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工資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前沿拓展:
工資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
2017-08-翻29 來源:個稅專家
閱讀數: 84954
摘要: 2019年1月1日新個稅法實施后,每月發放工資時,單位扣繳稅款將由現行代扣代繳改變為預扣預繳。
2019年1月1日新個稅法實施后,每月發放工資時,單位扣繳稅款將由現行代扣代繳改變為預扣預繳。預扣預繳方法是一種預先計算扣繳稅乎拿促款的方法,具體是根據個人全年取得的總綜合所得收入、專項附加扣除等扣除項目金額,計算其應納稅款。對日常多預繳的稅款,年度終了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申報、申請退稅,稅務機關將及時、足額退還。
一、累計預扣法
來自累計預扣法是指,扣繳義務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以截至當前月份累計支付的工資薪金所得收入額減除累計基本減除費用、累計專余白并書大頭項扣除、累計專項八刑固措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累計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預繳應納稅所得額,對照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出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減除已預扣預繳稅額后的余額,作為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酸嚴。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二、計算公式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已預扣預繳稅額
其中:
累計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基本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1)累計收入=截至當前月份累計支付的工資薪金所得左劑資主洲美四雜城收入額
(2)累計免稅收入=截至當前月份累計支付的工資薪金所得收入額中依法可以免稅的累計收入額
(3)累計基本減除費用=5000元/月×當前月家下已樣懷器只玉份
(4)累計專項扣除=截至當前月份累計專項扣除額
(5)累計專項附加扣論除=截至當前月份累計專項附加扣除額
(6)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截至當前月份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額
三、案例說明
1、李先生在甲企業任職,2019年1月在甲企業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8000元,無免稅收入,繳納三險一金等共計2000元,可以辦理的專項附德長有聽危加扣除為3000元,無其他扣除。
1月應納稅所得額=末判燃雖成代支編倍景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基本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修亮六達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18000-5000-2000-3000=8000元,對應稅率為3%
應納稅額=8000×3%=240元
2019年1月,甲企業在發放工資環節按照上述規則計算并預扣個人所得稅24費仍著點核室待型飛另氫0元。
2019年2月,甲企業在申報期內按照新稅法申報個人所得稅,以預扣務王海無限許師己成憲需預繳方法計算出的240元為李先生進行預繳個人所得稅申報。
2、20毛態院鋼特保星棉19年2月,李先生在甲企業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6000元,無免稅收入,繳納三腳推險一金等共計2000元,可以住軍城穿司縣第并辦理的專項附加扣除為3000元,無其他扣除。
計算預扣個人所得稅
(1)累計預繳應納稅所得計算
①累計收入=截至當前月份累計支讓露豐花見占她歌倍量當付的工資薪金所得收入額=18000+16000=34000
②累計免稅收入=0
③累計基本減除費用=5000元/月×當前月份=5000×2=10000大備實異魯雞品義證元
④累計專項扣除=截至當前月份累計專項扣除=2000+2000=4000元
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截至當前月份累計專項附加扣除=3000+3000=6000元
⑥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0
累計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基本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34000-10000-4000-6000=14000
對應稅率為3%
(2)2月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已預扣預繳稅額=14000×3%-240=420-240=180元
2019年2月,甲企業在發放工資環節按照上述規則計算并預扣個人所得稅180元。
2019年3月,甲企業在申報期內按照新稅法申報個人所得稅,以預扣預繳方法計算出的180元為李先生進行預繳個人所得稅申報。
(三)2019年3月,李先生在甲企業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6000元,無免稅收入,發放季度獎金30000元,繳納三險一金等共計2000元,可以辦理的專項附加扣除為3000元,無其他扣除。
1.計算預扣個人所得稅
(1)累計預繳應納稅所得計算
①累計收入=截至當前月份累計支付的工資薪金所得收入額=18000+16000+16000+30000=80000
②累計免稅收入=0
③累計基本減除費用=5000元/月×當前月份=5000×3=15000元
④累計專項扣除=截至當前月份累計專項扣除=2000+2000+2000=6000元
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截至當前月份累計專項附加扣除=3000+3000+3000=9000元
⑥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0
累計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基本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80000-15000-6000-9000=50000
對應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2520。
(2)3月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已預扣預繳稅額=50000×10%-2520-420=2060元
2019年3月,甲企業在發放工資環節按照上述規則計算并預扣個人所得稅2060元。
2019年4月,甲企業在申報期內按照新稅法申報個人所得稅,以預扣預繳方法計算出的2060元為李先生進行預繳個人所得稅申報。
以后月份以此類推。
我們每個人都是納稅人,都有按時繳納稅款的義務。我們不僅要按時繳納稅款,更要有學習稅法知識的意愿。我們不僅要知道所以然,更要知道之所以然。
下面虎虎就來簡單說一下工資個稅的計算方式。
年收入11萬需要交多少稅?
根據《關于辦理2021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事項的公告》可知,應退或應補稅額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已預繳稅額。
所以我們只知道收入是11萬,是不能計算出來到底需要繳納多少個稅的!
假設年收入11萬都是工資薪金所得。另外,“三險一金”每個月是2000元,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2021年一共是24000元。
應納稅所得額=110000-60000-2000*12-24000=2000元。
應納稅額=2000*3%=60元。
看到了嗎?在知道收入的情況下,還需要知道其他各項扣除,才能計算應納稅額!而且收入類型不同,實際計算時也會出現差異!
工資的個人所得稅怎么算?
工資的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的稅率。對于個人來說,工資的應納稅所得額,就是實發工資扣除相關費用后的金額。
而稅率就是3%-45%的累進稅率。個人的應納稅所得額不同,實際適用的稅率也不同。
不僅如此,工資收入也是綜合所得的一部分,也需要進行匯繳清算。2021年個稅匯繳清算截止的時間,到2022年的6月30日。如果你還沒有進行個稅匯繳清算,一定要及時進行申報。
舉例說明:
截止到2021年6月份,虎虎的工資薪金所得是6萬,應納稅所得額是3萬。根據七級累進稅率可知,虎虎計算個稅時,適用的稅率是3%、速算扣除數是0。
虎虎工資的個人所得稅=30000*3%=900元。
如果虎虎在2021年只有工資薪金所得,沒有其他收入。并且虎虎每月的收入很固定,那么虎虎在進行2021年個稅年度匯繳清算時,既不用補稅,也不會發生退稅的情況。
工資薪金所得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個人的工資薪金主要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年終獎、補貼、津貼、勞動分紅以及其他所得。
基本上我們個人從公司獲得的收入,都是計算個稅需要包括的范疇。只有極少數的補貼或津貼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
這里面,年終獎比較特殊。對于年終獎而言,在年度匯算清繳的時候,可以單獨計稅也可以并入綜合所得計稅。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對我們最有利的選擇。
一般而言,如果你平時的工資不需要繳納個稅,在年度匯算清繳時可以選擇并入綜合所得計稅。這樣的情況下,你應該可以退到一部分小錢;如果你平時都需要預繳個稅,在年度匯算清繳時,就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參考資料: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關于辦理2021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事項的公告》(國家**公告2022年第1號)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3051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