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十年內不延遲退休(人社部專家稱延遲退休只是討論十年內不太可能)
前沿拓展:
2022年延遲退休已經有新動作了,今年一季度的2月底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的通知》,其中關于60后、70后最關注的延遲退休,給出了明確回應,說到會在十四五期間“穩妥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如下:
有網友提問,既然已經從這么高的層面提出、那么會在今年年底之前啟動嗎?首先科普一下什么叫做十四五期間?是指的國家的第14個五年規劃,周期是2021年~2025年,現在已經是“第二年”快過了一半了——所以未來三年半內啟動是沒什么懸念的了,大家要有心理準備,但是2022年今年年底前基本不會來臨、因為3月25號國務院關于落實2022年《**工作報告》重點工作任務分工意見之中,提到了6月底之前要出臺養老金上漲的政策、也提到了全國統籌等,但是沒有提到延遲退休;
延遲退休關聯的人群面非常廣、如果2022年要正式推出制度或者啟動執行的話,肯定勢必會列入今年的重點工作項目中——所以1962年出生的男性和1972年出生的女工人、1967年出生的**部和女靈活就業人員,都可以參考一下。
有部分一線勞動者和靈活就業人員留言說希望延遲退休時間短一點,因為自己工作屬性的問題,希望早點退,這里大家可以放心因為國家已經有這八大措施能有效減輕延遲退休的壓力、至少會讓它來的慢一些、更溫和一些,60后、70后、80后基本可以安心,我們逐個看看是哪八個?
1)延退的實施原則會盡量做到科學合理、人性化
我國擁有自己的國情和特色,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延遲退休方案,目前已經敲定的延遲退休實施16字原則是“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這個基調**是非常友好的。
依據業內專業人士的意見,小步調整指的是每次大約延遲幾個月左右、不會大踏步前進;彈性實施就是保持一定的自愿選擇、自由度;分類推進就是依據不同的工作屬性、單位和崗位、性別區別分類實施、不搞一刀切;
統籌兼顧指的是會在實施之前、詳細完善各方面的大齡就業保障、醫保、招聘門檻規則約束、職場權益保護等等各項配套措施 …… 也就是說會切合我國的國情實際、盡量做到“軟著陸”,更平穩、人性化的落地……減輕相關壓力。
2)適當控制養老金的漲幅、避免給上班群體形成心理壓力
各位退休人員應該會發現,在最近這四五年,職工養老金的上調比例已經呈現下行趨勢,2018年~2020年保持著5%的增長速度,但是到2021年已經下降為4.5%,今年的總體,人社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也說到是“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結合**的情況、養老基金的壓力和60后嬰兒潮退休高峰來臨,今年的漲幅或將會繼續下調——不少專家也預計今年比例會在3%~4%左右,適當的壓縮、調低養老金的漲幅、也是考慮到各位靈活就業人員和上班族繳納社保的實際壓力,相對比較科學……
3)積極試點延遲退休“自愿彈性”的選擇
很多網友建議延遲退休一定要自愿為原則——比如你愿意延遲退休養老金就會高點,如果你不愿意,養老金就少拿點,目前美國就是采取這種“彈性選擇”的模式,而且知名主持人白巖松在前段時間也提出了“自愿延退”的這個原則建議,許多網友紛紛為之點贊;
其實,到了今年二季度,已經有少數地區目前已經打破了這十幾年來固定“法定退休年齡標準線”了,比如江蘇和山東——首先山東省對于符合條件的副高級職稱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允許自主申請延遲退休年齡;
然后,江蘇省從3月份起推行實施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施辦法》,其中就明確提到可以自主申請“彈性”選擇延遲退休、延遲的起步跨度至少一年……
而且江蘇三月起對于女性人員的退休年齡也有了新規定,其中有人延遲了5年,有人提前了5年退休——如果是女工人50歲時在管理技術崗位上工作,或在管理技術崗位上工作累計滿五年且45周歲后在管理技術崗位上工作過的,滿足以上兩個條件其中一個就行,就可以按照**部的55歲標準、延遲5年退休;
如果女性靈活就業參保(和失業人員),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之一,可以在50周歲的時候提前退休,意味著是提前了五年退休。
江蘇省的“彈性靈活、尊重自主選擇”的延遲方案很人性化,贏得了眾多網友一致好評,也將會給其他省市的延退方案起到積極的表率、引導作用,自主選擇也會減輕延遲退休帶來的壓力。
4)2021年起“養老保險費”已入稅嚴格征收
去年社保繳費發生了一個重大變化!就是都是繳納給稅務部門、而不是社保機構,相信許多人都發現了,這樣其實可以有效地避免少數不法企業“不給員工上社保、或者故意少繳、漏繳社保費”的情況發生——這無疑會促使更多社保資金回籠、注入到全國社保基金資金池內,社保基金壯大了,能有效地延緩延遲退休的到來、至少不會那么快來臨……
5)積極推動養老基金社會化投資運營、提**!
大家知道養老基金社會化投資都投到哪里去了嗎?經過社保大課堂考證,基本都會選擇一些比較穩妥的股市上的項目,持有至到期投資和交易類金融資產的占比較高,后面是專業團隊**盤、提**的同時、嚴控風險,最近這五年來也實際上取得了很不錯的收益——換言之,咱們的養老基金自身也在不斷成長、變大!
而且由于資金規模較大,所以可以更好地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從而獲得更高的收益;這也會壯大社保基金的規模,有效地減輕延遲退休到來的壓力、延緩到來的步伐。
6)國有資本劃撥進入社保基金、同時加大了財政補貼力度!
養老金上漲和發放、不僅是依靠當期上班族的社保費征收,每年還有國有資本的10%注入社保基金——比如2021年1月宣布**層面劃轉國有資本充實全國社保基金,劃轉比例統一為國有股權的10%,“直接輸血”,共劃轉93家**企業和**金融機構國有資本的總額1.68萬億元;
同時每年各級財政都會給養老基金大量的財政補貼,比如2021年**財政本級安排的財政補貼超過六千億,這也能保證養老金的正常發放和上漲,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延緩延遲退休的到來。
7)提高退休養老保險所需的最低繳費年限、完善個人賬戶計發月數的修訂!
人社部在去年6月30號公布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到了2025年之前要穩妥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并且同步修訂退休所需的養老保險最低15年的繳費年限、并且完善個人賬戶計發月數的規則修訂——這個說明在未來四年內,最低繳費年限會適當的提高、計發月數的規則會改變。這樣做也能有效降低養老基金的負擔、緩解延遲退休到來的壓力。
8)國家正在努力**“人口出生率”提高、減輕延遲退休的壓力!
為了提高勞動力人口數量,國家目前已經采取了諸多辦法**出生率提高——比如去年開始四川攀枝花市、對于生育二胎、三胎家庭每月每孩發500元現金補貼獎勵!然后從2022年4月份起已經正式將三歲以下的嬰幼兒撫養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優惠和減免范圍;
然后還推出教育“雙減”、取消校外的學科培訓、防止出現教育過度內卷、控制房價……這都能從一定程度上,**人口出生率提高、讓人們更愿意生孩子——因此這也會延緩延遲退休來臨、減輕延遲退休帶來的壓力。
然后4月21號,個人養老金制度閃亮登場,作為養老保險的第三支柱,可以有效減輕目前基本養老金這個“第一支柱”的壓力,這也會有效延緩延遲退休到來、減輕壓力。
筆者預計2024年、2025年才會是窗口期,但是起步也預計會非常溫和。總之,為了讓退休人員老有所養,國家不是只有延遲退休這一招,還有很多辦法擴大養老基金規模、而且就算實施的話,也會有非常穩妥的保障措施——所以各位上班族可以安心,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評論、點贊,記得關注我!
拓展知識:
專家十年內不延遲退休
專家提出要實施延時退休要小范圍調整,緩慢推行,循序漸進,提高退休年齡,以適應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不足
專家十年內不延遲退休
關于延遲退休的政策,專家的看法是推行該政策要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而且延遲退休一旦進行,我們需要對社會進行一定的補償才可。
專家十年內不延遲退休
專家解讀,延遲退休主要是為了。國家更好的發展,因為現在老齡化特別嚴重,年輕人又特別少,生育下降,如果說到時候不延遲退休的話,那么我們國家就會變成一個沒有人上班的國家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1499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