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杠桿公式(經營杠桿公式理解)
前沿拓展:
經營杠桿公式
經營杠桿系數DOL = (△EBIT / EBIT)/ (△Q / Q)————-定義公式
第一步:將定義公式變形:
經營杠桿系數DOL = (△EBIT / EBIT)•(Q / △Q)
第二步:寫出EBIT的計算公式
基期EBIT = (單價P -單位變動成本V)•Q - F
△EBIT = (單價P -單位變動成本V)•△Q
—-解析1:新增EBIT不再考慮固定成本,因為固定成本是不變的,固定成本均由基期的銷量承擔了,新增銷量引起的EBIT增加即為新增邊際貢獻,或者說是(單價P -單位變動成本V)•△Q;第二步:將EBIT、△EBIT帶入到變形公式中去:
DOL = 【(單價P -單位變動成本V)•△Q】•(Q / △Q) / (單價P -單位變動成本V)•Q- F
= (P -V)•Q / (P -V)•Q-F
= (P - V)•Q / (P - V)•Q – F
= 邊際貢獻 / (邊際貢獻 - F)
=邊際貢獻/利潤
#財務# #股市分析# #股票#
企業有兩種杠桿: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
經營杠桿:指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使得利潤變動率大于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
經營杠桿系數(DOL) = 經營利潤變動率 / 產銷業務量變動率
在求得經營杠桿系數以后,假定固定成本不變,即可用下列公式預測計劃期的經營利潤:
計劃期經營利潤 = 基期經營利潤 ×(1 + 產銷量變動率 × 經營杠桿系數)
財務杠桿又叫籌資杠桿或融資杠桿,是指由于固定債務利息和優先股股利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幅度大于經營利潤變動幅度的現象。
財務杠桿系數(DFL) = 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 / 經營利潤變動率
在知道財務杠桿系數以后,假定固定債務利息和優先股股利不變,即可用下列公式預測計劃期的每股收益:
計劃期每股收益 = 基期每股收益 ×(1 + 計劃期經營利潤變動率 × 財務杠桿系數)
由于,計劃期經營利潤變動率 = 基期經營利潤 × 產銷量變動率 × 經營杠桿系數
所以:
計劃期每股收益 = 基期每股收益 ×(1 + 產銷量變動率 × 經營杠桿系數 × 財務杠桿系數)
假設上市公司A,基期每股收益2元,基期經營利潤為100萬,計劃期產銷里變動率為-20%,經營杠桿系數1.2,財務杠桿系數1.5,則:
計劃期每股收益 = 2 ×(1 +(-20%) × 1.2 × 1.5)= 1.28
計劃期每股收益較基期每股收益下降了36%。
也就是說,在保持市盈率不變的情況下,如果A公司產銷量下降20%,那么股票價格應該下調36%。實際中,由于產銷量下降,公司成長性降低,市盈率也會下降,所以股票價格下降比36%還要多。
拓展知識:
經營杠桿公式
經營杠桿、財務杠桿、總杠桿公式:
1.經營杠桿系數=DOL=M/EBIT=M/(M-F)=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
經營杠桿放大了市場和生產等因素變化對利潤波動的影響。
降低途徑:提高單價和銷售量、降低固定成本和單位變動成本。
2.財務杠桿:由于固定資本成本(利息)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于息稅前。
3.財務杠桿系數DFL=EBIT/(EBIT-I)=基期息稅前利潤/利潤總額(稅前利潤)
財務杠桿系數越高,表明普通股收益的波動程度越大,財務風險也就越大
降低DFL途徑:降低債務水平,提高息稅前利潤。
4.總杠桿,是指由于固定經營成本和固定資本成本的存在,導致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于產銷業務量變動率的現象。
5.總杠桿系數DTL=DOL×DFL=M/(M-F-I)。
①固定資產比重較大的資本密集型企業,經營杠桿系數高,經營風險大,企業籌資主要依靠權益資本,以保持較小的財務杠桿系數和財務風險;
②變動成本比重較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經營杠桿系數低,經營風險小,企業籌資可以主要依靠債務資金,保持較大的財務杠桿系數和財務風險;
③在企業初創階段,產品市場占有率低,產銷業務量小,經營杠桿系數大,此時企業籌資主要依靠權益資本,在較低程度上使用財務杠桿;
④在企業擴張成熟期,產品市場占有率高,產銷業務量大,經營杠桿系數小,此時,企業資本結構中可擴大債務資金,在較高程度上使用財務杠桿。
杠桿效應包括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總杠桿三種形式。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10463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