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按照一年總收入計算嗎(怎么根據年收入算個稅)
前沿拓展:
個稅按照一年總收入計算嗎
20萬年薪一年扣22940元個人所得稅。
我國對于不同年薪的工作者設有不同的收稅標準,而且我國稅收的起征點為5000元。個人所得稅的繳納可以分成綜合所得、經營所得來自以及利息類的所得,三種情路況的稅率各不相同。以綜合所得為例,20萬需要分為三萬六以內,三萬六到十四萬四千,十四萬四千到三十萬,根據相應的計算公式,年收入為20萬的工作者,每年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為2294藝陸交載管袁研帶0元。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比例。個人所得稅率是由溫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的,根據個人的收培農勢濟水入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收入達到繳納標準的公民應盡的義斯總務。因此大家千萬不能偷稅漏稅,偷稅漏稅會面臨非常嚴重的懲罰,收案愿巖聲兒眼趕迫止曲有些人因此進入監獄從而毀掉自己的人生。年薪是立球名妒液各眾堅宗年度固定工資。年度固定工資是經營者的“保底”收入,它不與企業業績掛鉤,而主要調見綠晚算根據經營者個人能力、社會消費水平和企業的經營難度等確定。因此年收入為20萬的工作者每月工資約為只16666元,而處于此區間內應繳納個人所得稅逐于為25%。根據計算公式可胡該富以得出最后的結果為22940元。《中華人民**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唱信壞科程圓院市驗員此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居源氣檢置圖齊包區首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林故穩協初室晚誰益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3月1日起,2021年度個稅匯算正式啟動,匯算時間至6月30日。隨著進程近半,不少居民都已通過個人所得稅APP或網頁端辦理了匯算申報。由于情況不一,有的人收到了真金白銀的退稅款,有的則需補繳相應稅費,年度匯算“查遺補漏,匯總收支,按年算賬,多退少補”的意義也正在于此。年終獎選擇哪種申報方式更劃算?之前繳過稅了為什么還要補稅?針對居民關注的熱點問題,稅務部門進行了詳細解答。
年終獎計稅哪個實惠選哪個
在2021年度個稅匯算中,納稅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單獨計稅和合并計稅中進行“二選一”。那么兩種計稅方式,如何選擇更實惠呢?
稅務部門表示,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時,可以查看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是否高于并入綜合所得的稅率,如果高的話,就選擇并入綜合所得,反之則選擇單獨計算。
為此,記者進行了一個簡易的算賬。
員工王先生在扣除三險一金和專項附加扣除后,月薪1萬元,年終獎3萬元。那么,如果年終獎單獨計稅,適用3%稅率,年終獎應納稅額為900元。而全年工資適用10%稅率,減去速算扣除數,最終為3480元。兩者相加,就是年度納稅額4380元。如果合并計稅,那么年薪12萬加上3萬年終獎,減去6萬起征點,適用10%稅率,再減去速算扣除數,全年納稅額為6480元。對王先生而言,年終獎合并計稅要比單獨計稅多繳2100元。
另一位張先生月薪6000元,年終獎10萬元。那么,如果單獨計稅,適用10%稅率,再減去速算扣除數,年終獎應納稅額為9790元。而全年工資適用3%稅率,應納稅額為360元。兩者相加,年度納稅額為10150元。如果合并計稅,全年納稅額適用10%稅率,為8680元。對張先生而言,年終獎合并計稅反而會節省1470元。
可以看到,不同情形中兩種計稅方式的納稅額有明顯差別。“最簡便的就是在個稅APP里兩種選擇都試一試,哪個實惠選哪個。”稅務部門表示。
住房貸款利息扣除只享一次
目前,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一共有七項,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和今年新加入的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
其中,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是納稅人本人或其配偶單獨或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其配偶購買**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稅務部門提醒,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經夫妻雙方約定,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如果是父母和子女共同購房,能否既由父母扣除,又由子女扣除呢?**是否定的。稅務部門表示,如主貸款人為子女的,由子女享受扣除;主貸款人為父母中一方的,由父母任一方享受扣除。
另外,住房租金扣除也有相應條件。納稅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而發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規定享受扣除政策。夫妻雙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夫妻雙方主要工作城市不相同的,且各自在其主要工作城市都沒有住房的,才可以分別扣除住房租金支出。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的專項附加扣除自2022年1月1日起實施,也就是說,在2021年度匯算中不能填報。
據介紹,專項附加扣除實行“申報即可享受、資料留存備查”的**模式。納稅人在申請退稅后,可關注個人所得稅APP消息提醒,及時接聽當地稅務所電話,按照要求補充相應材料。今年稅務部門推出優化服務新舉措,對“上有老下有小”和看病負擔較重的納稅人優先辦理退稅。
“該補不補”將被加收滯納金
之前都繳過稅了為什么還要補稅?辦理年度匯算時,不少人有此疑惑。這就要從年度匯算的機制說起。
居民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四項綜合所得,需要在平時已預繳稅款的基礎上“查遺補漏,匯總收支,按年算賬,多退少補”,這就是年度個稅匯算制度。這項制度使得一個納稅年度內同等收入水平的人稅負相同,促進分配公平,是國際通行做法。
一般來說,納稅人除工資薪金外,還有其他三項所得的,各項收入加總后導致適用的稅率高于預繳時的稅率,就會產生補稅。例如,去年小劉除了工資薪金外,還曾經收到過多筆稿費,分別按照不同稅率繳過稅,但是到了年度個稅匯算,一個納稅年度內的總收入合并計算后適用稅率高于預扣預繳階段稅率,因此需要補稅數百元。辦理年度匯算有補有退都是正常情況。
作為一種補充性養老金制度,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受到較多關注。年金在計算個稅時可以扣除嗎?對此,稅務部門表示,按照相關文件規定,年金個人繳費部分,在不超過本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4%標準內的部分,暫從個人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超過相關政策規定標準的部分則應并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所得,依法計征個稅。當個人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領取年金時,符合政策規定的,不并入綜合所得,全額單獨計算應納稅款。
稅務部門提示廣大納稅人,距年度匯算截止日期還有約兩個月,納稅人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辦理。同時,不要輕信網上各類“退稅秘笈”,務必如實填報年度匯算相關退稅數據。年度匯算需補稅的納稅人,匯算期結束后未申報并足額補繳稅款,稅務機關將依法加收滯納金,并在其《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中予以標注。
拓展知識:
個稅按照一年總收入計算嗎
個人所得稅是按月收入還是年收入計算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接下來由我為大家整理出個人所得稅是按月收入還是年收入計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個人所得稅是按月收入還是年收入計算
按月,每月的’起征點為5000元,專項附加扣除每月也有相應的額度。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
個人所得稅計算明細=(稅前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速算扣除數:
1、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0元:
稅率:3%;速算扣除數(元):0。
2、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000元至12000元:
稅率:10%;速算扣除數(元):210。
3、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
稅率:20%;速算扣除數(元):1410。
4、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5000元至35000元:
稅率:25%;速算扣除數(元):2660。
5、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
稅率:30%;速算扣除數(元):4410。
6、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
稅率:35%;速算扣除數(元):7160。
7、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80000元:
稅率:45%;速算扣除數(元):15160。
;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202516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