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補償金個稅計算(一次性離職補償金個稅計算)
前沿拓展:
離職補償金個稅計算
法律分析: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一)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時,應納稅額:(每次收入-800)x20%
(二)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時1、應稅所得額在20000元以下時,應納稅額次收入x(1-20%)x20%
2、應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時,應納稅額每次收入x(1-20%)}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法律依據(jù):《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jīng)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chǎn)租賃所得;
(八)財產(chǎn)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guī)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之下,無論是企業(yè)還是勞動者都在“用力地活著”。即便這樣,明天和意外還是會隨時找上門來。
為了確保如果那一天真的到來時,大家不會被打懵,我將自己整整花了1周時間整理的可以獲取補償、賠償金的情形拿出來分享給大家。當然,大家最好一輩子都用不上才好!
提到補償、賠償,別看二者只差一個字,所包含的意義可是大有不同的!要想搞懂賠償、補償,我們先要弄清一個“三金”的基本概念。它們分別是補償金、賠償金、代通知金。

補償金:勞動者無過錯,企業(yè)不違法的前提下,企業(yè)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所需支付給勞動者的補償。
賠償金:企業(yè)采取違法的方式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所需支付給勞動者的補償,它是帶有懲罰意味的,所以叫賠償金。
代通知金:在遇到企業(yè)應提前一個月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情形時,企業(yè)沒有依法提前一個月通知的,就需要支付1個月工資作為代通知金。
弄明白“三金”的基本概念后,我們就分情形開始進入到今天的正文環(huán)節(jié),大家可以認真地閱讀哦~
勞動者、企業(yè)方協(xié)商解除或者勞動者單方解除(共4種)
企業(yè)方單方解除(共4種)
其他員工離職補償情形總覽(共11種)
了解完哪些情形會產(chǎn)生“三金”后,我們再來教教大家具體怎么算“三金”。在算“三金”之前,我們還要了解一個月平均工資的概念,因為它是我們核算“三金”的系數(shù)。
月平均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它是把工資、獎金、提成、津貼補貼等等收入都算在內的(但不包括年終獎哦)。如果月均工資高于當?shù)卦缕骄べY3倍及以上,則按照當?shù)卦缕骄べY3倍進行支付,同時最高年限不超過12年。

了解了月平均工資是怎么來的之后,我們就可以講“三金”怎么算的了:
1、補償金:就是我們常說的n。它的核算標準是1年算1個月,不滿半年按0.5算;滿半年不滿1年按1年算。假如我上一年的月均工資是3000,如果我工作了1年4個月,那么n就是1.5*3;如果工作了1年7個月,那么n就是2*3。
2、賠償金:就是我們常說的2n。n的算法和補償金一樣,同樣以半年為線。
3、代通知金:就是我們常說的n+1里的1。如果企業(yè)方在沒有違法行為的前提下,提前30日通知勞動者本人公司屆時將要與其解除勞動關系,那么這個+1的代通知金是可以不給的;如果企業(yè)方?jīng)]有提前通知,就需要額外支付勞動者這個1后,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最后再強調一點,法律所規(guī)定的補償金、賠償金、代通知金的種類無外乎n、n+、2n這三種情形,不存在2n+1這一說哦~
我想寫到這里,大家應該對于在什么情形下,是不是有補償金、賠償金、代通知金,如果有的話核算標準是什么應該有一定的了解了。對于本文中沒有涉及到的內容,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我們共同學習進步!
拓展知識: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九賢互聯(lián)網(wǎng)實用分享網(wǎng)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711447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