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償金個人所得稅怎么算(個人補償金如何繳稅)
前沿拓展:
補償金個人所得稅怎么算
1,如題所述,各地財稅機關一般會根據當地經濟水平對經濟補償應計繳個稅作出相應規定,基于各地經濟水平的不一致,計繳基數及相應扣除額也會存在一定差異。
2,可見,應予結合當地相關政策規定進行判斷。
3,以上僅供參考,請予核實,依法**作。
具體案例:A公司辭退員工支付的離職補償金,如何如何扣繳個稅?
回答:按是否超過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去判定。
根據規定,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作為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參考來源:《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
拒絕枯燥復雜理論,一針見血,呈現簡單結論和簡明分析!只要10秒鐘,即可通過實例解決你遇到的稅財難題!注明方案依據,有依有據,底氣滿滿!關注我+,隨時在主頁搜索到你想要的稅財**。
拓展知識:
補償金個人所得稅怎么算
計算勞動者經濟補償金的個稅的辦法: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法律依據】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1499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