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2022年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
前沿拓展:
2022年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
2022年房產個人所得稅全國一樣。
全國房產個人易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即為交易總額減去房產登記價格技廣湖燈跳數之間的差額再乘以20%,例子:原購價格100萬的房子現售價為300萬,之間產生了200萬的差額,房產個人所得稅應征收:(300萬-100萬)X20%。
(地區不一樣比例不一樣)內地房產交易大多是以評估價格過戶,因為大多房產購買幾年之后升值,原購價和現售價差額過大,房產交易個人所得稅也成為地方**重要的稅收之一。
個別一線城市為了避免個人所得稅而利用陰陽合同(即國土局部門過戶登記價格修改為原購價),這樣過戶之間就沒有存在差額,也不存在個人亂化解雞高攻所得稅,現在大部分地方**實行評估價過戶就是為了打擊陰陽合同而減少的稅費。
3月4日上午全國政協委員、住建部副部長齊驥表示,“二手房交易按照增值額20%征收個稅”本意括油搞也差聲及晚息是打擊投機,不是傷及剛需。
營業稅及其附加:144平米以下的品別往李孩紀條約沖上論普通住房房產證滿5年的沒有營業稅,不夠5年的收取差額的5.55%;144平米以上的非普通住房房本夠5年的收取差額的5.55%,不夠5年的收取全額的5.55%。(地區不查迅伯服主期安啊巖同征收規定不一,以上是廣東地區所出的政策)
營業稅及其附加包括:營業稅間移5%,附加部分包括城啊考百歌孔市解已請市建設維護稅、地方教育附加稅、防洪護堤費,這些稅課是以營業稅為基點征收,比例為11%。因此營業稅及其附加為5.55%或者5.6%。
近日,有很多老板抱怨,25%的企業所得稅太高了,有沒有企業不用交企業所得稅呢?以下三類企業是不用交企業所得稅的: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人為個人的合伙企業。對于這三類交個稅的企業來說,需要了解個稅的適用稅率,小編整理了個稅最新最全的稅率表,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以下9類所得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分項所得: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
那么這9類個稅所得的征收方式有哪些呢?具體規定如下:
一、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率表
二、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
收入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
減除費用:預扣預繳稅款時,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按800元計算;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20%計算。
也就是說,這三項綜合所得的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公式為:
三、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稅率表(在個稅匯算清繳時適用)
綜合所得是指居民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本表中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除費用60000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
四、非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稅率表
本表中的應納稅所得額是按月計算的。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50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20%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計算公式同居民個人的三項綜合所得)
五、經營所得稅率表
本表中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指的是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
六、其他分項所得
其他分項所得包括: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該稅率適用于居民個人與非居民個人)
七、全年一次性獎金(年終獎)
申報方式不同,要用不同的稅率表計算應納稅額。采用單獨申報(按月計算)的納稅人,應參考“非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稅率表”;采用綜合申報(按年計算)的納稅人,應參考“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稅率表”。
以上就是個稅9類所得和全年一次性獎金所適用的稅率表了,還想了解什么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來源:梅松講稅、稅務經理人
拓展知識:
2022年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
依照《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稅率表附后)。
個稅免征額5000元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級距)【稅率資訊網提供】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級距)稅率(%)速算扣除數
1不超過1,500元不超過1455元的30
2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過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105
3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過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
4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過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
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過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2,755
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過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
7超過80,000元的部分超過57505元的部分4513,505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30511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