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率計算方式(個人所得稅率的計算公式)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率計算方式
如果機察想講學酸紅收入在B列,個稅硫來約起征點在C列,那么在D2單元導驗個映款額保豐聽承格輸入以下公式,得到應稅部分 =MAX(B2-苗款基城C2,0) 公式表示:在B占態過快按理與稱2-C2和0之間取苗府醫代亂列并井持械趕最大值,即收入小于500的不交個人所得稅。在E2單元格輸入以下公式,得到個人所得稅金額部分 =ROUND(IF(D2
個人所得稅的定義為“個人取得的各項所得征收的所得稅”。2011年我國將個稅起征點從2000元上調至3500元。那么個人所得稅究竟是怎么計算的呢?
看工資個稅計算公式↓↓
工資:即初始收入(合同上所寫的收入)。
三險一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屬于五險一金的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不算在這里)。
起征點:自2011年起,起征點由2000元上調至3500元。
稅率:由3%上漲到45%,有7個等級,分別與7個不同區間的應納稅額對應。
速算扣除數:由0上漲到13505,也有7個等級,與不同稅率相對應:
舉例:
假設您的月工資為6000元,工作地點是廣州(這個城市的三險一金標準是養老保險8%、醫療保險2%、失業保險1%、住房公積金8%)。那么:
應納稅額=6000–6000x(8%+2%+1%+8%)–3500=1360(元)
查上表可知,與1360元對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分別為3%和0,因此:
個稅=1360×3%–0=40.8(元)
也就是說,在廣州月工資6000元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40.8元。雖然最后實際到手只有4000多元,但至少現在知道了,“少了的錢”幾乎都用來繳納五險一金了,只有極少一部分用來繳納個稅而已。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5501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