰爭越來越激烈,就連辦會都要扎堆。
7月21日,2022百度世界大會吹響號角,明確智能云、智能駕駛為公司中長期增長曲線;7月20日,華為全球智慧金融峰會2022在新加坡打響,華為云再度得到重點推介,巧合的是,火山引擎也在這天召開“FORCE原動力大會”,并發布“云上增長新動力”Slogan。
7月13日,2022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之京東云峰會在北京舉行,同一日,阿里云在杭州拉開了2022阿里云合作伙伴大會的帷幕……
眼尖的人可能會發現:云市場爭奇斗艷,一派熱鬧景象,就連新手京東云都來搶風頭,為何獨獨缺了BATH四家中的騰訊?
是騰訊云太佛系了嗎?其實不然。
就在阿里云發表“堅持伙伴優先”主題演講的前一天,騰訊云也搞了個大動作。
7月12日,騰訊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宣布成立政企業務線,由集團副總裁**出任CEO,負責團隊管理和區域業務拓展。
圖源:騰訊云官微
這意味著,政務、工業、能源、文旅、農業等傳統業態將是騰訊云接下來的主攻方向,也是其自2013年開放云服務以來經歷的一次大轉向。
/ 01 /
騰訊云不能再等了
人口紅利趨弱、平臺巨頭內卷、反壟斷動真格,狂奔了二十多年的互聯網行業迎來降速慢行的重大拐點。
2020年初,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在接受采訪時提及,互聯網行業很難回到五年前的增長速度,傳統企業數字化里面有巨大的機會。
這與云計算同行們的觀點一致。近期,空降阿里云擔任銷售總裁的蔡英華一言蔽之:“互聯網爆炸式需求的高峰期已經過去了,它倒逼云廠商的價值獲取方向發生變化……有一個比較宏觀的目標,就叫數字化轉型。”
與此同時,政策注入“強心劑”:十四五規劃明確“數字經濟增值到2025年要占GDP達10%”、“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達45%”、“建成500個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等新指標,以及來自眾多央企國企的迫切數字化轉型需求……又給酣戰正濃的云計算廠商擘畫出一片新藍圖——政企業務。
根據賽迪顧問的統計,2021年,**政務云市場規模達到786.9億元,同比增長20.4%;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6年,**政務云市場規模將增長至2800億元,5年復合增長率接近27%。
數據明示這里的想象空間和成長潛力都非常誘人,但更誘人的是,相比B端的中小企業,政企賽道大咖云集,他們往往代表著更強的上云需求、付費能力和復購意愿。尤其在**籠罩的當下,凸顯政企客戶的牢靠性和穩定性。
都說“要在魚最多的地方釣魚”,此番被騰訊云委以重任的**,2021年5月加入騰訊,從履歷上看,是一位有過超18年政企數字化經驗的銷售干將,曾任德國軟件企業SAP**區總裁,推動過中德“工業4.0”和“**制造2025”的戰略對接。有銷售經驗,又熟諳**合作,似乎再合適不過。
問題是,騰訊云這時候加碼**還能趕上“窗口期”嗎?
從2011年底《國家電子政務“十二五”規劃》首次提出建設完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并推行“云計算服務優先”模式開始,**政務云市場歷經多年的培育和探索,市場格局基本定型。
IDC報告顯示,2020年**政務云基礎設施細分賽道,排名前三的廠商順序為:華為云、浪潮、紫光,對應市場份額分別為32.17%、25.44%、13.19%,三家共計切走“蛋糕”中的7成。
圖源:IDC報告
BAT中,只有阿里云榜上有名,市場份額為7.01%,騰訊云、百度智能云和其他分食剩下不足10%的殘羹,且相比友商們,騰訊云入局晚、體態微、聲量小,“頭啖湯”大概率是沒喝到。
不過,就像一句老話說的,遲到總好過缺席。只要去做,總還有希望。
/ 02 /
變陣,為盈利蓄力
一向佛系的騰訊云怎么也不淡定了?最直接的挑戰,便是來自業績和云計算市場的壓力。
互聯網業務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BAT們的日子都不好過。2021全年,騰訊增收不增利,扣除投資京東股權的視同處置收益約782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42.76%。
而對“鵝廠”來說,社交、游戲行業遭受“重錘”,“雙減”政策讓教育行業迅速冷卻,這些恰恰都是騰訊的現金牛業務,背負的“焦慮”真可謂亙長又沉重。
體現在財務上,2022年第一季度,騰訊營收同比僅微增0.01%,凈利潤則腰斬至234.13億元,相當于2018年同期段位。尋找新生命線線已是時不待我。
2010年,QQ空間引入“開心農場”,掀起“全民偷菜”熱潮,為了支持蜂涌而至的玩家,騰訊在當年成立了10多人組成的“云平臺部”,主要為網頁游戲開發者提供云基礎設,云思維初具。
2011年,騰訊開放門戶正式上線,騰訊云的雛形——開放云就此誕生,并在此后數年間,借助騰訊生態,從游戲到視頻直播,默默地生長,悄悄地壯大。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4年起,騰訊云成為僅次于阿里云的國內第二大云服務商,2017年的市場份額達到10.3%;到2019年,騰訊云營收超過170億元。
然而,跨入2020年后,囿于云市場競爭白熱化,后來者華為云步步緊逼,騰訊云的想法和座次,都發生了些許變化。
首先,從2020年起,騰訊不再單獨披露云業務收入,而是將其納入到金融科技和企業服務的業務范疇內。光大證券估計,騰訊云2020年營收為259.7億元,同比增長51%。若采用該基數,按照2021年騰訊云所在板塊的增速34%,營收將達到348億元。
2021年財報中,騰訊表示,“鑒于市場環境的變化,我們正重定IaaS及PaaS的發展重心,從單純追求收入增長,轉向以為客戶創造價值及實現高質量的增長為目標,并改善利潤率?!?/span>
言下之意,騰訊云不再“賠本賺吆喝”,未來將更看重服務的落地,追求財務健康和“造血”功能完善。
事實上,中信證券曾做過測算,2020年至2022年騰訊云毛利率仍將為負,分別為-14%、-7%和-7%。
無獨有偶,今年3月,騰訊修剪CSIG 事業群的消息在網上廣為流傳。據悉,CSIG下轄各支流都在裁,總裁員比例大概在20%-25%,高于騰訊裁員整體水平。
另一邊,其常年保持的“探花”地位也被競爭對手擠占。
根據國際**分析機構Gartner發布的報告,2021年,華為云以18%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二,騰訊云則掉到了第三;2022年一季度,華為云保持18%的市場份額不動,騰訊云則小幅縮水至15.7%,二者間的差距逐步顯現。
內外交困之下,騰訊云的盈利就顯得格外緊迫。升級組織結構勢在必行,政企業務線“出列”亦在情理之中。
/ 03 /
鏖戰政企,騰訊云遇到新難題
2018年9月30日,騰訊開啟了一場“決定未來20年命運”的大變革,全面擁抱產業互聯網,并組建了一個新的事業群——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將To B業務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今三年多過去了,騰訊交出了怎樣的答卷?根據騰訊公布的數據,2019年Q1-2022年Q1,騰訊to B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從218億元增長至428億元,占比從25.5%擴大到32%。
雖然進步肉眼可見,卻很難說是滿意的。畢竟,阿里云已經盈利,華為云也完成反超,騰訊云要想不掉隊,更多的機會恰恰來自正處在爆發前夜的政企市場。
目前角逐政務云的廠商可以分為四類,一是**電信、**移動、**聯通基礎電信企業;二是浪潮云、曙光云、華為云等傳統IT廠商;三是以騰訊云、阿里云、京東科技、金山云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四是太極軟件、神州數碼等系統集成商。
在這片風大浪急的海域中,“浪里白條”很多,三大**有得天獨厚的身份優勢,華為云有深厚的to B、to G基因,阿里云近年來重拳出擊,更在今年3月挖來華為前EBG**區總裁蔡英華,統領云全球銷售業務,騰訊云不僅僅是個“小角色”,還是個“慢性子”,直到去年才確定CSIG“扎根行業、深耕區域、提升效率”三大策略。
要想快速突破,降價往往是最直接的手段。
比如,2022年5月12日,財通證券發布《AI技術中臺項目》公開招標公告。中標結果是,百度以87.6萬元微弱優勢勝出,而另兩家中標候選人分別是騰訊云(94.9萬元)和火山引擎(87.9萬元)。
圖源:騰訊云官微
不難看出,價低者得,仍然是一條普適的博弈法則。在2022年一季度財報會上,騰訊現任執行董事、總裁劉熾平坦言:“云服務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有時候為了獲得更多的用戶,需要提供更大力度的價格折扣,更優質的定制服務,這些都可能導致利潤率的下降甚至是虧損?!?/span>
而該情形又與當前騰訊云“尋求高質量增長”目標矛盾。一方面,隨著人力成本、銷售成本走高,云計算企業獲客代價一年大過一年,導致盈利非常困難;另一方面,為了搶占市場,大家一再放低利潤“吃水線”。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2017年3月,騰訊云成功以0.01元中標預算達495萬元的廈門政務外網專有云平臺。
此舉一度引發阿里云的不滿。2017年10月云棲大會上,阿里云總裁胡曉明氣憤地稱,“今天在所有人都希望推動企業的發展成就一個行業的時候,馬化騰和他的團隊用1分錢的投標對行業進行了破壞?!?/span>
如何平衡可持續的商業利益與競爭驅動的關系,是騰訊云面臨的一道“關卡”。
再者,就政企數字化轉型,**部門、金融機構、大型制造企業作為需求的主力軍,出于政策合規、數據安全考慮,對公共云天然排斥,它們傾向于基于混合云、私有云設立項目,通過招標的方式獲得貼身定制化服務,又對騰訊云的產品研發能力、定制設計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前后端協同能力提出要求。
顯然,在“看上去很美”的政企領域,騰訊云還有更多的功課要做。
節點財經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財經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拓展知識:
騰訊云
騰訊云服務器 CVM(Cloud Virtual Machine)是騰訊云提供的可擴展的計算服務。使用 CVM 避免了使用傳統服務器時需要預估資源用量及前期投入,幫助您在短時間內快速啟動任意數量的云服務器并即時部署應用程序。
騰訊云 CVM 支持用戶自定義一切資源:CPU、內存、硬盤、網絡、安全等等,并可以在需求發生變化時輕松地調整它們。
騰訊云
云服務器(Cloud Virtual Machine )是高性能高穩定的云虛擬機,也叫云主機,計算容量大小可調,且它是基于互聯網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將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
騰訊云
你好!騰訊云-騰訊公司傾力打造的面向廣大企業和個人的公有云平臺;提供云服務器、云數據庫、云存儲和CDN等基礎云計算服務,以及提供游戲、視頻、移動應用等行業解決方案。
PS:以上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騰訊云
騰訊云有著深厚的基礎架構,并且有著多年對海量互聯網服務的經驗,不管是社交、游戲還是其他領域,都有多年的成熟產品來提**品服務。騰訊在云端完成重要部署,為開發者及企業提供云服務、云數據、云運營等整體一站式服務方案。
具體包括云服務器、云存儲、云數據庫和彈性web引擎等基礎云服務;騰訊云分析(MTA)、騰訊云推送(信鴿)等騰訊整體大數據能力;以及 QQ互聯、QQ空間、微云、微社區等云端鏈接社交體系。這些正是騰訊云可以提供給這個行業的差異化優勢,造就了可支持各種互聯網使用場景的高品質的騰訊云技術平臺。騰訊云,關聯后選購服務器,后期送代金券。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13464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