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房 個人所得稅
前沿拓展:
賣房 個人所得稅
一、賣房個人所得稅2021新政策
1、對于個人轉讓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在交易房屋的時候,免征個人所得稅。
2、對出售自有住房并擬在現住房出售1年內按市場價重新購房的納稅人,其出售住房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3、先以納稅保證金形式向主管稅務機關繳納,購房金額大于或等于原住房銷售額的,會全部退還納稅保證金,購房金額小于原住房銷售額的,會按照購房金額占原住房銷售額的比例退還納稅保證金,余額作為個人所得稅繳入國庫。
二、賣房個人所得稅是誰出
1、按國家相關部門規定,個人所得稅、營業稅及土地增值稅、教育附加費都是由賣方支付的,前二者是房屋賣出所產生,而賣方就是所得者,所以這些稅費由賣方承擔才是合理的。
2、對于稅費由誰交的問題,實際上國家有明文規定,全由買家交原則上說是不合理的,但實際上稅費與房價是相互關聯的,如果賣家交稅費,那么房價可能就高一些,買家交稅費,房價就相對低一些。
3、合同中約定由誰交稅費是符合民法上自治原則的,從這個角度講稅費由買家交也是合理的,所以也可以根據合同中的約定來決定誰交稅費。
三、賣房個人所得稅怎么算滿**唯一
1、滿**唯一是二手房市場里的一個簡單縮寫詞語,其中滿五指的是取得產權證的或契稅完稅證明的時間中最早的時間滿五年或超過五年。
2、不唯一則指的是業主在這個地區的范圍內,登記在國土局系統里得不止這一套房子。
3、稅費計算的前提除了知道年限和是否唯一外,還需要知道房產的性質,即房屋是普通住宅還是非普通住宅。
4、普通住宅必須同時滿足的條件有五層以上(含五層)的多高層住房,以及不足五層的老式公寓、新式里弄、舊式里弄等,單套建筑面積在140平方米以下等。
期待提升買房認知,關注“灣區的家”!

文|獻策
前幾天,在后臺收到了一些讀者朋友的留言,問了一些關于房產的稅收問題,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有關房子的各種稅。
我國與房地產行業相關的稅種有很多,從買房到賣房,從贈予到繼承……在任何一個持有環節都有可能被“稅”。
買房是我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不論我們有沒有能力買,都會是我們熱議的話題。下面我們就著重來說一下買房要交什么稅。
01
新 房
買賣房產的環節涉及的稅有:契稅、個人所得稅、增值稅及附加、印花稅及土地增值稅。
以房子的新舊又劃分為新房和二手房。新樓盤直接對外銷售的為新房,其它的均屬二手房。買二手房的稅費計算方式要比買新房的復雜得多。
購買新房時繳費非常簡單,你只需要記住一點:交契稅就可以了。
契稅是在房屋產權發生轉移時,由產權承受人繳納的一種稅。征收契稅的主要目的是保證房屋產權轉移的合法性,防止產權**,增加財政收入。
契稅有一個比較確定的稅率,具體由各省、市按照當地的實際情況確定。
以廣州為例,如果買房者購買的是首套房:面積小于或等于90平方米,則按成交價的1%征收;面積大于90平方米,則按成交價的1.5%征收。如果買房者購買的是第二套房,不論面積大小都按成交價的3%征收。
02
二 手 房
和購買新房相比,個人購買二手房要繳的稅比較多,共涉及三種稅:契稅、個人所得稅、增值稅及附加。要不要交后兩種稅、交多少,要根據房產證的持有年限及賣房者是否唯一房產來判斷,從而形成不同的征收方式。
房產個人所得稅是指房產在交易過程中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個人所得稅,只存在于二手房交易過程中,是由賣房者個人繳納的利得稅。
但在實際交易過程中,賣房者通常會以抬高房價的方法將稅費轉移給買房者。
同樣以廣州為例,如果賣房者持有房產5年或以上,且是其家庭名下唯一住房,免征個人所得稅;如果賣房者持有房產5年或以上,且并非其家庭名下唯一住房,又或者,房產不滿5年且是其名下唯一住房,均要征收成交價1%的個人所得稅。
上述為個人所得稅的一種征收方法,現在基本上都是使用這一種。另外一種是差額征收,就是以(賣出價-買入價)X20%來征收。這種方法價差很小的情況下會比較劃算。
增值稅及其附加包括增值稅和增值稅附加,增值稅是以房產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由賣房者承擔。
增值稅附加包括: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三種稅的總稱。
增值稅及附加的基準稅率為5.3%。
其中房產證持有滿5年的住房,免征(2改5后);不滿5年的,有兩種征收方法,一種是可以提供買入**的,以差額X5.3%來征收,另一種是以成交價的5.3%來征收。
房產的面積也會影響增值稅及附加的征收,當建筑面積大于或等于144平方米,同時套內面積也大于或等于120平方米時,不管是否滿5年,都需要征收增值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豪宅稅。
有一點是需要注意的,個人所得稅和增值稅及附加要求要有統一性,也就是說,如果按差額征收的話,兩者均要按差額征收;按全額征收的話,兩者均要按全額征收。
03
贈予 繼承
不僅買賣普通商品房交稅,買賣經濟適用房、共有產權房也要交稅。
購買商辦類住宅或非住宅時要交的稅就更多了,有:契稅、個人所得稅、增值稅及附加、印花稅、土地增值稅。
房子贈予他人也要交稅。
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國家可以免征個人所得稅,比如離婚時財產的分割,或直系親屬繼承。但契稅和印花稅是免不的。接受贈與的同時,被贈與人要交3%的契稅,除此之外,雙方還要按房屋價格的0.05%繳納印花稅。
繼承房產也要交稅。
房產繼承是當被繼承人**亡時,繼承人依遺囑取得其房產的所有權。
依照我國《繼承法》規定,法定繼承人繼承土地、房屋時,不收契稅;非法定繼承人根據遺囑承受**者土地、房屋時屬于贈予行為,應征收契稅。
目前,我國還沒有征收遺產稅,但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征收。
04
商 住 房
近些年來,商住房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由于其面積小,總價低,不限購,沒有購房(住宅)指標的人和小型創業公司都比較喜歡。
商住房不只適用于商業、辦公、也被一些年輕人作為一種過渡性住房。但事實上,商住房的購買成本遠比住宅要高得多。
首先,購買商住房要繳納的稅費種類比購買二手房要多,包括:契稅、個人所得稅、增值稅及附加、印花稅和土地增值稅。稅率也比二手房的高。其次,購買商住房的貸款年限最長不超10年,首付款不能低于50%,而且只能申請商業貸款。再次,水電也是商業性質。以上情況造成轉手會比較困難。
目前市場上住宅權屬的分類比較多,讓人疑惑。一個可以幫你正確識別公寓權屬的方法,就是看土地年限。如果一個公寓的使用年限是70年,那么在土地權屬上就是住宅產權,不是70年的則屬于非住宅產權,即商住房。
對比新房、二手房,購買商住房的繳費成本是最大的。而二手房的稅費組成又要比新房復雜,如果你怕麻煩,買新房是比較合適的選擇,因為手續簡單得多,首付也相對好計算。
本人認為,買房置業定要實地考察,了解各種稅收,權衡利弊,作出最優選擇。
以上全文,感謝閱讀!
THE END
如果上文對你有啟發,就請:關注+轉發,謝謝!
全網同名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709447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