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收入額計算(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收入額計算公式)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收入額計算
解析
個人所得稅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A選項工資薪金所得可以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2000元后的余額計算;B選項述慶快表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界般怕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計算;c選項勞務報酬所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時可以扣減800元或每次收入的20%的金額;只有D選項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在計算時直接按收入金額乘以適用稅率計算,不能扣減任何費用。
試題編號83052
今天和朋友一起討論勞務收入扣繳個人所得稅的問題,單次的計算方法能看懂,但是年終匯繳清算的時候就看不懂了。查看了相關文件內容,解釋如下:
年度匯算指的是年度終了后,納稅人匯總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綜合所得的全年收入額,減去全年的費用和扣除,得出應納稅所得額并按照綜合所得年度稅率表,計算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再減去年度內已經預繳的稅款,向稅務機關辦理年度納稅申報并結清應退或應補稅款的過程。
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已預繳稅額
大白話的解釋就是因為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的稅率都不一致,比如工資薪金是3%-45%,勞務報酬是20%、30%、40%,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是20%,但這四種所得都要并入綜合所得,一起按年算總賬,適用相同的3%-45%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這樣就會導致你可能預扣預繳階段交多了,你就退稅;交少了,你就補稅;交得不多不少剛剛好,那就不用匯算了;二是你可以享受的一些扣除在預扣預繳階段沒有充分享受,比如大病醫療支出,或者符合條件的公益捐贈支出,在年度匯算階段把信息補充完善,很可能實現退稅;或者你在預扣預繳階段享受了不符合條件的扣除,在年度匯算時更正,也可能需要補稅。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5500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