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價稅率計算公式(稅后單價怎么計算公式)
前沿拓展:
機械一次循環的正常延續時間=循環各組成部分正常延續時間之和-交疊時間
機械純工作1小時工作次數=3600秒/一次循環的正常延續時間。機械純工作1小時正常生產率=機械純工作1小時正常循環次數*一次循環生產的產品數量。
機械時間利用率=機械在一個工作班內的純工作時間/一個工作班延續時間。
施工機械臺班產量定額=機械1小時純工作正常生產率*工作班純工作時間=機械1小時純工作正常生產率*工作班延續時間*機械時間利用系數。
施工機械時間定額=1/機械臺班產量定額指標。
人工日工資單價是指施工企業平均技術熟練程度的生產工人的每工作日按規定從事施工企業應得的日工資總額。
人工日工資單價包括:1、計時工資或計件工資。2、獎金。3、津貼補貼。4、特殊條件下支付的工資。津貼補貼包括:流動施工補貼、特殊地區施工津貼、高寒高溫作業臨時津貼、高空津貼。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包括:因病、事假、工傷、產假、計劃生育假、婚喪假、探親假、定期休假、停工學習、執行國家或社會義務。
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日=(全年日歷日-法定節假日)/12。
日工資單價=【生產工人平均月工資(計時工資或計件工資)+平均月(獎金+津貼補貼+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日。
影響人工日工資單價的因素:1、社會平均工資水平。2、消費價格指數。3、人工日工資單價的組成部分。4、勞動力市場供需變化。5、**推行的社會保障和福利政策。
材料單價是指建筑材料從其來源地運到施工工地倉庫,直至出庫形成的綜合平均單價。
材料原價是指國內采購材料的出廠價格,國外采購材料抵達賣方邊境、港口或車站并繳納完各種手續費、稅費(不含增值稅))后形成的價格。若材料供應價格為含稅價格,則材料原價應以購進貨物適用的稅率(13%或者9%)或者征收稅(3%)扣除增值稅進項稅額。
材料運雜費是指國內采購材料自來源地,國外采購材料自到岸港口運至工地倉庫或指定堆放點所產生的費用(不含增值稅)。
運輸損耗是指在材料的運輸過程中應考慮一定的場外運輸損耗費用,這是指材料在運輸裝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損耗。
運輸損耗=(材料原價+運雜費)*運輸損耗率。
采購及保管費是指組織材料采購、供應及保管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包含保管費、采購費、倉儲費、倉儲損耗。
采購及保管費=材料運到工地倉庫價格*采購及保管費費率=(材料原價+運雜費+運輸損耗費)*采購及保管費費率。
材料單價=【(供應價格+運雜費)*(1+運輸損耗率)】*(1*采購及保管費率)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201513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