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紅稅怎么算(分紅如何計算稅金)
前沿拓展:
分紅稅怎么算
法律分析:股東分紅個人所得稅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但個人股東從上市公司取得的分紅可以減半征稅。
法律依據:《中華****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征收管理,規范稅收征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征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股票分紅是根據持股時間來計算稅費的,再有一個特征就是股票分紅還要相對應地進行除權除息的,股票具體要怎么樣進行扣稅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股票分紅到底是怎么扣稅呢?根據A股市場的分紅稅費規定,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持股時間不足一個月時間的,將會扣除20%的分紅稅;
第二階段,持股時間超過一個月不足1年時間的,將會扣除10%的分紅稅;
第三階段,持股時間超過一年的,這是免征分紅利稅的,不能繳納分紅稅。
以上這三大階段就是當前A股市場股票分紅稅情況,根據持股時間長短進行扣稅;按照這個稅費規定來看,很明顯就是鼓勵大家要長期價值投資,這樣是可以避免分紅稅費。
持股時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計算呢?
根據股票分紅稅規定,持股時間不足一個月,或者超過一個月而不足一年時間,這個時間到底是從哪一天開始計算呢?
相信很多人都不明白,所謂持股時間都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計算的,肯定的告訴大家并非是你從買入股票的那一天開始計算,而是從股權登記日那天開始計算,意思就是以分紅后的時間為基準。
舉例子1
張三在3月1日買入某只股票,而這只股票的股權登記日是5月1日;
次年3月1日真正的持股時間已經滿一年了,而張三此時如果賣出股票的話,肯定要進行扣除10%的稅費。
原因是股權登記日是5月1日,真正要等次年5月1日之后賣出,才能享受免征紅利稅;張三在3月1日賣出,分紅后持股時間才10個月,按照分紅制度來計算,肯定要扣除10%的紅利稅。
所以通過這個例子告訴股民投資者們,持股時間并非是按照買入的那一天開始計算,而是從股權登記日的那一天開始計算持股周期,根據不同的持股周期進行相對應的扣稅。
持股1年時間,途中做過T,怎么計算稅費?
上面已經深入了解股票的分紅稅,以及根據稅費的持股時間,只要弄清楚以上兩個問題,再來解答持股途中做過T**作的又怎么計算稅費呢?
其實途中做國T**作的同樣也是按照持股時間來計算稅費,只要從賣出股票的那一天為截止時間,從股權登記日那天為奇起始時間。
舉例子2
張三持有某只股票1萬股,這只股票的股權登記日是6月1日,但途中張三有多次做T**作,但最終張三賣出股票是次年6月1日,總體持股時間已經超過1年時間了,還需要被征收紅利稅嗎?
比如張三在9月1日當天高拋5000股,結果又低吸5000股進行;
次年2月1日同樣高拋5000后又低吸5000股,同樣做了一個T**作。
次年5月1日再次用5000股做個來回,進行高拋低吸。
但在次年7月1日張三直接把全部1萬股進行賣掉,把這只股票**了,請問張三還需要征收紅利稅嗎?
這種情況肯定是需要被征稅紅利稅的,按照10%的稅費進行征收。因為張三途中做T**作,分紅后實際持股超過1個月但不超1年,當然要征收紅利稅的。
張三第一次做T持股時間只有3個月,第二次T持股時間8個月,第三次T持股時間11個月,三次做T后張三實際股票已經重新計算時間了,相當于重新建倉了,這種情況當然要扣除紅利稅。
如果真正想要避免紅利稅,就是從股權登記日那天起,持股不動,途中不能做T,這種情況持股超一年時間,才能真正享受免征紅利稅的。
匯總
通過上面分析得知,股票紅利稅最高20%,最低是免征的,根據持股時間進行相對應的征稅;只要在股權登記日后,持股時間不超1年,途中做T的一定會產生紅利稅的。
從股票紅利稅的規定得知,就是鼓勵投資者們要長期價值投資,想要享受免征紅利稅必須持股一年以上,希望投資者們要知悉。
拓展知識:
分紅稅怎么算
一、正文回答
股東分紅個稅計算為:分紅額乘以20%。股東個人收到后還需自行到稅務局申報,如果滿額代稅后可不再繳稅,只需申報情況即可。相關規定,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但個人股東從上市公司取得的分紅可以減半征稅。對個人投資者從上市公司取得的紅利所得,暫減按50%計入個人納稅所得額,依照稅法規定計征個人所得稅。
二、分析
分紅是股份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分紅是將當年的收益,在按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等項目后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通常股東得到分紅后會繼續投資該企業達到復利的作用。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紅,而優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紅。股份公司只有在獲得利潤時才能分配紅利。
三、相關法律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一般來說企業的稅后利潤應當分配給股東。而股東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也應該征收個人所得稅。根據《企業所得稅法》明確規定,企業的下列收入為免稅收入: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也即對于法人股東而言,分紅原則上是不需要繳稅的。
四、公司股東在年中退出公司,可否要求分取本年度的紅利?
公司的分紅是以年度作為核算時間段的,因為公司分紅的前提是扣除一些項目后才能分的,所以分紅只能在一個會計年度結束后一段時間內進行。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3499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