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關于個人所得稅在哪里交,個人獨資企業納稅所得標準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企業的老板自己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1、自己開公司,老板員工都是自己,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只要是個人經營所得,也是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經營所得的個人所得稅是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根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3、(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4、(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5、(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6、(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7、(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8、(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9、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10、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11、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12、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準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并報全國**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都要交嗎
1、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都得交,企業所得稅的主體是企業,即企業收入獲得的利潤而要上繳的稅。個人所得稅是自然人應向**繳納的收入的一部分。例如,雇員的工資和股東的股息屬于個人收入。
2、個人所得稅是指分配到個人頭上的收入。哪些是個人收入?例如,雇員的工資和股東的股息屬于個人收入。
3、因此,個人收入是個人作為員工或股東的收入的一部分,企業的收入是整個業務過程中產生的收益利潤。
4、企業所得稅是指以生產經營所得為征稅對象,在中華****境內對企業(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及其他所得組織征收的所得稅。
5、企業稅的對象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收入或利潤。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包括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轉讓財產、股息、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贈與以及其他所得。
6、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是在中華****境內實行**經濟核算的國內企業或者其他組織,包括下列六類:
7、(6)其他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組織。
8、企業所得稅作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應當按照《中華****企業所得稅法》繳納企業所得稅。除個人獨資、合伙企業外。
9、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都是對企業的收入或利潤所繳納的稅款,它們都在收入領域調節著國家與企業或個人之間的分配關系。
10、第一條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征收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精神,根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法規,特制定本法規。
11、第二條本法規所稱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是指:(一)依照《中華****個人獨資企業法》和《中華****合伙企業法》登記成立的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二)依照《中華****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登記成立的獨資、合伙性質的私營企業;(三)依照《中華****律師法》登記成立的合伙制律師事務所;(四)經**有關部門依照法律法規批準成立的負無限責任和無限連帶責任的其他個人獨資、個人合伙性質的機構或組織。
12、第三條個人獨資企業以投資者為納稅義務人,合伙企業以每一個合伙人為納稅義務人(以下簡稱投資者)。
私營企業交個人所得稅嗎
1、法律分析:私營獨資企業是不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是繳納個人所得稅。根據規定,自2000年1月1日起,對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停止征收企業所得稅,其投資者的生產經營所得,比照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獨資企業,企業收入相當于個人收入,所以就是個人所得,目前全國有很多稅收洼地,可以節稅
2、法律依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私人企業交了企業所得稅之后,還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1、從“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的名稱就可以看出,這是兩種不同的所得稅。
2、企業所得稅是以企業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為征稅對象所征收的一種稅。征收方式:查帳征收,定率征收,定額征收。
3、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征收范圍:來源于**境內的應稅所得。(包括工資薪金,個體戶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等。)
4、對個人,不可能征企業所得稅,同理,對企業,也不可能再征個人所得稅。股東,因工資收入和分紅交納的個人所得稅,跟企業是沒有直接關系的,企業只不過是發行代扣代繳的義務。而企業的利潤,也無需再交個人所得稅。
5、根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6、第一條在**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7、在**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8、納稅年度,自公歷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9、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10、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11、根據《中華****企業所得稅法》:
12、第一條在中華****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依照本法的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適用本法。
13、第二條企業分為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
14、本法所稱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境內的企業。
15、本法所稱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境內,但在**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于**境內所得的企業。
16、第三條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于**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非居民企業在**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于**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17、非居民企業在**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于**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18、第四條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
19、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企業所得稅
20、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個人所得稅
關于個人所得稅在哪里交到此分享完畢,希望能幫助到您。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40301589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