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稅費怎么計算(進出口稅怎么算)
前沿拓展:
出口稅費怎么計算
A,C
流轉稅類之關稅
營業稅自2016年5月改征增值稅后取消。農牧業稅自2000年農村稅費改革后,也暫停征收,2006年1月1日《農業稅條例》廢止,標志著農牧業稅全面取消。
關稅:顧名思義是過關征收。對進出國境的貨物、物品由**設置的海關統一征收的稅收,包括進口關稅和出口關稅。
我國對進出口關稅予以減免。減免類型分為三類:一類是法定減免;二是特定減免;三是臨時減免。
我國關稅的基本計稅方法主要為從量和從價。進口關稅=關稅完稅價格×稅率,關稅完稅價格包括三部分:貨物的貨價,運抵輸入地點起卸前的運輸及相關費用,保險費。其計算方法分為下列幾類
從價關稅的計算方法。 關稅是按進出口貨物的價格為標準計征關稅。這里的價格不是指成交價格,而是指進出口商品的完稅價格。因此,按從價稅計算關稅,首先要確定貨物的完稅價格。從價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稅額=應稅進出口貨物數量×單位完稅價格×適用稅率 2.從量關稅的商品計算方法。 從量關稅是依據商品的數量、重量、容量、長度和面積等計量單位為標準來征收關稅的。它的特點是不因商品價格的漲落而改變稅額,計算比較簡單。從量關稅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關稅單位稅額 3.復合關稅的計算方法。 復合稅亦稱混合稅。它是對進口商品既征從量關稅又征從價關稅的一種辦法。一般以從量為主,再加征從價稅。混合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關稅單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單位完稅價格×適用稅率 4.滑準關稅的計算方法。 滑準稅是指關稅的稅率隨著進口商品價格的變動而反方向變動的一種稅率形式,即價格越高,稅率越低,稅率為比例稅率。因此,實行滑準稅率,進口商品應納關稅稅額的計算方法,與從價稅的計算方法相同。
每一個稅種其應納稅額的計算都有些復雜,沒有一定的財務知識和稅務知識是難以核算準確。企業管理者、財務人員要根據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確定企業要繳納哪些稅種。
流轉稅類已全部分享完畢。下期分享資源稅類。
拓展知識:
出口稅費怎么計算
如下所列計算方法是根據《中華****關稅條例》、《中華****增值稅暫行條例》及《中華****消費稅暫行條例》編制的。 為便于使用,現將有關問題說明如下:一、所稱進口稅包括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簡稱增值稅)、進口環節消費稅(簡稱消費稅),其中消費稅僅對少數商品征收;出口稅只含出口關稅一項。二、關稅稅率分為優惠關稅稅率和普通關稅稅率。凡原產地屬于與我國簽定有貿易協定的國家商品,其進口關稅稅率,使用優惠關稅稅率,否則使用普通關稅稅率。三、稅款計算公式進口關稅稅額=到岸價格×進口關稅稅率出口關稅稅額=(離岸價格/(1+出口稅稅率))×出口關稅稅率增值稅稅額=(到岸價+進口關稅額+消費稅額)×增值稅稅率從價消費稅稅額=(( 到岸價+關稅額)/(1-消費稅稅率))×消費稅稅率從量消費稅稅額=應征消費稅的商品數量×消費稅單位稅額其中,從量消費稅商品計量單位的換算標準(按體積凈重計)如下:啤酒1噸=988升黃酒1噸=962升汽油1噸=1388升柴油1噸=1176升進口稅額=進口關稅+增值稅+消費稅=(進口關稅率+消費稅率+增值稅率+進口關稅率×增值稅率)/(1-消費稅稅率)×到岸價=常數×到岸價四、為便于計算進口稅額,本書編制了《進口稅計稅系數表》,其使用方法舉例如下:(一)“系數表1”適用于應征消費稅稅率不為0稅率的商品。鑒于此類商品法定增值稅率均為17%,因此在本書中查出該商品的關稅稅率和消費稅稅率后,在“表1”內找出這兩個稅率交叉欄內的常數,用進口貨物的到岸價乘以該常數,即為應納進口稅額。例如,進口煙草制的卷煙,到岸價格為10000元**幣,優惠關稅稅率為150%,消費稅稅率為45%,增值稅稅率為17%,查“表1”內關稅“150”一欄及消費稅“45”一欄交叉處,即為它的常數�4.3182。�用到岸價格乘以該常數,即10000×4.3182=43182,為上述卷煙應納進口稅額。(二)“系數表2”適用于消費稅稅率不為0的進口商品。首先在本書中查出該商品的關稅稅率和增值稅稅率,然后在“表2”內找出這兩個稅率的交叉欄內的常數,用進口貨物的到岸價乘以該常數即為應納進口稅額。例如,進口玻璃制**片,其到岸價格為10000元**幣,優惠關稅稅率為50%,增值稅稅率為17%,然后,查“表2”關稅“50”一欄及增值稅“17”一欄交叉處,即為它的常數�0.7550。�用到岸價格乘以該常數,即10000×0.7550=7550,為上述進口玻璃制**片應納進口稅額。五、對適用于暫定稅率的商品,關稅稅率應用暫定關稅稅率。
出口稅費怎么計算
關稅:進口關稅的稅則、稅率設置、計征方法的相關規定
出口稅費怎么計算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201513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