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辭退補償計算(個人所得稅辭退補償計算標準)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辭退補償計算
辭退補償款要交個稅,但其來自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款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踐同聚和也集演任人所得稅。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晶孫美那定規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法律依據】
《中華****個人所得稅止引法》第二條第一款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和跑誰布顧還絲規偶然所得。
最近因受到**影響大多數公司經營業務處于停滯狀態,很多員工都面臨被優化、無理辭退的境地,離職時勞動者勢必會跟人事或法務就離職原因和經濟補償事宜進行一番溝通,現筆者就公司單方面辭退員工的理由和經濟補償相關事宜作一番梳理,希望對勞動者有所幫助。
【經濟補償的計算依據】
經濟補償的計算依據是你在公司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計一個月,超過六個月的算1個月,未超過六個月的,算半個月。
舉例: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工作2年7個月,那么就是3個月的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的計算標準】
月平均工資是指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月平均工資=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工資總額÷12
工資總額(稅前):包括計時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特別注意:(1)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2)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3)”三倍封頂“(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且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公司單方面辭退員工的理由及對應經濟補償】
【理由一】員工存在過失的情況下,比如試用期不符合錄用條件,嚴重違反規章制度,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公司造成重大損失等等情況。(勞動合同法第39條)
【結果】:公司有權單方面辭退員工并且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
【理由二】不勝任工作的員工經培訓或調崗后仍不勝任工作、患病或非因工負傷的員工醫療期滿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另行安排的工作、客觀情況發生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且無法協商一致的。(勞動合同法第40條)
【結果】:有經濟補償+30天提前書面通知或一個月代通金
【理由三】:經濟性裁員(勞動合同法第41條第1款)
【結果】:有經濟補償
【理由四】:勞動合同期滿不續簽(勞動合同法第44條第1項)
【結果】:有經濟補償
【理由五】:公司被依法宣告破產,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決定提前解散的(勞動合同法第44條第4項和第5項)
【結果】:有經濟補償
后期會陸續更新勞動法領域的文章~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8503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