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個稅算法(新個稅算法是收付實現制嗎)
前沿拓展:
來源:讀特
11月26日,位于福建廈門觀音山的一家知名財務咨詢公司的辦公室一片繁忙景象,該公司幾十位財稅專業人士正在忙著根據企業的情況提供全方位的財稅服務,并及時給出解決方案。
時至年尾,如何發放年終獎卻成為許多企業人力資源和稅務主管們前來咨詢的重要議題。
究竟是什么政策文件引發人力資源和稅務主管們的高度關注呢?必須提及3年前**、國家**聯合發布的一份政策文件。
2018年12月27日,**、國家**聯合發布《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該《通知》稱,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也就是說,2022年初所發放2021年的年終獎,大部分納稅人將只能選擇合并計稅,部分工薪階層可能會受此影響,同樣金額的年終獎,或許會繳納比過去稍高的個人所得稅。
“作為公司當然希望更合理地發放年終獎。”福建金算子投資集團董事長林云青對澎湃**稱,截至目前,她和團隊已為多家客戶企業提供相關解決方案。
“新稅制體現國家稅法的科學和嚴肅性,也關系納稅個體的利益,公司兩頭都要兼顧,如何獲得平衡涉及到公司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绷衷魄喾Q。
合并計稅后的稅負之變
2018年個人所得稅法修訂后,我國的個人所得稅轉向分類和綜合相結合的稅制,全年一次性獎金如何計征個人所得稅會直接影響個人實際收入。
2018年12月27日,**、國家**在發布的《通知》里,特別給出了兩套過渡性計稅方案。
第一套方法是: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以下簡稱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上述《通知》還列出第二套方案:即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但是《通知》稱,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這也意味著,2021年內取得的年終獎,繳納個稅有兩套計稅方式,即單獨計稅和合并計稅,而到了2022年取得收入只有合并計稅一套方式。
“按以往慣例,每年的年初,公司才會給員工發放前一年的年終獎,也就是說,2022年初發放的是2021年年終獎,大部分納稅人也就只能選擇合并計稅了?!倍惤常◤B門)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黎黎對澎湃**稱。
即將到來的合并計稅,已經引起了許多公司人力資源和稅務主管們的高度重視,他們擔心部分員工的稅負因此增加。
“我們測算了一下,同樣的年終獎,合并計稅后的納稅額會有所增加。”廈門一家上市公司的稅務主管張平(化名)對澎湃**稱,他和財稅團隊經測算發現,若使用合并計稅,公司部分員工的稅負的確會有所改變。
“根據我們測算的結果顯示,也并不完全如此(會增加)。”廈門金算子稅務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所長薛淋對澎湃**稱。
根據她和團隊的測算顯示,若工資、年終獎合計年收入達6萬元以內的工薪階層,合并計稅劃算;如若工資、年終獎合計年收入達6萬元以上、9.6萬元以內,單獨計稅和合并計稅的計算結果“差不多”。
“其他數額的年終獎計稅要根據實際情況測算分析,但如果年終獎高于工資總額很多,有可能合并計稅比較劃算?!毖α芊Q。
她分析稱,以前個人所得稅是超額累進稅率,把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為若干級次,分別適用3%-45%的稅率。當前全年一次性獎金優惠算法的單獨計稅,和每月工資一樣,可按照金額對應從最低級次3%開始計算稅率。
“優惠算法取消后,全年一次性獎金不能再單獨計稅,需要與每月工資合并計稅,相當于兩個并列的臺階摞在一起,相應的很可能要適用更高稅率?!绷衷魄喾Q。
陳琳在一家大型企業擔任中層管理人員,年收入大約稅前約20萬元,年終獎5萬元,20萬年薪不考慮社保、公積金和專項附加扣除部分,若年終獎單獨計稅,她的5萬元年終獎將會繳納個人所得稅4790元,20萬年薪應繳納11480元的個人所得稅,合計全年繳納的個稅為16270元;若合并計稅的話,她將會按總收入25萬元予以合并計稅,那么全年將會繳納21080元的個人所得稅。
“這對工薪階層來說不是一筆小錢?!标惲辗Q,她來自江西九江,現已在廈門安家落戶,為方便孩子讀書,去年剛在思明區置換了一套“學區房”,盡管個稅的專項附加扣除中增加了住房抵扣,但每月近2萬元房貸仍讓她的消費無法像以前那般從容淡定了。
工薪階層和企業簽的雇傭合同通常按稅前工資核算,如果雇主是外資或者上市公司,會很嚴格地遵照國家法律繳納五險一金,包括個人所得稅,員工到手凈收入通常只剩下70%左右,還要拿出一大部分去支付房租或房貸。
“我們以前花錢相對寬裕,可現在除家里必要的開支以外,稍微奢侈一點的消費就會變得特別謹慎了?!标惲辗Q,她此前從未留意薪資中所扣除的個人所得稅,如今開始留意了。
“最核心是可支配收入變少了。”陳琳說,除去所有正常開支,再把聚餐或人情往來計算進去的話,余下可支配收入“屈指可數”。
這恰好是公司人力資源和稅務主管對合并計稅高度重視的原因,他們擔心此舉引發部分員工的“情緒反彈”。
“對于許多收入一般的工薪階層來說,平日并不關心被代扣代繳稅負,他們只關心自己到賬的實際收入,如果少了一大截,他們肯定不高興,所以我們還是期待國家推出新的優惠政策來予以替換?!睆埰椒Q,此前已和多家企業向稅務部門反映過此事,鑒于當前**對于公司和員工收入帶來的影響,期待稅務部門能延長過渡期,或用其它優惠政策予以替代,但目前均未獲得正式答復。
“大家都在等待消息?!睆埰椒Q。
計稅方式改變勞動關系
“我們已多次向上級反映企業訴求,但目前仍然沒有明確方案。”福建泉州稅務部門一位官員對澎湃**稱,作為福建省民營企業的重鎮,當地企業對合并計稅所產生的后果高度重視。
“它或許涉及公司未來的經營戰略和雇傭方式。”上述官員稱,針對工薪階層代扣代繳部門的年終獎稅收問題,**、企業和稅收部門的觀點和立場存在一定差異。
“不會延長,或者說不應該延長?!睆B門市財稅部門一位官員稱,此前**、國家**確定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計稅的政策,無論從稅制的規范性和合理性都是經嚴謹論證,并已充分考慮到納稅人實際情況,給予三年的緩沖期,通常情況不會再次延長。
“若國家要推出新的優惠政策,唯一依據就是**帶來的影響。”上述廈門市財稅部門官員稱。
2005年初,國家**發布《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規定,全年一次性獎金是指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扣繳義務人根據其全年經濟效益和對雇員全年工作業績的綜合考核情況,向雇員發放的一次性獎金。
上述一次性獎金也包括年終加薪、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辦法的單位根據考核情況兌現的年薪和績效工資。
但因此前個稅制度尚為分類征稅,按月(次)計稅,工資薪金每月計算所得,若全年一次性獎金如果在發放當月并入當月工資,勢必造成納稅人適用較高稅率,計算有點不合理。為稅負公平起見,故此對全年一次性獎金,用單獨計算個稅。
2018年個稅法修訂后,稅制已變成綜合與分類相結合,工資薪金是綜合所得的一部分,月度預繳,年度匯算清繳。
“相當于說最初制定全年一次性獎金政策的必要性,已經不存在,全年一次性獎金再單獨計算個稅,沒有必要。”上述廈門市財稅部門官員稱。
而站在企業的角度,必須使用多個措施來緩解合并計稅帶來的沖擊。
“工薪階層原本就是消費市場穩定的動力,但伴隨兩年的**,已使部分企業和工薪階層收入縮水,此時國家理應用傾斜的稅收來提升工薪階層消費能力,而不能加重他們的負擔?!睆埰椒Q。
他認為,如果沒有持續的**沖擊,工薪階層收入會保持一定程度的穩定增長,因合并計稅帶來的負面效果會很容易沖淡,但當前企業和員工收入都已經縮水,在如此情形下若增加員工稅負會讓企業為難。
“作為工薪階層來說,若能在取消獎金優惠政策之際,相應降低個稅稅率,拉大各級稅率對應的應納稅所得額范圍,此舉既能保持工薪階層的個人所得稅稅負基本不變,還能增加他們的可支配收入。”張平說。
澎湃**在采訪中獲悉,針對即將到來的合并計稅,不少公司已在籌劃應對方案。
“據我所知,已有部分公司決定在年度工資總額扣除相關抵扣項目后,加上年終獎如若會進入到下個等級,就會選擇拆分年終獎。”林云青稱。
她舉例稱,比如某公司給員工扣除相關項目后工資應納稅總額為10萬,年終獎5萬,合計15萬,這時候稅率20%,可將5萬劃分為今年12月4萬,次年1月1萬,合計金額14萬,今年申報,按照10%稅率,次年1萬并入次年申報。
“拆分年終獎只是把一次性的獎勵分多次發放,不涉及偷稅漏稅,因此合法合規?!绷衷魄啾硎?,拆分年終獎是一種很劃算的方式,包括年終獎單獨計稅時,也不能忽略其中的“臨界點”計稅問題,否則職工就會遇到多發1元反而要多交幾千元甚至上萬元個稅的情況。
具體來說,年終獎對應的稅率有六檔,3.6萬元、14.4萬元、30萬元、42萬元、66萬元和96萬元的檔位都會出現多發1元,個人所交稅款就會大幅上升的問題。
為提高員工的積極性,還有部分公司可能也會采取“以物抵獎”方式發放年終獎,比如給部分有貢獻的員工發放汽車、或者金條作為年終獎。
“若公司把所購車輛的產權轉移給了員工,該員工理應根據對等金額繳納個稅,若公司只把所購車輛提供給員工使用,就另當別論?!备=ㄐ哦餍新蓭熓聞账蓭熰噾c高對澎湃**稱。
“年終獎不是職工福利,應當按價值交納個人所得稅,不少企業和員工誤將實物視為福利,不按規定繳納個稅,屬違法行為?!编噾c高進一步解釋,根據《刑法》第201條規定: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處罰金。
為此,不少公司和員工達成共識,雙方同意以公司名義購買車輛,該車輛所有權歸屬公司,而把使用權作為獎勵給員工。
“這樣既可以規避所得稅,同時,公司也可以計提資產折舊,抵扣企業所得稅?!蓖趵枥璺Q。
計稅方式改變,也正在改變原有的勞動關系。
“最大的改變是原來的雇傭關系或許可能會變成合作或外包關系?!绷衷魄喾Q,目前已經有不少“平臺化”公司早就這樣運營了,只要征得雙方同意,其員工與公司簽訂服務外包合同,將雇傭關系變成外包關系,拆分為勞務關系幾年,服務合同幾年,可以通過法律條款保障維系雙方原有權利及義務。
這樣做既改變了公司內部的管理結構,也改變了“員工”的納稅方式。
“這時候,員工開服務**,月收入45萬,免增值稅;利潤100萬,所得稅2.5%,甚至可以申請個體戶核定?!绷衷魄嗾f,如果員工每年所得稅在20%以上,甚至更高,公司完全可將這些員工與實際股東設立合伙企業,公司大股東作為執行事務合伙人,員工只有固定分紅權,且分紅權金額就是年終獎,無權參與任何經營管理,以及投票表決。且退股或者離職,股權強制回購。
“這樣每年可以通過分紅20%稅收替換工資個稅綜合所得?!绷衷魄噙€建議企業應該通過申請各項人才政策、個稅獎勵、購房獎勵、租賃補貼和落戶政策等作為搭配,為公司和員工謀取更大利益和發展空間。
林云青認為,**個稅納稅群體大部分都是工薪階層,在維護稅收政策嚴肅性之際,如何兼顧到公平性,這是一個需要長期探討的議題。
(原標題《明年起執行年終獎合并計稅,部分工薪階層或需繳納更多個稅》)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拓展知識:
新個稅算法
一、 個人所得稅 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3] 注:新 個稅 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新個稅 法規 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 工資 、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后計算繳納稅款,并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 [4] 例:已婚人士小李在 北京 上班,月收入1萬元,“三險一金”專項扣除為2000元,每月租金4000元,有一子女上幼兒園,同時父母已經60多歲。 起征點為3500元的情況下,沒有專項附加扣除,每月需繳納345元個稅; 起征點為5000元的情況下,沒有專項附加扣除,每月需繳納(10000-5000-2000)×3%=90元個稅。 根據新政策,小李就可以享受住房租金1200元扣除、子女教育1000元扣除、 贍養老人 1000元扣除(跟姐姐分攤扣除額),所以,個稅=(10000-5000-2000-1200-1000-1000)×3%=0元。 適用稅率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比例稅率。對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其中,對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并按應納稅額減征3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稅外,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后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征收管理 **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方式實行源泉扣繳與自行申報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繳。 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方式可分為按月計征和按年計征。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業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從**境外取得的所得,實行按年計征應納稅額,其他所得應納稅額實行按月計征。 二、個人所得稅的征收對象 法定對象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境內居住而從**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臺同胞。 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在今年有了一個很大的改變,廣大就業者應當及時關注相關政策信息,保證自身的知情權。同時,個人所得稅的繳納是身為**公民的義務,向國家繳納個人所得稅也是更好保障自身的利益,享受應當有的 社會保險 待遇和 醫療險 待遇等。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9498018.html