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給大家聊聊關于個稅app專項扣除填完后,以及申報完怎么交稅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為什么有時候我們的個稅顯示要補稅
1、納稅人年度中間更換了工作單位,比如上半年在A公司上班,下半年在B公司上班,會重新計算那么適用稅率變小,所以要補稅。
2、有工資以外的收入,比如自媒體方面的收入,納稅人還有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各項收入加總后,導致綜合所得稅稅率變高。
3、計算失誤,比如因計算失誤、工作疏忽造成少繳或未繳稅款,也是需要補繳稅款的。
每個月都繳稅了但是最終結果顯示還需要補稅的原因常見是上面幾種,收入超過12萬元且補稅金額超過400元需要補稅。若是匯算結果顯示需要補稅,最簡單的就是在個人所得稅APP里面直接補繳,若是不補繳的話最終變成逃稅,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根據《中華****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可以不補稅的兩類人:年度匯算需補稅但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12萬元的納稅人;年度匯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納稅人。
大部分人都是可以辦理退稅的,少部分人可能需要補稅,若是顯示你需要補稅,不要煩躁,這從另一個層面反映出你年收入較高,或者是有多份收入,也挺不錯的。
申請退稅&匯算清繳主要通過個人所得稅APP來完成,直接在手機應用商店搜索下載安裝即可,安裝好后按照下面步驟**作:
登錄個人所得稅APP,點擊【我要辦稅】選項;
在【辦稅】界面點擊【綜合所得稅年度匯算】選項;
閱讀標準申報須知之后,點擊【我已閱讀并知曉】選項;
進入標準申報界面,點擊【下一步】;
在標準申報界面,按照實際情況在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填入相關金額,再點擊【下一步】;
進入標準申報界面,點擊【提交申報】;
需要注意的是,在申報之后,如果用戶需要繳稅,則點擊立即繳稅即可,逾期會有滯納金的,如果存在多繳稅款,點擊申請退稅即可,退的資金會進入個人綁定的銀行卡。
另外,申請退稅需要滿足以下任一條件:
1、上年度綜合所得全年收入額不足6萬,但平時預繳個人所得稅的;
2、上年度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扣除的;
3、因年中就業、退職或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導致前后稅收優惠政策不一致;
4、沒有任何受雇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通過匯算清繳辦理各項稅前扣除;
5、年中間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適用的預扣預繳率高于綜合所得適用稅率的;
6、預繳稅款時,未享受或未足額享受稅收優惠的;
7、有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捐贈支出,但預繳稅款時未辦理扣除等情形。
個人所得稅退稅公式:年度匯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年度已預繳稅額。當計算結果大于0,稅務局會退稅,計算結果小于0,需要補稅給稅務局。
個人所得稅需要補稅怎么**作
1、年度匯算清繳時,有些朋友可能需要自行補稅,但不知道該如何**作,那么個人所得稅需要補稅要怎么**作呢?一起來了解下補稅方法吧!
2、如果需要補稅,在個人所得稅APP里點擊“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按系統提示申報并補稅即可。如果已經申報過但未進行補稅,點擊個人所得稅APP底部的“辦稅”—“更正申報和作廢申報”—“已完成”,點擊進入詳情后,下拉點擊“立即繳稅”,添加銀行卡,選擇相應的繳稅方式完成支付即可。
3、如果有尚未填報的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在**作補稅前,要先在“首頁”-“常用業務”—“專項附加扣除信息”中填寫相關信息,以便于系統扣除相應的免征稅額。此外,年度匯算需補稅但綜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過12萬元的,年度匯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無需補稅。超過規定金額必須補稅,否則將面臨補繳稅款、追繳滯納金以及罰款的后果。
4、“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薄吨腥A****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條。
公司每月發工資都有扣稅,為什么在個人所得稅上還需要補稅
這主要是沒有搞清楚扣稅的規則。我們現在的個人所得稅申報納稅最終是以年度為單位的,而不是按月,每月只是預扣預繳。以免稅額度為例。全年免稅扣除額是60000元,平均到每個月就是5000元。每個月只能預扣稅額,第一個月免5000元,第二個月免10000元,以此類推,到第十二個月,扣除全額60000元。在此過程中,有些情況就會導致扣稅不準,從而會產生退稅和補稅的情況,最終要以年度匯算結果為準,多退少補。產生扣稅不準的原因如下:
第一、月工資收入不均衡。如果每月收入就是年平均收入,那么扣稅基本上是準的,年度匯算也會得出不用退稅也不用補稅的結果。反之,則扣稅會不準確,最終會得到需要退稅或補稅的結果。舉個例子。某位職工全年收入為18萬元,每月收入都是1.5萬元,每月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等合計為5000元,那么其每月應納稅所得額為5000元,每月預繳稅款為5000*10%-210=290元,全年預繳稅為3480元。全年綜合所得匯算時,如果各種情況不變,也可以得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18萬元-6萬元-5000元*12=60000元。適用稅率也是10%,全年應納稅=60000*10%-2520=3480元。最終還是不退不補的。
但如果每月收入不是全年平均收入,特別是相差比較大的情況,則每月預扣稅與全年應扣稅是不會相同的。比如,某位職工全年收入為18萬元,每月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等合計為5000元,但第1個月工資是7萬元,而其他月每月是1萬元,這樣我們可以計算出,其第一個月應納稅所得額=70000-5000-5000=60000元,按照適用稅率,可以得出該月需繳稅=60000*35%-7160=13840元;而其他11個月,則不需要再繳稅。這樣全年其預繳稅為13840元,而實際上,全年匯算就會得出,其實際應繳稅為3480元。這樣,就多繳了稅,可以退稅,退稅額為10000元。同樣的,月收入不均衡,有些時候也會造成需補稅情況。
個人所得稅申報怎么還要補稅
個人所得稅需要補稅的原因有多種,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納稅人在上一年度中有的稅沒有交清,需要在年終進行個人年度匯算清繳時補繳;
2、納稅人年度中間更換了工作單位或有工資以外的收入,導致綜合所得稅稅率變高,需要補繳稅款;
3、計算失誤、工作疏忽造成少繳或未繳稅款,也需要補繳稅款。
1、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包括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開業并領取營業執照的城鄉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及其他行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個人經**有關部門批準,取得營業執照,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活動取得的所得。其他個人從事個體工商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既個人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上述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取得的生產、經營有關的各項應稅所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指個人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包括個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
綜上所述,如果出現需要補繳個稅的情況要及時處理,否則個人的征信系數也受連帶影響,跟信用有關業務會有限制。
《中華****刑法》第二百零三條
【逃避追繳欠稅罪】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致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欠繳的稅款,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處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欠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處欠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40301588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