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一覽表(煙臺保險公司一覽表)
前沿拓展:
保險公司一覽表
C
中華保險研究所結合前期研究,不斷優化完善保險業發展基礎數據庫,以2019年12月31日為基準,對在華經營業務的188家保險公司(包括全部保險集團公司、財產險公司、人身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進行了定價研究。
**保險公司市場價值排行榜:基于ICPM定價模型
中華保險研究所根據大數據和企業定價模型,綜合考慮保險公司的公司綜合實力、財務狀況、經營管理水平、競爭優勢、盈利能力、盈利模式、發展潛力、產品影響力、品牌影響力、科技創新能力、償付能力、公司治理水平和成長性等因素,對影響保險公司市場價值的因素進行顯著性檢驗,沿用ICPM定價模型(Insurance Company Pricing Model,動態非線性一般均衡定價模型),得到**保險公司市場價值排行榜。具體而言,依影響程度不同,模型會根據經營、財務、市場、償付能力和服務等方面共40多個指標(含重要指標和參考指標)定價,并依市場情況動態調整,盡量做到最優。排行榜中保險公司的市場價值只作為學術探討,不作為商業用途。
**保險公司市場價值排行榜(2020年9月)
說明:安邦系保險公司、**信保、長江財險、華匯人壽和大家集團及旗下公司均未披露2019年年度信息,故未納入本次研究。
數據來源:各保險公司**息披露,中華保險研究所。
ICPM模型定價及保險公司價值排行榜的特點
第一,全面性。本排行榜基本覆蓋了**境內全部保險公司,包括保險集團公司、內外資財險公司、內外資人身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排行榜以一種較為簡潔、直觀的方式幫助各類機構、大眾快速了解保險行業各公司發展狀況以及行業中的相對地位。各家公司可對自身綜合實力進行自我評估與**,也可以同經營模式類似的公司進行比較,還可以在全行業范圍內與經營模式差異較大的公司進行比較。
第二,普適性。ICPM定價模型能夠給各類保險公司定價,反映了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內在規律。雖然各類保險公司所處發展階段或業務模式各不相同,且公司內外部環境和經營績效在不斷變化之中,但仍能通過計算各公司市場價值,將各類保險公司進行統一排名比較。
第三,實用性。一是隨著保險行業快速發展,定價可以作為股權交易、引戰上市估值的理論參考。二是對于監管機構而言,也許需要了解行業中除了保費收入、凈利潤等財務指標之外的公司狀況,尤其是反映綜合實力、綜合競爭力和綜合影響力的市場價值信息,本排行榜或可作為監管機構進行分類監管的參考信息。三是本排行榜可作為國內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研究公司定價,尤其是保險公司定價的參考。
第四,價值性。本排行榜是第一個以價值為導向而非利潤導向的排行體系,整個評估模型的核心就是保險公司的價值,也就是企業的經濟價值,不僅僅是財務價值,這個特點對于保險科技不斷涌現的今天尤其重要。圍繞這個核心點,本研究劃分為價值創造、價值體現和成長性等三個主要緯度。表現在排行榜上,凈利潤最大的企業也未必市場價值最大,虧損最大的企業也未必是價值最小的。
第五,服務性。本排行榜可為保險消費者選擇承保人提供參考。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價值是選擇承保人的參考之一而不是全部,一些經營有特色、服務有保障、視客戶為上帝的中小保險公司,雖然市場價值未必很大,但也值得保險消費者信賴。
排行榜的啟示
1.保險業是典型的規模經濟行業,保險公司市場價值與規模高度正相關,在不同發展階段決定公司市場價值的因素不盡相同
保險業是典型的規模經濟行業,除保險集團公司外,榜單中前六大保險公司價值總和占了所有保險公司價值總和的55.3%。規模大的保險公司由于成本分攤和控制,大多效益良好,規模小的保險公司大多虧損或在盈虧邊緣;而效益越好,溢價就越多。此外,榜單還反映出整個保險市場的頭部效應愈發明顯,市值處于高位的龍頭公司近年來多處于良性發展,資本聚集優勢突出。
對于市場領先的保險公司而言,規模和利潤無疑是影響市場價值的最顯著因素,但對于快速發展或剛剛起步的保險公司而言,保險牌照價值、股東實力、經營投入、品牌、管理等因素對公司市場影響影響非常顯著。因此,在排行榜中排名靠后的很多公司盡管面臨經營困境和連續虧損,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場價值。因此,對于開展業務不久的中小型保險公司,其市場價值的積累和體現仍需要一段較長時間的發展,現在多處于排行榜的靠后位置。
2.市場價值是保險公司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且保險集團的市場價值不一定高于其子公司的市場價值
市場價值是保險公司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雖然保費規模和凈利潤是兩個顯著性比較靠前的因素,但無法較為準確地反映保險公司的真實價值。一個企業的市場價值是行業地位、綜合競爭力、社會影響力、盈利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都可能對其市場價值造成影響。因此,只有認真研究價值創造,不斷加強管理,做大做精主業,全面提升綜合實力,以價值最大化作為經營目標,才能為客戶、為股東、為員工、為行業和為國家創造價值。
保險集團對于保險子公司,大多為部分持股而非100%控股,因此,保險集團的市場價值通常小于其子公司市場價值之和,甚至保險集團公司的市場價值不一定比其某個子公司高,如**人壽、太平人壽的市場價值都較集團公司高。
3.控制成本、做大保費規模,同時加強公司治理是保險公司價值化經營的主要方向
對于大部分在榜單中排名靠前的公司,其成本管控水平都優于市場平均水平,保費收入規模大、保費增速也較快。成本管控受到市場競爭狀況、規模效應、管理水平等因素影響,保險公司應通過精細化管理控制成本不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同時全力提高保費增速,做到規模與效益兩手抓。此外,排名靠前的公司,其治理大都比較規范,負面消息較少。良好的運營管理可以助力公司進入保費增長較快、盈利能力較好的良性循環,監管從嚴情況下的經營波動也會較小。
本文源自中華保險研究所
拓展知識:
保險公司一覽表
本文為「尹娜」的第 226 篇原創
知乎有這樣一個帖子:
**保險這幾年正是蓬勃發展的道路上,但是具體的保險公司排行榜個誰又知道呢?買保險
其實我最想知道的是所謂的十大保險各自的優點是什么?
保險行業的競爭越來越充分,各家保險公司在激烈競爭中會打造差異化優勢,所以“前十大”的評判維度也會越來越多,從不同維度來梳理下,一家之言,權當討論素材吧。
一、**十大保險公司排名
1、進入世界500強的11家**保險公司
要說對公司的綜合評價,還是《財富》的世界500強排名比較權威。入選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的**保險機構共有11家。其中,中再是再保險,主要跟保險公司做生意,咱老百姓接觸不到。
分別為**平安、**人壽、**人保、**太保、友邦保險、泰康保險、**太平、國泰金融控股、富邦金融控股、新華人壽和**再保險集團。
除了這些以**保險公司身份入圍世界500強的保險公司,**還有一部分保險公司是國外的世界500強保險公司在華的合資公司——比如,或是**其他行業世界500強公司的子公司,如下:
這些世界500強名單里的保險公司,都是最偉大的公司之一,全世界大部分的保險業務都是他們來做的,給全球很多公司、個人提供了財產、人身保障。
2、保費規模前十大
大部分時候我們所說的“前十大”,其實是按保費規模來看的。有人說壽險領域**人壽一家獨大,其實也沒那么獨大,老二平安的差距并不大,老二老三加起來比老大還要多些。
北京保險學會副會長王緒瑾教授在我寫的《保險應該這樣買》的推薦序中這樣說:“保險市場已經從寡頭壟斷型向壟斷競爭型轉變”。
這是好事兒,市場競爭越激烈,我們老百姓越受益——保障力度、性價比、服務都會越來越好。
3、償付能力前十大
償付能力是衡量保險公司“賠付能力”的指標,償付能力充足率=實際資本/最低資本,按照監管要求,這個數值不能低于100%。保險公司每個季度都要向監管報告償付能力情況。
保險公司從大的類別上看,分為人身險和財產險公司。我們老百姓投保,主要是人身險,特別是壽險公司。2020年償付能力充足率排名前10的壽險公司如下圖,其中并沒有國壽、平安、泰康這些大公司。
其實看償付能力前十大的保險公司并沒有太大意義,因為償付能力充足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大部分保險公司會把這個數值維持在120%-200%,以在監管風險評級考核中獲得高分,同時又保證資金運用到位。
我們保險行業目前執行的償二代監管體系中對最低資本的要求,已經是非常審慎的,高于120%的保險公司償債能力都很穩妥。我們買保險時選擇償付能力充足率達標的公司即可。
4、經營歷史前十大
我國成立時間最久的保險公司,是**太平,前身是成立于1929年的太平水火保險。
建國后成立的第一家保險公司是****保險,成立于1949年10月20日;1999年****保險公司分拆為現在的人保、國壽、中再三家保險公司。
成立最早的民營保險公司是**平安,借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從深圳發展起來,形成全國性的大型民營保險集團。
進入**最早的外資公司是友邦保險,1992年進入**,自稱是“回到”上海(友邦保險的前身史帶保險成立于上海,后在抗戰期間遷回美國)。同時友邦將**人制度引入了**,開啟了**保險營銷的新時代。
**的保險行業發展歷史比較短,世界發達國家的老牌保險公司一般都經營了兩三百年。這些公司經歷了多次理賠高峰,積累了更多經驗,在很多方面都是國內保險公司學習的對象。
其中有些世界性老牌保險公司,在**加入WTO、放開保險行業時,進入**,和國內大型企業集團合資設立保險公司,把他們先進的保險服務模式、理念都帶到了**。比如:
***說“老百姓是最講實惠的”,站在消費者角度,只有當保險公司的排名或名氣能給我們帶來實惠時,才愿意為它買單,否則不就成了韭菜?
二、各家保險公司服務上的優點
1、經營網絡
國壽和平安這兩家的分支機構、經營網點是全國最多的,他們是**人最熟悉的保險公司,也為全國保險市場的發展做出了最大貢獻。如果不是這么多平鋪到全國各地的網點,可能很多三四線甚至農村地區的老百姓都享受不到保險服務。
和銀行網點一樣,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實體網點多的優勢被削弱了。網絡銷售保險、網上辦理理賠等服務方式,讓老百姓有了更多選擇。
2、增值服務
現在大部分保險公司都針對重疾提供綠色通道服務,幫助被保險人安排專家號、住院床位、專家手術。其中友邦人壽的綠通服務雖然2020年才推出,但是寫進重疾險合同,非??孔V。
中英人壽的綠通服務不僅針對重疾,日常小病也可以用。長期險保費超過1萬元,每年有3次日常幫助掛專家號的服務,有1次陪診服務,這在其他公司是給年交幾十萬保費的客戶提供的VIP服務。
同方全球人壽、工銀安盛人壽有“重疾先賠”服務,針對50萬保額以下的客戶,在出院之前就把重疾理賠金先行賠付給客戶了。這在其他公司,都是需要出院后,有了住院病歷才能理賠的。
大部分保司的重疾綠通都是免費的,但平安的每年要收199元費用,不太合適。
3、核保服務
第一,預核保服務。
很多人擔心投保時被保險公司拒保、延期,會留下記錄,對以后投保產生不良影響。有些保司推出預核保服務,在投保之前先把體檢和病歷資料發給保險公司,由核保老師給出核保結論參考,對結論滿意再投保。
比如中英人壽、中意人壽、同方全球、利安人壽……這些公司都有預核保服務。
明亞保險經紀開發的“核保前置”系統對接了15家保險公司,類似招投標系統,可以同時向幾家保險公司申請預核保。
第二,核保復議服務。
有些客戶有結節、肥胖等問題,導致投保重疾險時被除外、加費。如果以后體重恢復正常了,被加的費還能取消嗎?對不起,大部分公司都不行。但也有幾家公司可以。
比如中意人壽、同方全球人壽、瑞泰人壽等,如果后面減肥成功,體重正常了,是可以再次申請核保,取消加費的。
比如中意人壽這個案例:
客戶于2020年5月投保50萬保額重疾險,因有肺微小結節、甲狀腺結節,除外甲狀腺癌、肺癌承保。
2021年8月24日,客戶最新的體檢報告中已經沒有了肺結節,遞交體檢報告復議成功,公司審核后,將肺部惡性腫瘤(包括原位癌)納入保障范圍。
4、養老社區服務
人口老齡化形勢越辣越嚴峻,做養老社區的保險公司也多起來了。從泰康人壽的一枝獨秀,到現在數十家保險公司各有優勢。
泰康人壽的泰康之家、**人壽的國壽嘉園、太平人壽的梧桐人家、新華人壽的新華家園、恒大人壽的恒大養生谷、復星保德信的星堡、光大永明人壽的光大養老、陽光人壽的頤康之家、大家保險的首厚大家,都已經開業入住。
對接養老社區的保險產品也越來越豐富,從過去需要在“對接養老社區”和“高性價比”兩者中二選一,到現在可以二者兼顧。
三、各家公司產品的優點
其實我們買保險,首先應該關注的并不是保險公司,而是保險合同。再大的保險公司也不是慈善機構,不會因為我們是客戶就什么都管。只有合同里白紙黑字寫的,才是我們有保障的權益。
1、重疾險
從保障力度來看,排在一線的是中意人壽、中英人壽、工銀安盛人壽的重疾險產品,重疾不分組、多次賠付,并且不限制“同一疾病原因導致的兩種重疾只賠1次”。
在醫學技術快速進步、很多重疾都能治愈或長期帶病生存的背景下,不分組多次賠付的重疾險有更強的保障力度。
而**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泰康人壽、友邦人壽的重疾險,多為只賠付1次重疾的產品,或是分組多次賠付的產品,缺乏對第二次重疾的保障,或是賠付條件較為嚴苛。
從保費性價比來看,排在一線的是信泰人壽、昆侖健康、百年人壽、復星聯合、國富人壽等這些主做線上渠道的民營保險公司,保障力度可能不是最優,但保費較低,通過篩選身體條件較好的人群、減少服務成本等方式,降低保費。
如果對服務有要求,同時又希望兼顧保障責任和性價比,那么中意人壽、中英人壽、工銀安盛人壽、同方全球人壽等合資品牌更有優勢。
**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友邦人壽等的重疾險保費一般偏高,更適合,對保費不敏感、但對品牌知名度極為敏感的人群。
2、年金險
先看養老金保險,作為對老年階段現金流的保障,我們應該特別關注養老金的確定性。而泰康人壽、友邦人壽都主打分紅型產品,選擇時不應過度關注分紅。
同樣保費投入,退休后領取的養老金越多,養老金保險的保障力度越強。排在一線的是光大永明、中荷人壽、橫琴人壽、復星保德信等。
再看教育金保險,作為對孩子教育權的保障,教育金的利益確定性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平安、**人壽目前的年金保險都是5年快返型產品,需要依托附加的**賬戶來對接孩子的高等教育費用,而**賬戶的結算利率受到市場利率下行影響,選擇時應主要關注保證結算利率。
同樣保費投入,孩子上大學時能領取的教育金越多,教育金保險的保障力度越強。排在一線的是恒安標準、信美相互、天安人壽的教育金產品,信泰人壽、橫琴人壽、愛心人壽的增額壽用來做教育金也很有優勢,并且更靈活。
3、醫療險
先看普通醫療險(百萬醫療險),大部分都是短期險,交一年保一年,監管不允許“保證續?!保再徺I時應選擇保費盤子大、客戶數量多的保險公司,盤子越大的公司,產品穩定性越好。國壽、平安、泰康,這幾家的醫療險都值得選擇。
特別是平安e生保百萬醫療險有6年、20年保證續保的版本,如果身體條件允許,買這種更踏實。
再看高端醫療險,保險公司的服務能力是重點考察因素。只看國內,Bupa、MSH、安盛、招商信諾、友邦、平安的醫療網絡和服務響應水平都很好。如果要鏈接全球醫療資源,Bupa、MSH、安盛、信諾這幾家在全世界范圍內經營的公司會有更好的協調能力。
從產品性價比來看,復星聯合的高端醫療險保費偏低,但服務水平確實不如上面幾家公司。
你看,不同類型的保險,有優勢的公司是不一樣的,沒有哪家公司是全能型選手。所以如果要做家庭保障的全面規劃,只找一家保險公司看是不夠的。
– The End –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201513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