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個稅計算(2020個稅計算器)
前沿拓展:
2020個稅計算
個稅2021年新規計算器:填寫收入總額,扣除部分五險一金,專項扣除部分即可進行計算。
次年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內容需于每年12月進行確認。納稅人未及時確認的,扣繳義務人于次年1月起暫??鄢{稅人確認后再行辦理專項附加扣除。2021年度的專項附加扣除仍為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繼續教育。
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6項。納稅人可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分項填報,如果扣除項目無變化,也可選擇快捷**作。若用戶未及時確認,則系統于2021年1月起暫停該用戶所享受的扣除,直至確認后重新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優惠。
擴展資料:
個稅2021年新規介紹如下:
考慮到新稅制實施已有一個完整的納稅周期,納稅人也有了執行新稅制后的全年收入納稅數據,對該部分工作穩定且年收入低于6萬元的群體,在享受原稅改紅利基礎上,可對其稅款預扣預繳方法進行優化。
2020年夫妻一方填寫子女信息,2021 年變更為另一方填寫。那么,2021 年夫妻一方需要先刪除子女教育信息,再確認,另一方填寫信息即可。2020年填寫的租賃合同顯示 “已失效”,需要重新修改租房信息,再確認。
參考資料來源:**網-新個稅實施條例明確規定對境外人士的優惠政策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個稅預扣預繳出新規 減輕納稅人辦稅負擔
每月發完工資,收到工資條后,看到當月交的個稅是不是一臉懵?你在想這個月的個稅究竟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小朋友,你心里是不是有很多問號? 為什么別人個稅都是0,我卻被扣了稅~~】
接下來,我給大家列幾個例子,你就會明白個稅是如何預扣預繳的了,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算不清個稅了。【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
首先給大家放出來一張稅率表。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例:某職員2019年入職,2020年每月應發工資均為10000,每月基本減除費用5000元(就是其個稅起征點5000),“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為1500元,從1月起享受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1000元,假設沒有減免收入及減免稅額等情況,以前三個月為例,應當按照以下方法計算預扣預繳稅額:
1月份:(10000-5000-1500-1000)*3%=75元;
2月份:(10000*2-5000*2-1500*2-1000*2)*3%-75=75元;
3月份:(10000*3-5000*3-1500*3-1000*3)*3%-75-75=75元;
進一步計算可知,該納稅人全年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為30000元,一直適用3%的稅率,因此個月應預扣預繳的稅款相同。
————————————————————
最后,給大家留個問題思考下,到第4個月,該交多少個稅,你會計算嗎?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下次將會解答問題。
【點贊、關注不迷路】
【收藏、轉發方便查看喲】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0498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