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資個稅計算表(2021年工資個稅計算公式)
前沿拓展:
2021年工資個稅計算表
工資9000元 怎么扣社保和個稅?(9000-3500-五險一金)*0.10-105=個稅
工資薪金存在一個普遍現象是明明漲了工資,但薪酬卻減少了。因為工薪收入越高,應繳個稅越多。個人所得稅涉及到工薪階層的切身利益,那如何進行籌劃才能為企業員工節省一些稅費,這恐怕是目前企業和員工共同高度關心的焦點。
一、何為工資薪金支出
工資薪金指的是企業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員工的所有現金形式或者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這些現金形式或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員工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
二、工資薪金個稅如何計算1.工資支出的個稅計算方法
工資支出的個稅計算方法個稅的計算公式∶
本月應扣繳稅額=(本月累計應扣預繳納稅所得額*預扣稅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本月累計應扣預繳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計減除費用=5000*月份數)
我們舉幾個例子來看一下:
1)員工老王,2021年1月工資32000元, 所有扣除項合計3200元1月預扣預繳稅額=(32000-5000-3200)*3%-0=23800*3%=714元
注∶23800元為扣減費用和扣除項收入,從預扣稅率表中看出適用稅率為3%
2)2021年2月工資34000元,所有扣除項合計4200元2月累計預扣預繳稅額=(34000-5000-4200+23800)*10%-2520=48600*10%-2520=2340元
需要注意的是:2月應預扣預繳稅合計=本月累計-上月累計=2340-714=1626元
2.年終獎如何計算呢?
2023年12月31日前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計稅優惠政策繼續適用即年終獎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同時呢,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
我們舉個例子來看一下哦!
假設向日葵公司職工墩墩的每月工資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后的應稅收入額為6000元,允許扣除的專項附加扣除額為1000元,沒有其他收入和扣除項目,2022年12月,企業將發放全年一次性獎金36000元。請問墩墩取得的這筆全年一次性獎金選擇用哪種計稅方式?
我們一起幫墩墩計算一下:
第一種方式:采用并入綜合所得計算個稅
{(6000-1000)*12-60000+36000}*10%-2520=1080(元)
特別注意:因最后算出的應納稅所得額為36000,對照上圖稅率表適用3%稅率,速算扣除數為0,因此可以算出最后應繳納個稅為1080元。
第二種方式:采用單獨計稅優惠政策
步驟一:年終獎金額/12,根據得出的結果去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即月度稅率表,找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步驟二:按照步驟一找出的稅率表和速算扣除數,根據如下公式計算年終獎:
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36000/12=3000(元)
根據上圖月度稅率表可以看出適用3%的,速算扣除數為0
因此采用單獨計稅方式應繳納個稅=36000*3%=1080(元)
因此,這種情況下,墩墩無論選擇哪種計稅方式結果是一樣的呢!
三、哪些情形無需辦理年度匯算
納稅人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無需辦理年度匯算∶
(1)年度匯算需補稅但綜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過12萬元的;
(2)年度匯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
(3)已預繳稅額與年度匯算應納稅額一致的;
(4)符合年度匯算退稅條件但不申請退稅的。
四、工資薪金支出的稅前扣除要求
合理的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按照股東大會、董事會、薪酬委員會或相關管理機構制定的工資薪金制度規定實際發放給員工的工資、薪金。屬于國有性質的企業,其工資、薪金不得超過**有關部門給予的限定數額;超過部分,不得計入企業工資、薪金總額,也不得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五、工資薪金可能產生的涉稅風險
1.存在兩處以上所得
假如存在兩處以上所得需從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需要選擇并固定向其中一處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個人取得兩處及以上工資、薪金所得,應固定一處單位,攜帶個人身份證及復印件、發放工資、薪金的合同及發放證明,于每月15日前,自行向固定好的單位所在地稅務機關合并申報個人所得稅,多退少補。
2.免稅所得是否合法
需要特別重點檢查工資表中的免征個稅的所得項目是否符合稅法規定,比如免征個稅的健康商業保險是否符合條件、通訊補貼免征個稅是否符合標準等。
具體如何才能合法呢?我們以通訊補貼免征個稅舉例:
按照廣州市的本土規定(穗地稅發〔2007〕201號)單位高層管理人員(包括總經理、副總經理、總會計師以及在本單位受薪的董事會成員)在每人每月500元的標準額度內,其他人員在每人每月300元的標準額度內,憑**在單位報銷通訊費用的部分,準予在計征個人所得稅前扣除。超過上述規定標準為職工報銷的通訊費用以及發給職工的現金通訊補貼,應并入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3.人員是否真實
重點檢查工資表上的員工是否屬于公司真實的人員,是否存在虛列名冊、假發工資現象。有些企業工資表中竟然還存在人員已經離職、甚至已經**亡等,但是仍然申報個稅,未及時刪除這些人員的信息的現象。
看完了上文,您是否對工資薪金支出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了,更多問題歡迎評論區留言!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4500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