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個人所得稅算工資,知道個人所得稅怎么反算工資
大家好,感謝邀請,今天來為大家分享一下知道個人所得稅算工資,知道個人所得稅怎么反算工資的問題,以及和知道個人所得稅算工資,知道個人所得稅怎么反算工資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還不太明白的話,也沒有關系,因為接下來將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解決大家的問題,下面就開始吧!
知道個稅總額,算工資?
從個稅的數額僅能反推出應納稅所得,而應納稅所得是扣除社保及公積金個人繳費部分后的結果。而公積金繳費=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繳費基數是指上一年的平均收入,繳費比例取決于所在地區及單位實際采用的比例,故二者都未必能反推出準確的稅前收入。年扣稅6600,折合月扣稅550元,用9米計算器反推稅前不計社保繳費為6500元/月;公積金年交4000元,假定繳費比例為8%,反推出繳費基數為50000元,而實際收入通常應該高于此數字。請搜索9米計算器試用強大的反推功能。
已知個稅怎么計算收入
給你一份可以正反兩面計算個稅的表格。附件:個所稅正反計算.xls
工資個人所得稅計算怎么算
工資個人所得稅計算怎么算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按照國家規定,當我們的工資收入達到3500以上就要征收個人所得稅,那么工資個人所得稅計算怎么算?
工資是工錢的一種類型,工資即員工的薪資,工資可以分為底薪、傭金及額外津貼等。
工資定義
工資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規定、或行業規定、或根據與員工之間的約定,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工資可以以時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計算。在**,由用人單位承擔或者支付給員工的下列費用不屬于工資:(1)社會保險費;(2)勞動保護費;(3)福利費;(4)解除勞動關系時支付的一次性補償費;(5)計劃生育費用;(6)其他不屬于工資的費用。在政治經濟學中,工資本質上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工資是生產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數額的工資叫最低工資,工資也有稅前工資、稅后工資、獎勵工資等各種劃分。在政治經濟學中,資本本質上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
工資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正確叫法是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或者免征額)是指國家為了完善稅收體制,更好的進行稅制改革,而制定的稅收制度。2011年4月2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召開,個人所得稅免征額擬調至3500元。2011年6月中旬,調查顯示,48%的網民要求修改個稅免征額。2011年6月30號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并于2011年9月1日起施行。2011年7月初,國家**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劉佐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工資個人所得稅計算
1、月工資未超過3500元(包含3500元)是不用交稅的。這里所說的月工資是指扣除了社保和住房公積金后的金額。
2、月工資超過3500元,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3%至45%,分七個階段計稅。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3500)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3、舉個例子來說,A本月工資為2400元,未超過3500元,不用納稅。B本月工資為6000元,那么他應該納稅145元。
有法律問題可以點擊下方小程序咨詢專業律師↓↓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工資一樣稅不相同,玄機在這里
累計預扣法減少補退稅程序,既能夠準確地根據納稅人收入變動動態地預繳稅款,又可以實現綜合所得的計稅,平衡納稅人全年稅收負擔
累計預扣法不會影響納稅人全年應納稅額,也不會影響新個稅法減稅紅利的發揮
目前,已經有很多人都拿到了1月份和2月份工資。在欣喜地發現繳納個稅大幅減少的同時,有些人納悶了:倆月稅前工資明明一樣多,為何扣的稅卻不一樣?也有一些人會問:以后每月工資個稅都能像一二月份這么少嗎?為此,經濟日報記者專訪了財稅專家——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為大家解疑釋惑。
“根據新修訂的個稅法,工資薪金所得并非按照月為單位來計稅,而是以年為單位來計稅。并且,新個稅法規定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及特許權使用費四種收入綜合計稅。因此,原來代扣代繳方式顯然已無法適用新稅法的要求,需要由代扣代繳改變為預扣預繳?!崩钚窦t告訴記者。
李旭紅說,一個納稅人收入從年初到年末大多數是一個不斷增加的過程,有可能孤立地按月收入進行預扣預繳會造成匯算清繳時,匯繳的數額與預繳的數額相差較大,需要辦理補退稅,從而增加納稅人負擔。
因此,為了減少補退稅的程序,于是對于工資薪金的每月預扣預繳規定了累計預扣法。李旭紅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某職員2015年入職,2019年每月應發工資均為30000元,每月減除費用5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為4500元,享受子女教育、贍養老人兩項專項附加扣除共計2000元,假設沒有減免收入及減免稅額等情況。
以今年前3個月為例,應當按照以下方法計算各月應預扣預繳稅額:1月份:(30000-5000-4500-2000)×3%=555元;2月份:(30000×2-5000×2-4500×2-2000×2)×10%-2520-555=625元;3月份:(30000×3-5000×3-4500×3-2000×3)×10%-2520-555-625=1850元。
“上述計算結果表明,由于2月份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為37000元,已適用10%的稅率,因此2月份和3月份應預扣預繳稅款有所增加。”李旭紅說。
“因為原有的個人所得稅的工資薪金是以月為單位計稅的,因此,納稅人通常已經習慣了這種思維,在新稅法下則需要轉變這樣的思維方式。新稅法改為了以年為單位綜合計算綜合所得,因此,每個月工資薪金不再孤立地計算其稅額?!崩钚窦t說。
“累計預扣法典型的特點是綜合考慮,漸進式計稅既能夠準確地根據納稅人的收入變動動態地預繳稅款,又可以實現綜合所得計稅,平衡納稅人全年的稅收負擔?!崩钚窦t強調,實施累計預扣法,即使全年每個月收入是均等的,但是由于收入累計的漸進性,因此所適用的超額累進稅率也是漸進的,因此每個月繳納的稅額也是漸進的。
需要強調的是,累計預扣法不會影響納稅人全年應納稅額,也不會影響新個稅法減稅紅利發揮。這種辦法可以節省納稅人全年中前期的稅金,少占用納稅人的資金成本,使其獲得貨幣的時間價值。(經濟日報記者 董碧娟)
作者:董碧娟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3100756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