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表2022(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表2019新)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表2022
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稅率表2022年:
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并按月辦理全員全額迅何草了朝義居期扣繳申報。具體計推制書解費青北算公式如下: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核超看星務信離我三希離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湖壓制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宣油扣除的,從其規定。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個人所得稅
過去的時候,只有有單位的人才能夠享受到退休待遇的。退休老人領取的待遇一般稱之為退休費。退休費是由原用人單位發放的,其實是跟在職職工一樣按月發放,時間往往也是差不多。跟沒有退休之前形式上差不了多少,因此很多老人稱“退休費”為“退休工資”。
隨著我國在1991年是全面實施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參加養老保險的老人退休以后領取的待遇是基本養老金了。1995年我國開始陸續推動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1997年全面實施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2005年國家又再次修訂完善了基本養老金的計發方式,才形成了現在的養老金計算公式。
現在基本養老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構成。
基礎養老金部分:
基礎養老金=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基礎養老金主要跟繳費年限正相關,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待遇越高。
現在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一些地區使用的是城鎮單位全口徑就業人員社會平均工資,一些地方使用的是報人社部**批準的養老金計發基數。全國目前普遍在6000~8000元之間,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目前已經超過了1萬元。
簡單計算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理解為按照60%基數繳費12個月,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
如果是100%基數繳費,12個月領取1%。300%基數繳費,12個月領取2%。
基礎養老金具有典型的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
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對于單位職工來說,個人繳納繳費基數的8%,記入個人賬戶的錢數也是繳費基數的8%,也就是個人繳納的部分全部進入個人賬戶了。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近年來的記賬利率挺高的。2016年是8.31%,2021年是6.69%,比個人投資理財劃算多了。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計發月數,是2005年國家制發的計發月數表。實際上有關計發月數應該跟城鎮人員人均預期壽命相關,但是十幾年來一直沒有修訂過。50歲退休是195個月,60歲退休是195個月。按照十四五規劃,有關個人賬戶計發月數制度也會修訂完善的。
如果說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有5萬元,60歲退休計發月數是139個月,經計算退休人員每月可以領取359.71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每一個省份都不一樣的。各省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是該省確定以后報人社部、**備案后實施的。主要是針對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以前的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計算的待遇。
比如說山東省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建立個人賬戶制度以前的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1.3%。
1.3%是過渡性系數,其他各個省份一般是1%~1.4%之間。
這就是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三部分構成。
不過,有條件的單位也建立了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制度作為補充養老金待遇,這兩部分待遇是有限性養老,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跟基本養老金不一樣,不能稱之為養老金待遇的。#8月財經新勢力#?
拓展知識: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表2022
一、個人所得稅新政策計算方法
目前我們所繳納個稅的應繳納所得額=每月收入-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5000元,專項扣除指的就是我們個人所繳納的五險一金,專項附加扣除即為2019年新推出的子女教育、贍養老人、醫療、繼續教育、租房、房貸等費用。
那么如果一個用戶月工資為20000元,每月每月五險一金費用繳納共計1500元,其每月需要還房貸,有2位60以上的老人及1個正在上學的孩子,那么該用戶需要繳納個稅的金額為20000-1500-2000-1000-1000-5000=4000元=9500元,那么按照以上個稅利率表,用戶需要繳納的個稅為9500*10%=950元。
那么如果按照2018年個稅的繳納標準進行計算則為20000-1500-3500=15000元,個稅繳納費用為15000元*20%=3000元
二、個人納稅是什么
個人所得稅(personalincome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英國是開征個人所得稅最早的國家,1799年英國開始試行差別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到了1874年才成為英國一個固定的稅種。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750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