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工資扣稅是怎么扣稅的(發工資扣稅嗎)
前沿拓展:
發工資扣稅是怎么扣稅的
根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第一款,工資、薪金所得,適用九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稅率表附下):
個人所話良得稅稅率表——(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1.不超過500元的部分稅率是5%。
候節滑價2.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稅率是10%。
3.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稅率是15%。
4.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稅率財令是20%。
5.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稅率是25%。
6.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稅率是30機翻粉。
7.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是35%。
8.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稅率是40%。
9.超過100000元的部分稅率是45%。
(注:者長齊本表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來自條的規定,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八百元后的余額或者減除附加減除費用后的余額。)
例如張三月工資2150元,應納所得稅額=[(2150-800)×10%]-25=110。
拓展:
1.工資薪金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詩額拉課的另蘭所拿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員工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企業工資稅前扣除依據實際發放原則,即收付實現制原則,企業預提的工資沒有實際發放的不可以稅前扣除。
2.同時“工資、薪金總額”,是指企主祖業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總和,不包括企業的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克團善階專物搞絕需按經費以及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很多老板比較困擾,究竟給自己發多少年薪才更節稅呢?
一般來說,企業老板的年薪是30-60萬,一部分是年終獎,一部分是月薪,這樣算下來,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2.4萬,這樣一來企業利潤降低36萬,這一部分該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和分紅個稅是14.4萬。
總的來說,發了36萬年薪,利潤減少36萬,減少的稅務成本就是14.4萬,增加了個稅成本2.4萬,實際上節稅的就是兩者差額,也就是12萬。
前面為什么說,要把老板的收入一部分拆出來作為年終獎?那是因為可以利用年終獎的稅務籌劃技巧,現在很多企業的高管和業務人員都有自己的年終獎,但是公司老板自己反而沒有,實際上應該給自己發年終獎,因為年終獎可以除以12適用稅率交個人所得稅。
這樣**作下來,稅率就比較低,不過這種過渡的稅收優惠政策在2023年底之后就失效了,所以要盡快行動起來。
當然,還要記住這三個數字,22%,28%,40%。
我們以小微企業為例,企業所得稅分三檔,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享受完優惠政策后稅率為2.5%,超過100萬不超過300萬,稅率為10%,超過300萬,稅率為25%。
1、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
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即老板每拿回家100元,需要先交2.5元的企業所得稅,稅后97.5元按照分紅拿回家還需要繳納20%的分紅個稅,即19.5元個稅,總共需要交稅22元,綜合稅負為22%。
如果老板通過發工資領回家,對應的2.5%的企業所得稅就不需要交,也就是只要個稅稅負低于22%對應的工資,都比直接分紅劃算。
假設個稅應納稅所得額為X(66萬<X小于96萬),35%X-85920=22%X,得出X=66.09萬。
注意在計算個稅的時候,計稅依據是應納稅所得額,并不完全等于工資,應納稅所得額=工資收入-基本費用(6萬)-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其他依法扣除項目。
經過上面粗略的計算,年工資水平在低于66萬時,均比直接分紅要劃算。
2、企業年應納稅所得超過100萬不超過300萬
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不超過300萬時,企業所得稅稅率為10%,即老板每拿回家100元,需要先交10元的企業所得稅,再交90*20%=18元的分紅個稅,綜合稅負為28%。在設計老板工資水平時,只要滿足工資個稅綜合稅率低于28%(發工資部分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就比直接分紅劃算。
計算過程和上面一樣,需要注意個稅的稅率是超額累進稅率。
3、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00萬
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00萬,企業所得稅對應稅率為25%,即老板每拿回家100元需要先繳納25元企業所得稅,然后繳納75*20%-15元分紅個稅,綜合稅負為40%。所以在設計老板工資水平時,只要滿足個稅綜合稅負不超過40%,對應的工資水平就比直接分紅拿錢回家劃算。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8504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