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年終獎怎么單獨計算(個人所得稅年終獎怎么單獨計算的)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年終獎怎么單獨計算
個人觀點:
2011年終獎個稅算法(供參考)
年終獎計稅方法共有2種,分別為:
1。扣除三險一金后,如果當月工資超過3500元,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按照得出的數額找到對應稅率,然后直接套入年終獎的計算公式,得出應繳稅額。
2。扣除三險一金后,如果當月工資收入不足3500元,則先從年終獎中拿出一部分錢,將當月工資補足3500元后,然后將剩余的年終獎金額套入計算公式,得出應繳稅額。
舉例說明:
如果發放年終獎的當月工資為3400元,年終獎為1萬元,那么首先從年終獎中減去100元補足當月工資,然后將9900元除以12得出825元,對應的稅率為3%,那么年終獎扣稅額為9900×3%-0=297元。
如果發放年終獎的當月工資為3500元,發放年終獎為19500元,將19500元除以12得出1625元,對應稅率為10%,那么年終獎扣稅額為19500×10%-105=1845元。
不足12個月,應該按實際的月數計算,這樣才體現稅收的公平原則。以上共同學習,希望對你有用!
一、 問題背景:
2021 年 12 月 29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實施部分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包括: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未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實施按月單獨計稅的政策延長至 2023 年底;將年收入不超過 12 萬元且需補稅或年度匯算補稅額不超過 400 元的免予補稅政策延至 2023 年底。這意味著,此前各方關注的年終獎計稅優惠的另一只靴子已經落地,之前已經實行三年的關于年終獎的稅收優惠政策將繼續延期。
2019 年前,我們國家開始實施新一輪個人所得稅改革,引入了綜合所得稅制,使得這個關乎國民個人收入的稅收問題進入了改革的快車道,將原來單一的分類所得稅制度,改變為分類所得制與綜合所得制并存的局面。為平衡改革帶來的不穩定性,**當時明確年終獎還是可以享受單獨計稅優惠,設置了三年過渡期,即在 2021 年 12 月 31 日前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可以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
因此從 2021 年第四季度開始,海哥就接到很多關于年終獎是不是要趕在 2021 年 12 月 31 日前發放的咨詢,因為不少人開始擔心,優惠快到期了,明年的年終獎要縮水了。現在靴子落地,也就是說,年終獎依然可以實施按月單獨計稅,當然,也可以并入綜合所得計稅。今天,海哥就來幫助大家來做這道選擇題。
二、舉例說明
假設張三在扣除專項扣除(五險一金)和專項附加扣除后,月薪 1 萬,年終獎是 10 萬元。
1)如果單獨計稅,以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 12 個月得到的數額,來確定適用稅率,那么,10 萬除以 12 為 8333 元,適用 10%的稅率,那么張三年終獎應納稅是多少 10 萬乘 10%,再減去速算扣除數,為 9790 元。全年工資應納稅是 12 萬減去 6 萬起征點,乘以 10%的稅率,最終是 3480 元。兩者相加,就是年度納稅 13270 元。
2)如果并入綜合所得計稅,那么年薪 12 萬加上 10 萬年終獎,減去6 萬起征點,為 16 萬,適用 20%的稅率,再減去速算扣除數,全年納稅是 15080 元。也就是,年終獎合并計稅要比單獨計稅,全年多繳納1810 元的個稅。顯然,加上年終獎,可能會導致一部分人全年稅率變高。對這部分人來說,單獨計稅優惠延續,會帶來個人收入的提高。
但這就是最終的結論嗎?
**是否定的!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例子:
假設李四的月薪,在扣除專項扣除(五險一金)和專項附加扣除后是7000 元,年終獎是 10 萬元。
1)如果單獨計稅,年終獎應納稅的依然是 9790 元。全年工資應納稅是84000 元減去 6 萬起征點,乘以 3%的稅率,為 720 元。兩者相加,年度納稅額 10510 元。2)如果并入綜合所得,那么年薪 84000 加上 10 萬年終獎,減去 6 萬起征點,為 12 萬 4 千,適用 10%稅率,最終年度納稅是 9880 元。還比單獨計稅交稅更少!
三、海哥點評
從上述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年終獎計稅方式如何選擇,不能一概而論,這是一道需要根據每個人自身收入高低不同而有不同**的選擇題。千萬別盲目地認為年終獎單獨計稅就一定可以達到稅收優惠的結果!
海哥建議:一般對于年薪低于年終獎的人來說,合并計算或許更有利。特別是有一些平時月收入較低的人,可能六項專項附加扣除都無法足額用到,那么把年終獎合并到綜合所得里,充分扣除,還能繳稅更低。
李登海律師
同時擁有執業律師資格、會計師資格,20 年財稅法實戰經驗,曾擔任某集團公司財務總監,精通企業綜合性財稅籌劃和實施,擅長企業交易模式架構設計和法律風險防范、公司財稅法律問題梳理和解決、 稅務風險排查、涉稅爭議案件應對解決,以及企業財稅合規方案的設計和實施。辦理過多起稅務稽查、虛開**行政刑事應對、涉稅疑難民商事訴訟案件,在重大交易稅務優化、稅局溝通及稽查應對、稅務爭議解決、涉稅刑事辯護、涉稅疑難民商事案件等方面,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現擔任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法律風險管理與企業合規 事務部財稅項目負責人。
以上文章來源于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
作者:李登海律師
2022-1-1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2499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