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留抵稅額怎么算(留抵稅額下月怎么算增值稅)
前沿拓展:
本期留抵稅額怎么算
如果本期增值稅減去上期留抵稅額為負值,則繼續留抵,不提隨證稅費;如果本期增值稅減去上期留抵稅額為正值,則按其“正值”計提并繳納隨證稅費。
留抵退稅怎么**作?誰能申請?如何記賬?快跟小慧一起看下吧!
近日,**、**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的公告》(** **公告2022年第14號),明確了納稅人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有關事項。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留抵退稅的事情。
ps:懶得看太多字的,最下面還有圖解哦~
留抵退稅是什么?哪些人可以申請?
留抵退稅,其學名叫”增值稅留抵稅額退稅優惠”,就是對現在還不能抵扣、留著將來才能抵扣的”進項”增值稅,予以提前全額退還。
一般來講,銷項對應收入端,進項對應成本端,銷項是要大于進項的,但是個別情況下,比如公司集中采購原材料或者采買貴重設備,設備金額較大,相應的,形成的進項稅也就非常多,這時候,進項就很可能大于銷項,應交增值稅為負數。
這種情況怎么辦呢?以前的做法就是留在賬上,等以后有更多的銷項了,一點點去抵扣。
從2019年4月開始,對增量部分的留抵稅額可以進行退稅,而今年則不一樣了!
第一,不光是增量部分退稅,存量也可以退稅。
也就是說2019年4月以前的銷項沒有抵掉的進項稅全都可以退了!
第二,全都變成提前退付。
啥意思呢?就是不等銷售形成銷項稅和進項稅做了差額再進行退稅,而是當納稅人把設備買進來,就把形成的這部分進項稅直接進行退稅,就是“購進退稅”。
第三,擴大適用范圍,增加退付比例。
原來只是對先進制造業企業是100%留抵退稅,對其他企業、小微企業一般是退60%,剩下的留待以后銷項稅抵扣,本次升級后,全都變成100%!
一、小微企業(含個體商戶,下同)
包括小型企業和**企業,按照《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和《金融業企業劃型標準規定》(銀發〔2015〕309號)中的營業收入指標、資產總額指標確定。
【舉例】建筑業
假如某建筑企業,營業收入5800萬,資產總額4500萬,屬于小型企業,可以按規定享受小微企業留抵退稅政策。
二、制造業等行業納稅人(含個體工商戶,下同)
制造業等行業納稅人,是指從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業務相應發生的增值稅銷售額占全部增值稅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的納稅人。
【舉例】某納稅人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期間共取得增值稅銷售額1000萬元,其中:生產銷售設備銷售額300萬元,提供交通運輸服務銷售額300萬元,提供建筑服務銷售額400萬元。
該納稅人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期間發生的制造業等行業銷售額占比為60%[=(300+300)/1000]。因此,該納稅人當期屬于制造業等行業納稅人。
三、納稅人需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者B級;
2.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生騙取留抵退稅、騙取出口退稅或虛開增值稅專用**情形;
3.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兩次及以上;
4.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留抵退稅怎么申請?
留抵退稅怎么申請?用電子稅務局就能直接網上申請了,只需要三步!(以河北省電子稅務局為例)
一、登陸電子稅務局,完成納稅申報后,符合條件的企業,自動彈窗留抵退稅申請,點擊符合條件,立即申請留抵退稅。
如果沒有自動彈窗,可以在電子稅務局首頁,點擊【我要辦稅】→【一般退(抵)稅管理】→【退抵稅費申請(增值稅制度性留抵退稅)】,同樣可以申請留抵退稅。
二、閱讀辦理須知后,進入留抵退稅申請主界面,彈窗提示:
選擇【確認】后,進入留抵退稅申請頁面。納稅人進入申請頁面時,系統對納稅人進行是否預填信息提示,提示信息在確認前,不允許強制關閉。
如納稅人選擇【系統為我預填數據】選項,則系統自動為納稅人預填申請表數據;如納稅人選擇【自行填報數據】則不加載預填信息,均由納稅人自行選擇或填報。
【提示】“退稅企業類型”和“國民經濟行業”需要選擇到最小類,不可以選擇大類。
三、全部填寫完畢后,會有彈窗提示核對預填數據是否準確,如數據正確,點擊【繼續申請】。
如數據有誤,點擊【返回修改】。所有數據確認無誤后,點擊【保存】→【提交】等待稅務人員的審批即可。
留抵退稅怎么記賬?稅務上要怎么申報?
會計分錄
1.計算出應退稅額時:
借:其他應收款—應退期末留抵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收到退稅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應退期末留抵稅額
或者編制一張分錄也可以,收到退稅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申報指引
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第22欄“上期留抵稅額退稅”。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3499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