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計算注意事項(個人所得稅計算注意事項包括)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計算注意事項
財產租賃個人所得稅: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應納稅額=(收入-800)×20%來自;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額=收入×(1-20%)×20%。對于個人出租爾取得的財產租賃所得件計謂算慢準都施北,應當按照個人每次取得的收入減除規定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暫減按10%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經營所得;
(二)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三)財產租賃所得;
(四)財產轉讓所得。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起周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余損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道掉置藥安錯據她矛玉,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一、實例分析
王某是**居民納稅人,在甲咨詢公司工作,孩子正在某中學上學,本人為獨生子女,父母均已年滿60周歲,名下有首套住房貸款尚有10年還款期,每月可在稅前扣除的五險一金為2600元,從2021年1月份開始每月享受子女教育、贍養老人、住房貸款利息等專項附加扣除為4000元,無其他扣除項目。2021年1~12月每月取得工資薪金收入20000元;2021年3月取得勞務報酬收入10000元、稿酬收入2000元;2021年6月取得勞務報酬收入2000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20000元。
1.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
(1)相關政策解析
根據《國家**關于發布<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公告2018年第61號,以下簡稱“61號公告”)規定,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并按月辦理扣繳申報。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其他扣除。
(2)王某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計算過程
2021年1月王某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0000-5000-2600-4000=8400(元),適用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為0。
2021年1月王某應預扣預繳稅額=8400×3%=252(元)
2021年1月,甲咨詢公司在支付王某工資薪金環節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252元。
2021年2月王某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0000×2-5000×2-2600×2-4000×2=16800(元),適用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為0。
2021年2月王某應預扣預繳稅額=16800×3%-252=252(元)。
2021年2月,甲咨詢公司在支付王某工資薪金環節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252元。
按照上述方法計算,王某2021年1~12月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全年合計7560元(詳見下表)。
2021年1~12月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計算表(單位:元)
2.其他綜合所得的預扣預繳分析
(1)相關政策解析
根據61號公告規定,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應當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稅款。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預扣預繳稅款時,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的,減除費用按800計算;每次收入4000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20%計算。除勞務報酬所得適用20%~40%的超額累進預扣率外,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20%的比例預扣率。
(2)其他綜合所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計算過程
2021年3月王某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10000×(1-20%)=8000 (元);
2021年3月王某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8000×20%-0=1600(元)。
2021年3月王某稿酬所得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000-800)×70%=840(元);
2021年3月王某稿酬所得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840×20%=168(元)。
2021年6月王某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000-800=1200(元);
2021年6月王某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稅額=1200×20%=24(元)。
2021年6月王某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0000×(1-20%)=16000(元);
2021年6月王某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16000×20%=3200(元)。
3.綜合所得匯算清繳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60000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3%至45%的超額累進稅率。
(1)王某年收入額=工資、薪金所得收入+勞務報酬所得收入+稿酬所得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收入=20000×12+(10000+2000)×(1-20%)+2000×(1-20%)×70%+20000×(1-20%)=266720(元);
(2)王某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年收入額-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266720-60000-2600×12-4000×12=127520(元);
(3)王某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127520×10%-2520=10232(元);
(4)王某預扣預繳稅額=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稅額+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稅額+稿酬所得預扣預繳稅額+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預扣預繳稅額=7560+1600+24+168+3200=12552(元);
(5)王某年度匯算清繳應補(退)稅額=應納稅額-預扣預繳稅額=10232-12552=-2320(元),因此,匯算清繳應退稅款2320元。
二、幾點思考
1、家庭成員之間可以充分做好稅收策劃。子女教育、房租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大病醫療等多個項目的扣除方式是可以經夫妻雙方協商,由一方或雙方分攤扣除的。由于夫妻雙方抵扣前后適用稅率可能不盡相同,則選擇分攤扣除的方式會對稅負產生一定的影響。正常情況下,如果夫妻雙方當前稅率不同,應由收入高的一方選擇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項目。例如,若家庭成員中配偶的月收入低于5000元,無須繳納個人所得稅,則可將子女教育扣除、住房貸款利息扣除由收入高的一方來扣除。此外,對于贍養老人的專項扣除,如果納稅人非獨生子女,可考慮由適用稅率高的一方扣除1000元,這樣可適當降低稅負。
2、學習稅法知識,用好用足稅收優惠政策。每一位納稅人都應關注并學習相關稅收政策,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做好測算與策劃。例如,納稅人的年終獎金,由于每個人的全年所得水平不同,是選擇并入綜合所得一并計稅,還是作為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計稅,對每個人的稅負影響是不一樣的。目前將年終獎金單獨計稅的政策仍然延續,大家在做納稅申報時,可以利用個人所得稅APP,分別采用兩種方法進行測算, 選擇最有利的方式進行申報。
來源:徐風細語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交流學習,版權歸屬原作者,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謝謝。
拓展知識:
個人所得稅計算注意事項
計算方法:
1、應交所得稅=應稅所得*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應稅所得額。
2、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3、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擴展資料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如下:
1、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2、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接受學歷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學歷教育期間按照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定額扣除。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額扣除。
3、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一個納稅年度內,在社會醫療保險管理信息系統記錄的(包括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和醫保目錄范圍外的自費部分)由個人負擔超過15000元的醫藥費用支出部分,為大病醫療支出,可以按照每年60000元標準限額據實扣除。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由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時扣除。
4、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業銀行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其配偶購買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償還貸款期間,可以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標準定額扣除。非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納稅人不得扣除。納稅人只能享受一套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扣除。
5、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本人及配偶在納稅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沒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賃住房發生的租金支出,可以按照標準定額扣除。
6、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贍養60歲(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贍養人的贍養支出,可以按照標準定額扣除。
個人所得稅計算注意事項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而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起征點-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其中起征點進行了調整,由3500元上調至5000元,而專項扣除其實就是指三險一金。
一、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額)-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如下,明細查看個稅專項附加扣除;
(1)子女教育: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2)繼續教育:納稅人在**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學歷(學位)教育期間按照每月400元定額扣除。同一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過48個月。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按照3600元定額扣除。
(3)大病醫療: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藥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后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4)住房貸款利息: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
(5)住房租金: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而發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一)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1500元;
(二)除第一項所列城市以外,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11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800元。
(6)贍養老人: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統一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一)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二)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約定或者指定分攤的須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優先于約定分攤。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個人所得稅計算注意事項
一、最新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額)-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工資稅=應納稅所得額乘工資稅稅率
專項附加扣除的項目有: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
個人所得稅稅率標準:
1、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2、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4、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5、工資范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
6、工資范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包括6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
7、工資范圍在60000-85000元之間的,包括8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5%;
8、工資范圍在85000元以上的,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45%。
二、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1、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12=商數(按照商數查找相應的適用稅率A和速算扣除數A)
2、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乘適用稅率A-速算扣除數A。
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每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速算扣除數:
(1)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3000元的,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0;
(2)全月應納稅額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210元;
(3)全月應納稅額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1410元;
(4)全月應納稅額超過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速算扣除數2660元;
(5)全月應納稅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4410元;
(6)全月應納稅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7160元;
(7)全月應納稅額超過80000的部分,稅率為45%。速算扣除數15160元。
個人所得稅計算注意事項
一、獎金個人所得稅核算方法
國稅發文件根本規則是:“交稅人獲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獨自作為一個月薪酬、薪水所得核算交稅”。
1、發放獎金的當月薪酬高于5000元時,獎金扣稅方法為:獎金*稅率-速算扣減數,稅率是按獎金/12作為“應交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2、當月薪酬低于5000元時,獎金自個所得稅=(獎金-(5000-月薪酬))*稅率-速算扣減數,稅率是按獎金-(5000-月薪酬)除以12作為“應交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二、工資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1、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費用減除額
2、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例】張某某在10月份稅前工資12000元,需要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金1100元
(1)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起征點(5000)=12000-1100-5000=5900(元)
參照工資稅率表不含稅部分,超過3000不超過12000的部分,則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210。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5900×10%-210=380(元)
(2)如按照適用3500元的舊費用標準和舊的稅率表
張某某在10月份稅前工資12000元,需要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金1100元。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起征點(3500)=12000-1100-3500=7400元
參照工資稅率表不含稅部分,超過4155元7755元的部分,則適用稅率20%,速算扣除數為555。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7400×20%-555=925元
三、獎金個人所得稅具體問題
1、職工當月的薪酬薪水超出「5000」元,再發放的獎金獨自作為一個月的薪酬核算交納自個所得稅。
全年一次性獎金,獨自作為一個月核算時,除以12找稅率,但核算稅額時,速算扣減數只扣減一次。
2、職工當月的薪酬薪水不超出5000元,再發放的獎金獨自作為一個月的薪酬核算交納自個所得稅。
但可以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減除“雇員當月薪酬薪水所得與費用扣減額的差額”后的余額,作為應交稅所得額。其間“雇員當月薪酬薪水所得”以收入額扣減規則規范的免稅所得(如按規則交納的社會保險和住所公積金等)后的數額。
3、職工一個年度在兩個以上單位,只能依照國稅發文件規則,在一個交稅年度內,對每一個交稅人獎金計稅方法只選用一次,交稅人可以自由挑選選用該計稅方法的時刻和發放單位核算。
該條款的關鍵是:
一個職工月發放的獎金適用了除以12找稅率的優惠核算,其它月份就不能再適用了。
一個職工一年一次,在兩處以上獲得獎金,也只能適用一次。
職工即便上班時不到12個月,也可以適用一次。
房地產公司計提獎金時,計提、發放管帳處理同例一。
4、職工同一月份在兩個以上單位獲得獎金,可以挑選一個單位的一次性獎金依照國稅發文件優惠方法核算,從另一單位獲得的獎金兼并到當月薪酬薪水項目交稅。
國稅發文件規則:“在一個交稅年度內,對每一個交稅人,該計稅方法只應選用一次”。假如同一自個同月在兩個公司都獲得了年終一次性獎金,交稅人在自行申報時,不可以將這兩項獎金兼并核算交納自個所得稅,享用一次性獎金的方針;對該按規則只能享用一次全年一次性獎金的優惠算法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5500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