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退賠償個稅計算(員工辭退補償金個稅如何計算)
前沿拓展:
辭退賠償個稅計算
一、對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二、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握剛真耐入,因此,對于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木伯向若保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跑2年的按12計算。三、按照上負季九述方法計算的個人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支付單位在支付時一次性代扣,并于次月化病桿7日內繳入國庫。四、個人按國家和地方**規定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基金在計稅時應予以扣除。五、個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后又再次任職、受雇的送只海查奏外貴,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腳止華次例如第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內皇離殖這出,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計算補償個人所得稅。
來源:找法網
根據勞動法的相關規定,公司在進行裁員時是需要支付賠償金的,那么,裁員賠償金扣稅嗎?怎么計算稅金呢?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怎么計算?下面,找法網小編整理了2018年裁員補償金扣稅計算公式,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按國家規定:離職獲得的經濟補償金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才需要征稅。
一、裁員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方法:
(一)第一條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規定,單位在以下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下,應支付經濟補償金:
1、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根據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的工資,工作年限滿6個月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放,不滿6個月的按半年算;工作年限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公式: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2、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根據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的工資,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放; 因病或非因公負傷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公式: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醫療補助費(醫療補助費不低于6個月的工資)。
同的經濟補償金公式: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醫療補助費(醫療補助費不低于6個月的工資)。
3、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根據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的工資,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放,最多不超過12個月。 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公式: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工作年限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4、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根據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的工資,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放。 因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公式: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5、經濟性裁員的根據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的工資,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放。
6、用人單位逾期給付經濟補償金的計算:經濟補償金 = 原經濟補償金+額外經濟補償金(額外經濟補償金=原經濟補償金×50%)。
7、用人單位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賠償金:賠償金=經濟補償金總和×N=工作年限×月工資×(1+50%)×N
(二)第二條 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的計算
1、勞動者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的計算:賠償金=錄用費用+培訓費用+直接經濟損失+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2、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條款賠償金的計算 賠償金 = 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或侵權人因侵權獲得的利潤)+合理的調查費用。
(三)第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連帶賠償責任
1、賠償金總額的計算公式 賠償金總額=直接經濟損失 + 因獲取商業秘密給原用人單位造成的經濟損失(用人單位承擔70%以上) 。
2、用人單位賠償金份額的計算公式賠償金=賠償金總額×N(70%≤N≤1)。
3、勞動者賠償金份額的計算公式賠償金=賠償金總額-用人單位的賠償金份額。
注:不同地區政策有所不同,請以實際為準。
二、補償金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不繳個稅,超出3倍部分,需要繳納個稅。
根據《**、國家**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文件的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于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均。
具體計算辦法為:
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涉及實際**作問題以主管稅務機關的判定為準。
以上就是找法網小編整理的關于裁員經濟補償的相關內容,從上文可知,在金額不大的情況下,裁員賠償金不會扣稅。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我們也歡迎您到找法網進行在線咨詢,我們有最專業的律師為您提供法律上的幫助,來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7503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