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摘要]
每個人都應該關注自己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了解繳稅的基數表可以讓你省下不少錢。接下來,將會從三個方面詳細闡述如何掌握個人所得稅繳納基數表。
1、了解個稅繳納基數是什么?
個稅繳納基數是根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所應該按照的年度總所得金額。該金額為取平均后的值。那么,怎樣計算個稅繳納基數呢?其實極其簡單:年度所得金額除以12個月,所得金額就是個稅繳納基數。
當然,這里所說的年度所得金額并不是指凈收入,還包括了各種收入。比如:工資、獎金、稿費、提成、勞務報酬、股票等等。
2、如何確定個人所得稅繳納基數?
比如某個人的年度總所得金額為20萬元,根據上文的計算方法,個稅繳納基數為20萬元÷12=16667元。理論上,繳稅越多,所得就會越少。如果你想減輕繳稅的負擔,可以考慮分散所得,比如年終獎可以分隔到每個月各成一份,或者將獎金部分用來購買商保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個稅繳納基數還有一種情況,比如某人的月薪為5000元,年終獎金為10000元,總年收入為7.4萬元,如果按照平均數計算,個稅繳納基數為(7.4萬元/12)=6167元。此時,因為本人收入不平衡,按照平均數計算不公平,導致個人所得稅較高,這種情況下,可以申請按照實際收入個稅繳納基數的方式繳納個稅,可以減輕自己的負擔。
3、如何通過個稅繳款的方式控制繳稅金額?
個人所得稅繳款可以采用兩種方式進行。一種是先扣除應當扣繳的稅款,將工資中扣除的稅款用于最終的個人所得稅繳納;另一種方式則是當繳納的稅款超過應當繳納的稅款時,可向稅務部門申請退稅。
而具體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呢?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個人所得稅繳納方式,以下總結了主要方式:
(1)勞務報酬所得:在領取勞務報酬時,可以直接扣除應當扣繳的個稅。
(2)個人經營所得:經營主體可以選擇按照實際利潤或者按照固定比例繳納。
(3)個人培訓教育所得:如果您是個人培訓教育的提供者,那么你需要交納20%的個人所得稅。
(4)股利、紅利所得:繳稅時間與繳稅方式不同,股息的分紅習慣是每年進行一次分紅,這就意味著納稅人可以選擇全年一次性繳納個稅。
(5)投資收益所得:對于金融機構的**投資,個人所得稅繳納比例較高。投資收益所得稅由投資者自行繳納,繳稅前需提供無息貸款證明。
總結:
了解個人所得稅繳款基數表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事情,通過個稅繳款,可以幫助我們掌握繳稅明細,讓自己省下更多的錢。對于年終獎的領取,也可以通過分散、劃分等方式來進行。在繳費的時候,我們可以應該選擇符合自己繳納情況的方式進行,從而完成個人所得稅的繳費工作。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30614521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