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酬個稅計算方法(個人所得稅稿酬計算方法)
前沿拓展:
稿酬個稅計算方法
一、正面回答
2022年稿酬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公式為(個稅起征點5000元)是本月應扣繳稅額=(本月累計應扣預繳納稅所得額*預扣稅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月累計應扣預繳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二、分析詳情
稿酬所得需要在納稅義務發生時,由支付稿酬單位按照預扣率代為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同時稿酬所得屬于需要并入綜合所得的一部分,而綜合所得按年計征,年終需要匯算清繳。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這里的作品既包中外文字,比如**,也包括圖片以及樂譜等。外文作品的翻譯、審稿、以及書畫取得的所得,不屬于稿酬所得,而應劃分到勞務報酬所得。納稅人取得的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額,扣除費用為800元。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扣除費用為每次收入的20%。
三、稿酬個人所得稅的計征方法是什么
稿酬所得是按次計征的,以上扣除費用,減按70%確認應納稅所得額均是基于次收入。如果屬于同一作品的同次出版發表,則不管分幾次支付稿酬,均屬于同一次。如果屬于同一作品的再版收入,應視為另一次稿酬所得。同一作品在報刊上連載,以連載完成取得的收入合計作為一次,計征個稅。
從小學起我們在數學課上就學習計算個人所得稅的問題。那時你或許還困惑:小孩子為什么要為大人**心。
如今,小孩子也長大了……快來按步驟算算2019年度個稅吧。
國家**今天(14日)公布了《關于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事項的公告(征求意見稿)》,即日起至26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根據征求意見稿,要將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等四項收入合并起來,計算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簡單說就是按年算賬、多退少補。
合并全年綜合收入 按年計算稅款
根據征求意見稿,2019年度結束后,納稅人需要匯總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的收入額,減去可以扣除的費用后,按照3%—45%的綜合所得年度稅率表(見下圖),計算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再減去年度內已經預繳的稅款后,向稅務機關辦理年度納稅申報,并結清應退或應補稅款。
劃重點:在平時已預繳稅款的基礎上,“查遺補漏、匯總收支、按年算賬,多退少補”。
**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 施正文: 匯算清繳,它是跟我們的綜合課稅是相匹配的一個制度,我們這次個人所得稅改革就是要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制,那這樣一個綜合征稅、按年計稅,它能使有不同來源所得的人,最后都能夠按照什么?按照他的所得的總額多少來確定他的實際繳稅的稅額,那這就實現了什么?“量能課稅”。
據了解,此次納入綜合所得范圍的收入類型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 等。依據稅法規定,2019年度匯算,
僅包括:
2019年度綜合所得;
不包括:
①2019年1月1日以前或2019年12月31日往后年度所得;
②財產租賃等分類所得;
③按規定可以不并入綜合所得計算納稅的全年一次性獎金等所得。
****稅收研究室主任 張斌: 我們把“綜合所得”的項目加在一起,然后再適用一個統一的稅率表多退少補。讓這四項綜合所得的收入相同的人稅負基本上是相同的。
這些情況無需辦理匯算清繳或退稅
一般來講,只要納稅人平時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不一致,都需要辦理年度匯算。為切實減輕納稅人負擔,國務院還專門明確了對部分群體納稅人免除2019年度匯算補稅義務的政策。
根據征求意見稿,您要是符合以下情況就可以不辦理年度匯算:
①納稅人只要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
②納稅人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
③納稅人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或不申請年度匯算退稅的。
**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 施正文: 小額的這個免稅,又不影響整個稅收負擔或者稅收公平,這樣的一個過渡期的安排,會使我們這樣的一個匯算清繳制度能夠有序合理地推行。
另外,2019年度已預繳稅額大于年度應納稅額的,還可以申請退稅。
**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 施正文: 匯算清繳這個制度它是能否體現我們新個人所得稅實現稅負公平,加大對收入分配調節力度的一個配套制度,具有重要的意義。
****稅收研究室主任 張斌: 這一步改革實際上是更好地發揮個人所得稅收入分配功能必須(走)的一步,這也是與國際慣例和大多數發達國家采取的制度是更為接近的。
三種途徑查詢綜合所得
納稅人四連問: 自己全年收入到底有多少?怎么才能算出自己應該補稅還是退稅?補多少或者退多少?是否符合豁免政策的要求?
**提供三種途徑進行查詢:
①工作單位: 可以向扣繳單位提出要求,按照稅法規定,單位有責任將已發放的收入和已預繳稅款等情況告訴納稅人。
②電子稅務局網站: 納稅人還可以登錄電子稅務局網站,查詢本人2019年度的收入和納稅申報記錄。
③網上稅務局(手機客戶端、網頁端): 在2020年匯算前,稅務機關將通過網上稅務局(包括“個人所得稅”手機APP、網頁端),根據一定規則為納稅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申報表預填服務。
**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 施正文: 盡量地減輕納稅人報稅這種繁瑣和程序上的這樣的一個負擔,同時在這樣一個申報過程中,也會體現到我們稅務機關提供的服務以及我們納稅人所享有的權利。
責編:郭姝婷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9498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