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累計應納稅額怎么算(個人累計應納稅所得額怎么算的)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累計應納稅額怎么算
【**】:D
【23絕許3網校權威解析】:
(1)選項A:一次取得勞務報酬所得5000元的,應納個人所得稅:5000×(1-20%)×20%=800(元);(2)選七花藝特破項B:一次取得稿酬所得5000元的,應納個人所得稅=5000×(1-20%)×20%×(1-30%)=560(元);(3)選項C:一次取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5000元的,應納個人所得稅=5000 ×(1-20%)×20%=800(元);(4)選項D:一次取得偶然新師牛土城答壓益令學矛所得5000元的,應納個人所得稅=5000×20%=1000(元)。
當下很多國內企業都會選擇在**設立公司,以降低稅負并方便貿易。但是現在這樣的做法越來越容易被認定為“因個人所得稅管理目的”而設立公司,導致公司設立之初的目的無法實現。
相比于**,新加坡其實是非常好的國際公司平臺。同時新加坡公司具有更高的國際認可度。新加坡人口中也有相當大一部分的華人,在當地實際經營也會相對便利。除此以外,最重要的是,新加坡的稅收政策利好投資。
為什么在新加坡投資?
稅率低
(一)企業所得稅
新加坡企業所得稅稅率是17%(而我國是25%),其中正常應稅所得中,前10,000新元的部分可享受 75%的稅收減免;10,001-200,000新元的部分可享受 50%的稅收減免;剩余部分按 17%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新元)
免稅比例%
免稅收入(新元)
稅率%
實際應納稅額(新元)
10,000
75
7500
17
425
10,000-200,000
50
95000
17
16150
總計
102500
17
16575
(二)個人所得稅
跟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勞務報酬所得)一樣,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也采用超額累進稅率,但稅率較我國低,分檔更細。具體稅率如下表:
應稅所得(新元)
稅率%
應納稅額(新元)
累計應納稅額(新元)
20,000以下
0
0
0
20,001-30,000
2
200
200
30,001-40,000
3.5
350
550
40,001-80,000
7
2,800
3,350
80,001-120,000
11.5
4,600
7,950
120,001-160,000
15
6,000
13,950
160,001-200,000
18
7,200
21,150
200,001-240,000
19
7,600
28,750
240,001-280,000
19.5
7,800
36,550
280,001-320,000
20
8,000
44,550
320,000以上
22
稅基窄
(一)征收范圍小
在一般情況下,新加坡不對資本利得征稅。所謂資本利得,是指出售股票、債券或不動產等資本性項目取得的收入扣除其賬面價值后的余額。舉例來說,你如果在新加坡買房居住,過了一段時間將這間房子賣出,你所獲得的收益是不需要繳個人所得稅的。
在一般情況下,新加坡不對投資所得中直接來源于個人的特定金融工具的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如標準儲蓄、活期和定期存款、債券利息收入、年金、單位信托基金分配的收益。
在一般情況下,新加坡不對居民個人在新加坡收到的所有國外來源的所得(通過合伙企業取得的除外)征稅。
在一般情況下,新加坡不對股息紅利征稅,不股東是個人還是企業。
(二)稅前扣除多
企業所得稅方面,新加坡居民企業支付的與經核準的商品交易會、貿易展覽會、貿易訪問團相關的費用,海外貿易辦事處的日常費用,發展海外投資的費用,研發費用和經批準支付的、對外派遣本地雇員的工資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獲得雙倍扣除。
個人所得稅方面,新加坡的個人扣除項目及免征額與我國的專項附加扣除類似但項目不盡相同,新加坡的個人扣除項目沒有大病醫療和住房租金,但是有配偶免征額,免征額每年2000新元。該項是對傳統的妻子免征額的擴充,目的是對男性和女性納稅人扶養配偶的行為都給予褒獎;子女、贍養老人等個人扣除項目的免征額也要高于我國的專項附加扣除額。
稅收優惠政策多,力度大
新加坡的企業所得稅有很多稅收優惠政策,包含“先鋒企業和先鋒服務公司稅收優惠”、“發展和擴張優惠(DEI)”、“投資免稅”、“新企業免稅計劃”、“研發優惠”、“總部計劃”、“金融部門激勵計劃”、“海事部門激勵計劃”和“風險投資基金優惠”等。
新加坡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政策力度極大,鼓勵企業積極從事促進新加坡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經營活動。例如“先鋒企業和先鋒服務公司稅收優惠”規定先鋒企業符合規定的利潤可享受至多十五年的免征企業所得稅的待遇。
新加坡稅收政策也鼓勵創業,除了房地產業和投資控股公司以外的其他初創公司在公司設立前三年內,應稅收入前10萬新元享受75%免稅,10萬新元以上20萬新元以下的部分享受50%免稅。
雙邊稅收協定多
新加坡作為一個**國家,已經與全球93個國家建立了雙邊稅收協定,其中包括德國、法國、英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
根據與不同國家簽訂的雙邊稅收協定,新加坡企業在與締約國企業貿易時將會享受到不同程度的稅收優惠。
在新加坡投資需要注意什么風險?
納稅申報風險
外國企業在新加坡進行經營,不論是以子公司、分公司或代表處的方式,都必須進行納稅申報。新加坡稅法對于瞞報行為的懲罰規定較為嚴格,應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屬于違法行為。該行為一旦被定罪,應納稅人將被處以至多1,000新元的滯納金,不繳納稅款則可被處以6個月以內的**。到期未繳納所得稅稅款將被處以未繳納稅款5%的罰款。
稅收協定相關風險
根據中新稅收協定,常設機構是指企業進行全部或部分營業的固定營業場所。通常,**投資者在新加坡的場所、人員構成常設機構的,其營業利潤應當在新加坡納稅。**投資者如要在新加坡投資取得更大的利潤避免稅負,應當盡量避免自己在新加坡投資設立的場所被認定為常設機構。
**企業如果僅以逃避或減少稅收、轉移或累積利潤等為目的而在新加坡設立公司,并不在新加坡境內從事制造、經銷、管理等實質性經營活動的,有可能被新加坡稅務局認定為導管公司,進而有可能導致**企業無法享受中新稅收協定待遇(如前文所述的利息及特許權使用費)。在這種情況下,對稅收協定的濫用甚至可能導致新加坡稅務機關認定該**企業在新加坡少繳稅款,進而導致新加坡稅務局對其處以罰款。
END
拓展知識:
個人所得稅累計應納稅額怎么算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指國家為了完善稅收體制,更好的進行稅制改革,而制定的稅收制度。
個人所得稅的繳稅占比通常是看個人收入的差異種類,即必須分成薪資、薪酬個人所得,而且個人所得稅的繳納必須適用于7級超量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繳稅所得額測算征稅,該稅點按個人月薪、薪金應稅所得額區分級距,最大一級為45%,最少一級為3%,共7級。因而在職員工在進行個人所得稅繳納的情況下,必須按照自身個人收入的差異狀況,來繳納相對應的稅目。
1、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2、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4、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5、工資范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
6、工資范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包括6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
7、工資范圍在60000-85000元之間的,包括8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5%。
8、工資范圍在85000元以上的,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45%。
個人所得稅征收范圍: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門確定征稅其他所得。
法定對象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境內居住而從**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臺同胞。居民納稅義務人在**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在**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6501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