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檔次計算(個稅等級 計算方式)
前沿拓展:
個稅檔次計算
按實發工理就資計算:
如果是12000元,應交稅=(12000-2000)*20%-375=1625
如果是8900元,應交稅=(8900-2000)*20%-375=1005
應繳稅金=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2000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20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道由河除數(元) 一 不超過500元 5 0 二 超過500元至2000元 10 25 三 超過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四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五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六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七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八 超過80 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九 超過100000元 45 15375
記得2019年國家對個人所得稅改革后,我所在公司就宣傳了相關政策并指導所有人進行**作,當時還有人開玩笑說:我這工資連納稅的資格都沒有,讓我搞這些東西有啥用?這句話是玩笑,也是現實寫照,兩三年過去了,相信大家的收入都有所增長,也希望所有人都有納稅資格并且檔次還很高。眼下一年一度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日子又到了,你是可以退稅還是需要補稅呢?下面我就以一個例子來示范計算一下。
退(補)稅的算法公式:
年度匯算應退(補)稅額=[(年度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 元- 三險一金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 他扣除-公益慈善事業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年度已預繳稅額
例子:老王2021年工資總額為90000元,年終獎30000元,無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已預繳稅1500元,全年專項扣除(三險一金)是7000元,他是獨生子女且父母已年滿60歲,有一個孩子在上小學,有一套房子在還房貸,2021年他是退稅還是補稅呢?我們分別用綜合申報和單獨申報來計算示范。
注:為方便計算和理解,他的專項附加扣除全算在他的名下
方案一:綜合申報
綜合申報就套用上方紅字公式計算
1.計算專項附加扣除總額
贍養老人:2000元/月*12月=24000元
子女教育:1000元/月*12月=12000元
房貸利息:1000元/月*12月=12000元
24000+12000+12000=48000元
專項附加扣除標準和具體規定
2.計算年度納稅所得額
=90000+30000-60000-7000-48000
=5000元
對照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適用)得知適用稅率是3%無速算扣除數
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適用表
3.計算應納稅額
5000*3%=150元
已預繳稅1500元,大于應納稅額,所以老王可以退稅
4.計算應退稅額
1500-150=1350元
方案二:單獨申報
1.計算全年工資納稅所得額
90000-60000-7000-48000=-25000元
結果是負數,也就是說全年工資總數小于扣除總數,不用納稅,計算中就是0元。
2.計算年終獎應納稅額
先把30000除12個月,得知平均每月2500元,對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非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得知適用稅率是3%無速算扣除數
年終獎平均每個月適用表
3.計算應納稅額
30000*3%=900元
900+0=900元
因已預繳稅1500元,大于應納稅額,所以可退稅
4.計算應退稅額
1500-900=600元
結論:申報方式的不同會直接影響退稅結果。以上面老王為例,綜合申報可退稅1350元,單獨申報可退稅600元,從中可以發現,一年的工資和獎金總和在一定范圍內的用綜合申報劃算些,超過一定數就是單獨申報劃算些了,不過年終獎可以單獨申報的優惠政策只延續到2023年12月31號,以后就只有綜合申報一種。申報中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具體情況,主要是專項附加扣除,好多人沒有添加進去,或者添加錯誤,導致沒有扣除從而多納稅。大部分人的全部收入只涉及年度工資薪金和年終獎,沒有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等,然后專項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也不涉及企業(職業)年金以及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公益慈善捐贈等,所以個稅年度申報也不是很麻煩。還有一點,就是如果通過正確計算發現自己要補繳稅,但是不超過400元那可以不用申報了,省點錢。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30511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