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123_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_日韩美女免费线视频_成人av三级

稅負率的計算公式(宏觀稅負率的計算公式)

前沿拓展:

稅負率的計算公式


1、企業所得稅稅負率=應納所得稅/應稅收入*100%,所得稅稅負率,為年度交納所得稅稅額占該企業銷售額或者營業額百分比。企業所得稅稅負率計算公式=應納稅所得額除以營業收入。

2、計算企業所得稅稅負率=應納所得稅額÷銷售額×100%。稅負是指實際應計繳的稅款占相對應的應稅銷售收入的比例。稅負可以單指增值稅稅負、所得稅稅負、營業稅稅負等。也可以把所有本年度上交的所有稅款加總計算一個總體稅負。稅負有比例的、累進的、累退的三種形式。比例的稅負是負稅人所負稅款占其收入的比率不隨收入的變化而變化;累進的稅負是負稅人所負稅款占其收入的比率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累退的稅負是負稅人所負稅款占其收入的比率隨收入的增加而下降。


最近去項目上檢查工作,和項目上的成本人員進行了接觸溝通,發現有不少同志對于增值稅還是模棱兩可,尤其是剛畢業不久的學員,更是對此一知半解。國家發布建筑業的營改增政策已有5年之久,今天就為大家解說增值稅的前世今生,以及如何測算出項目實際稅負率。

01

建筑業增值稅的來歷

根據《** 國家**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 財稅〔2016〕36號文規定:經國務院批準,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以下稱營改增)試點,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等全部營業稅納稅人,納入試點范圍,由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自此,建筑業正式進入增值稅時代。如果說原來的營業稅是稅金1.0時代,那么增值稅就是稅金2.0時代了。

可能會有人疑問,建筑業營業稅究竟是什么樣子?為了滿足部分人的好奇心,這里就讓大家看看它到底長什么樣子(以開具的**為例,更為直觀明了,注意觀察我用紅色圈住的信息)

稅負率的計算公式(宏觀稅負率的計算公式)

稅負率的計算公式(宏觀稅負率的計算公式)

看過它原來的樣子,再來看看稅金2.0現在的樣子,這里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營改增老項目

稅負率的計算公式(宏觀稅負率的計算公式)

稅負率的計算公式(宏觀稅負率的計算公式)

稅負率的計算公式(宏觀稅負率的計算公式)

第二種:營改增新項目

稅負率的計算公式(宏觀稅負率的計算公式)

稅負率的計算公式(宏觀稅負率的計算公式)

稅負率的計算公式(宏觀稅負率的計算公式)

稅負率的計算公式(宏觀稅負率的計算公式)

看了上面這么多的**和完稅憑證,相信大家對于稅種變化有了一個簡單的認識,接下來讓我們探討一下施工項目實際應用。

02

建筑業增值稅的基本概念

根據《** 國家**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1《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規定:

第二十二條 銷項稅額,是指納稅人發生應稅行為按照銷售額和增值稅稅率計算并收取的增值稅額。

銷項稅額計算公式: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第二十四條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

簡單來說,在工程項目實際應用中,作為承包方,銷項稅就是給發包方開具**繳納的稅額,進項稅就是下游的勞務分包分供方按照結算金額提供的**金額(也可以稱之為成本票)。

03

建筑業增值稅負測算

為什么要做稅負測算呢?雖然屬于財務管理的范疇,但確實又屬于項目管理的范圍之內。做好項目稅務策劃,對項目的資金流向有重要的意義。比如,我們在選擇供應商的時候,是選擇小規模納稅人還是一般納稅人,這個就和項目利潤有很大的關系,在這里先按下不表。我們先看下項目稅負測算的過程:

1. 分析項目成本結構

稅負率的計算公式(宏觀稅負率的計算公式)

稅負率的計算公式(宏觀稅負率的計算公式)

備注:0%稅率的部分為取得增值稅普通**或未取得**的項目。

通過上面的表格,可以把項目成本進行分類,根據不同的稅率,測算進項稅額。其中,進項稅額占比較大的還是屬于直接成本這一塊,直接成本中占比較大的為材料費這一部分,一般稅率多為13%。當然在實際采購中,牽涉到零星采購部分(現金購買),那么就不能取得進項稅額了。

上面只是匯總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細化,比如把占比比較大的分包費、材料費單獨建表分析。只有拆分的越詳細,測算的就越準,對項目管理地把控能力就越強。

2. 分析項目實際稅負

通過上面的成本結構分析,可以測算出來項目實際的進行稅額;根據項目的預算收入,測算出銷項稅額。二者的差值就是項目實際應納的增值稅稅額,就可以測算出項目實際稅負率。如下表所示:

稅負率的計算公式(宏觀稅負率的計算公式)

最后總結一句,如果項目盈利水平較好,那么在前期招標采購時,就需要一般納稅人的分包分供方多一些;反之,小規模納稅人的分包分供方可以適當多一些。這樣做的目的可以有效控制項目成本支出,減少項目資金壓力。

拓展知識:

稅負率的計算公式

一、內銷企業稅負率的計算公式

某時期增值稅“稅負率”=當期各月“應納稅額”累計數÷當期 “應稅銷售額” 累計數。

1、月“應納稅額”即為每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應納稅額合計數。

2、月“應稅銷售額”=每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按適用稅率征稅貨物及勞務銷售額 +按簡易征收辦法征稅貨物銷售額。

二、“免抵退稅”企業的稅負率的計算公式

某時期增值稅“稅負率”=當期“各月應納稅額累計數”÷當期“應稅銷售額”累計數={當期各月[ “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上期留抵稅額”]累計數+當期“簡易征收辦法應納稅額” 累計數 -當期“應納稅額減征額”累計數}÷當期“應稅銷售額” 累計數。

1、月“銷項稅額”=每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按適用稅率征稅貨物及勞務銷售額 +免、抵、退辦法出口貨物銷售額) ×適用稅率=每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銷項稅額+“虛擬銷項稅額”即每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免、抵、退辦法出口貨物銷售額 ×適用稅率。

2、月“進項稅額”=每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進項稅額(不剔除征退稅率差部分進項稅額)+“虛擬進項稅額”即每月進(來)料加工料件金額×適用稅率。

3、月“進項稅額轉出”=每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進項稅額轉出”包括征退稅率差部分進項稅額) – 每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表2》免抵退稅辦法出口貨物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即征退稅率差部分進項稅額)。

4、月“上期留抵稅額”=每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上期留抵稅額 – 每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上期免抵退貨物應退稅額。

5、“應稅銷售額”=每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按適用稅率征稅貨物及勞務銷售額 +免、抵、退辦法出口貨物銷售額+按簡易征收辦法征稅貨物銷售額。

注:

1、對實行“免抵退”的生產企業而言。應納增值稅包括了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2、通常情況下,當期應納增值稅=應納增值稅明細賬“轉出未交增值稅”累計數+“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累計數

稅負率是分類的,如增值稅稅負率為:

實際交納增值稅稅額/不含稅銷售收入×100%

所得稅稅負率為:

實際交納所得稅稅額/不含稅銷售收入×100%

擴展資料

稅負率的影響因素

一、銷售價格降低,你可以比較一段時期內的銷售價格走勢,并說明為什么銷售價格會降低的原因。比如季節性、供大于求、商業競爭激烈等等。

二、進貨價格上漲,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也會增加,這樣,銷項稅減進項稅的差額也就少了,稅負率就降低了。

三:一個時期內的進貨多,銷售少,抵扣的進項稅多,銷項稅少,也會降低這個時期的稅負率。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稅負率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稅負率的計算公式

稅負率的具體計算為:

稅負率=當期應納增值稅/當期應稅銷售收入

當期應納增值稅=當期銷項稅額-實際抵扣進項稅額

實際抵扣進項稅額=期初留抵進項稅額+本期進項稅額-進項轉出-出口退稅-期末留抵進項稅額

注:

①對實行“免抵退”的生產企業而言。應納增值稅包括了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②通常情況下,當期應納增值稅=應納增值稅明細賬“轉出未交增值稅”累計數+“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累計數

稅負率是分類的,如增值稅稅負率為:實際交納增值稅稅額/不含稅銷售收入×100%

所得稅稅負率為:實際交納所得稅稅額/不含稅銷售收入×100%

擴展資料:

稅負率的其他相關計算公式:

①增值稅稅負率=實際交納增值稅稅額/不含稅的實際銷售收入×100%

②所得稅稅負率=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銷售額(應稅銷售收入)×100%。

③主營業務利潤稅負率=(本期應納稅額÷本期主營業務利潤)×100%

④印花稅負擔率=(應納稅額÷計稅收入)×100%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稅負率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稅負率的計算公式

稅負率=當期應納增值稅/當期應稅銷售收入

當期應納增值稅=當期銷項稅額-實際抵扣進項稅額

實際抵扣進項稅額=期初留抵進項稅額+本期進項稅額-進項轉出-出口退稅-期末留抵進項稅額。

根據你所說的1%左右是沒有關系的。

一般納稅人的稅負率計算方法

1、 企業稅收負擔率的測算分析

企業稅負率=本期累計應納稅額÷本期累計應稅銷售額×100%

稅負率差異幅度=[企業稅負率-本地區同行業平均稅負率(或上年同期稅負率)]÷本 地區同行業平均稅負率(或上年同期稅負率)×100%

如果稅負率差異幅度低于-30%,則該企業申報異常。

2、 企業銷售額變動率的測算分析

當月應稅銷售額變動率=(當月應稅銷售額-上月應稅銷售額)÷上月應稅銷售額×100%

累計應稅銷售額變動率=(本期累計應稅銷售額-上年同期應稅銷售額)÷上年同期應稅銷售額×100%

如果累計應稅銷售額變動率或當月應稅銷售額變動率超過50%或低于-50%,應將應稅銷售額和應納稅額進行配比分析,以確定該企業申報是否異常。

3、 企業銷售成本變動率與

銷售額變動率的配比分析

銷售成本變動率=(本期累計銷售成本-上年同期累計銷售成本)÷上年同期累計銷售成本×100%

銷售額變動率=(本期累計銷售額-上年同期累計銷售額)÷上年同期累計銷售額×100%

企業銷售成本變動率與銷售額變動率的差異額=銷售成本變動率-銷售額變動率

如果企業銷售成本變動率與銷售額變動率的差異幅度超過各地設定的正常峰值,該企業申報異常。

4、 企業零負申報異常情況分析(考慮留抵稅額增長比例)

如果企業應納稅額連續三個月等于0,該企業異常。

5、 進項稅額構成比例分析

進項稅額構成比例=當期非增值稅專用**抵扣憑證抵扣進項稅額÷當期抵扣的全部進項稅額×100%

利用上述公式測算的結果如果連續兩個月大于60%(特殊行業除外),該企業申報異常。

6、 增值稅專用**開具金額變化分析

專用**開具金額變動率=當期申報的專用**開具金額÷上期申報的專用**開具金額×100%

擴展資料:

影響因素

一、銷售價格降低,你可以比較一段時期內的銷售價格走勢,并說明為什么銷售價格會降低的原因。比如季節性、供大于求、商業競爭激烈等等。

二、進貨價格上漲,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也會增加,這樣,銷項稅減進項稅的差額也就少了,稅負率就降低了。

三:一個時期內的進貨多,銷售少,抵扣的進項稅多,銷項稅少,也會降低這個時期的稅負率。

具體分析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分析企業的價值鏈

制造企業的價值鏈通過包括了研發設計、采購、生產制造、銷售、運輸、售后服務、行政人力資源等部分。

對于一個**的企業,往往內部囊括了以上價值鏈的全部,各個部分產生的增加值在同一家公司匯集,企業稅負比較高。對于集團公司,內部價值鏈各個部分可能是分開的,因此,每家企業的增值稅稅負比較低。

2、分析企業的生產方式

企業的加工費用包括了折舊、人工、輔助生產的費用,這些費用都沒有對應的進項可以抵扣。但如果企業將部分產品發外加工,對方開具專用**,這些加工費就產生了進項,企業銷售額相同的情況下,交納的增值稅減少,稅負下降。

企業高速成長過程中,選擇發外加工模式的情況很普遍,所以分析稅負率時,要分析企業是否存在發外加工的情況。

3、分析企業的運輸方式

現在企業銷售產品往往是送貨到對方的倉庫,運輸成本比較高。運輸費用的處理有不同的方式,我們比較兩種常見方式的稅負差異:一是買方承擔,運輸公司直接開具**給買方;一是賣方承擔,運輸公司直接開具**給賣方。

4、分析企業產品的市場**

現在分析稅負時比較強調同行業比較。其實,同一行業的企業在市場中的**往往不同。有些企業樹立品牌形象,走高端路線,產品品質好,銷售價格貴。有些產品重視低成本運作。

重視大眾市場,市場容量大,贏在薄利多銷。由于市場地位不同,產品的毛利不一樣,利潤是增值額的一部分,利潤越高,稅負越高。因此同一行業中,做高端產品的企業稅負比較高,做低端產品的企業稅負比較低。

5、分析企業的銷售策略

影響增值稅稅負的因素還包括企業的銷售策略。基本的營銷策略有兩種:一種是推動式。方式的特點是給予經銷商大的折扣、優惠、返點、獎勵,靠經銷商來推動市場。另一種是拉動式。方式特點是通過品牌運作、廣告投入、營銷活動使最終消費者對產品認同、產生好感,拉動市場,對經銷商沒有特別的獎勵和優惠。

稅負率一般是指納稅人在當前應稅銷售中應繳納的當期增值稅的比例。對于小規模企業來說,稅率是稅率:3%,而對于一般納稅人來說,由于扣除進項稅,稅率不是17%或13%,而是遠遠低于這個比率。一般情況下,當期應納增值稅=應納增值稅明細賬"轉出未繳增值稅"累計數+"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累計數。

一般稅負率過低往往會引起稅務局的關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業企業 1.5%左右),各行業的稅負率是不同的,具體的稅負率表是:

增值稅稅負率={[年度銷項稅額合計+免抵退貨物銷售額*應稅貨物實用稅率-(年度進項稅額合計-年度進項稅額轉出合計+年初留抵稅額-年末留抵稅額)]/[年度應稅貨物或勞務銷售額+免抵退貨物銷售額]}*100%

引起稅負率降低的因素主要有二:

1、進貨價格上漲,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也會增加,這樣銷項稅減進項稅的差額也就少了‘’

2、一個時期內的進貨多,銷售少,抵扣進項稅多,銷項稅少,也會降低這個時期的稅負率

"稅"(又稱稅賦、稅金、稅收、賦稅、稅捐、捐稅、租稅)指**為了維持其運轉以及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對個人和法人強制和無償征收實物或貨幣的總稱。各國各地區稅法不同,稅收制度也不同,分類也不同,概念不盡一樣。

稅的中文稱呼,在**各個朝代、各個中文地區對稅的稱呼也有差異。稅制即指稅收制度,由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目、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計稅依據、減免稅和違章處理等要素構成;稅種指稅的種類,差異表現為納稅人和課稅對象的不同,稅種總合構成“稅制”。

稅收的基本特點: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對于稅法而言)。

稅收分為國稅和地稅。地稅又分為:資源稅、個人所得稅、個人偶然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船使用稅、房產稅、屠宰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等。

稅收主要用于國防和軍隊建設、國家公務員工資發放、道路交通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科學研究、醫療衛生防疫、文化教育、救災賑濟、環境保護等領域。

稅收的職能和作用是稅收職能本質的具體體現

計算依據

1、從量稅。從量稅是指以課稅對象的數量(重量、面積、件數)為依據,按固定稅額計征的一類稅。

從量稅實行定額稅率,具有計算簡便等優點。如我國現行的資源稅、車船使用稅和土地使用稅等。

2、從價稅。從價稅是指以課稅對象的價格為依據,按一定比例計征的一類稅。

從價稅實行比例稅率和累進稅率,稅收負擔比較合理。如我國現行的增值稅、營業稅、關稅和各種所得稅等稅種。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稅負率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9498081.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阳市| 承德县| 和顺县| 墨竹工卡县| 托克托县| 云安县| 贺兰县| 黑河市| 曲阜市| 四平市| 云南省| 佛坪县| 长乐市| 丘北县| 海晏县| 建昌县| 府谷县| 徐闻县| 克山县| 南华县| 西乌| 宜黄县| 江山市| 南和县| 杭州市| 富锦市| 聊城市| 溆浦县| 龙江县| 武乡县| 花垣县| 四子王旗| 温宿县| 汉阴县| 全椒县| 黄浦区| 广宗县| 新余市| 贡觉县| 平谷区| 呼伦贝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